打骂虐待士兵,遇事必须耐心教育劝导,使他们受到感化。&rdo;但实际上他也深受日军影响,他本人就好动手打人,而国民党军队里官
长打骂士兵更是常见之事。
【8月12日晴】
发陈英士先生追悼之电。
代理总司令决派介石赴京,迎接总司令来潍。
调查经理局现状,食米只
足二日之用,秋衣尚未定制,被毯亦未购备,款项缺乏,每日无数百元之存储,收支机关不能统一,代理总司令无权支配;整顿无术
,号令不行,奈之何哉。
&ldo;参谋长日记&rdo;到此完结。虽然只有13天的经验,但所得教训颇大,即是有组织的现代化军队,为革
命建国所不可缺少的条件。这也是孙中山一向之主张:&ldo;会党和地方性的军队,决不能形成建国的力量。&rdo;
这个教训,不久之
后,就在1924年创设的黄埔军官学校得到了收获。这所学校,造就了多数肩负起统一中国的历史任务的革命军人。
另外,从这
简洁、清晰的13天日记中,看得出蒋介石的结论是,一个国家的军队如果做到精强和富于战力,就要有三个要素:绝对服从命令,军
队官兵要有中心信仰,军队为士兵最优良的职业学校。
1917年
【2月21日】
总理著《民权初步》成书。即《建国方略》之三&ldo;社会建设&rdo;。与《建国方略》之一的&ldo;心理建设&rdo;和《
实业计划》(即《建国方略》之二的&ldo;物质建设&rdo;)这三本书统名为《建国方略》,又名《知难行易的学说》。乃孙中山把自己&ldo;奔走
国事三十余年&rdo;的经验与教训,加以理论的总结,写成的&ldo;孙文学说&rdo;。
孙在当时对自己的著述反复声明:&ldo;余所治者乃革命
之学问也。凡一切学术,有可以助余革命之知识及能力者,余皆用以为研究之原料,而组成余之革命学也。&rdo;&ldo;文著书之意,本在纠
正国民思想上的谬误,使之有所觉悟,急起直追,共匡国难,所注目之处,正在现在而不在将来也。&rdo;
1919年9月1日,孙中山
复于右任,明确说明他著《孙文学说》,力图总结多年教训,谋求结束跋扈军人这种军阀官僚的统治,唤起民众,普遍觉悟。
他&ldo;默察年来国内之嬗变之迹,知武人官僚断不可与为治,欲谋根本救国,仍非集吾党纯洁坚贞之士,共任艰巨,彻底澄清不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