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见到赵匡胤那一番一说三叹的话后,站在一旁的赵德芳,暗自感觉好笑道:没想到彪炳史册的赵官家,说起话儿来也能把人给笑死,明明是他策划良久发动的陈桥兵变,把早已经准备好的黄袍加身,在众下属兄弟们的合谋下,才把年幼的后周小皇帝取而代之的,可他人家却偏偏说成了自己是被逼无奈的,怎不教人感到好笑呢。
不过,好笑归好笑,赵德芳在脑海里浮现出了他在前世历史教课书上曾记载过的典故名称“杯酒释兵权”后,觉得赵官家这次给他出了一道人生难题,若是他说一时半刻寻不到应对之策的话,不知道接下来是否会受到赵官家的责罚。毕竟,伴君如伴虎,这高居皇位的君主心思无人可以猜透,更何况他还是一个从未进入过朝堂的政治素人呢。
“芳儿,你都思索了将近一刻的时辰了,是否想出了应对之策呢?若是芳儿你想出来的话,不妨说于朕听一听。”站在赵德芳身前只有两三步之遥的赵匡胤,见到他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还以为他是在为自己苦思冥想应对之策呢,便在苦苦等待了将近一刻左右的时辰后,用试探的口气,和颜悦色地问询道。
其实,赵匡胤把困扰在自己很长时间的这个难题,今个儿单独说于不请自来的赵德芳,是有一番深意的。既然,在前几日拿定了主意要把赵德芳培养成自己皇位的接班人,除了平日里让他批阅一些个无关痛痒的奏章,慢慢地接触一下朝政之外,也正好借此机会,看一看赵德芳是否有解决棘手难题的能力。
毕竟,如果想要稳稳当当的坐上皇位,就必须还有处理好君臣关系的能力,不然的话,即便是坐上了皇位,那也是岌岌可危,危在旦夕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赵匡胤也可谓是煞费苦心。
“回,回父皇的话,孩,孩儿,方才想出了一个法子,不,不知道能否帮得上父皇。”相对而立的赵匡胤开口一问,暗自思忖的赵德芳登时就缓过了神儿来,待他仔细回味了一遍赵匡胤的问话后,赶紧低头拱手,不置可否地嗫嚅道。
“哦,既然芳儿你想出了方子,那就不妨说快些来听听。若是芳儿你说出的法子,能够帮助朕解除了心腹大患,在十几日后你的生辰那天,朕会对芳儿你一个重重的赏赐,让你跟你二哥德昭一样,可以自由出入皇宫,可以参加朝会,可以陪朕批阅更多的奏章。”静候佳音的赵匡胤,两只炯炯有神的龙眼里迸射出希望的光芒,迫不及待地催促起来道。
“回父皇的话,在芳儿看来,我们大宋如今面对着内忧外患的局面,应该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如果我们大宋内部不能够安定团结,就不能够一致对外。
“譬如说,这一只手长着五根手指头,虽然他们个头的大小长短不一,可是,若把他们仅仅地握在一起,那就是一只钢筋有力的拳头,这样打出去,才能够具有更大的冲击力。若是这个拳头攥不紧的,打出去也就会软绵无力。”站直了身子的赵德芳,在思忖了片刻后,攥紧自己的一只拳头,向站在对面的赵匡胤举例说道。
“嗯,‘攘外不先安内’,不错,不错。芳儿,你说得这番话颇有一番话,跟朕想到一块儿去了。那么,芳儿,朕又该如何攘外,又该如何安内呢?”赵匡胤颇为满意地颔了颔首,登时,就龙颜大悦起来,忙不迭地追问道。
晕,我刚说出来“攘外不先安内”这个策略的话,你就说跟我想的一样。那既如此,还来问我干什么呢。事后诸葛亮,谁也不会呢。这赵官家偏偏说起来还理直气壮,脸不红心不跳,看来这当皇帝的脸皮也真够厚的。
额头只冒冷汗的赵德芳,却又不得不继续详尽地解答自己信手拈来的这个应对之策,顿了顿后,故作一本正经地解释了一番道:“这安内呢,就是把那些个对父皇您的皇位觊觎已久,抑或是有叛逆倾向,还有拥兵自重的军中将领们的兵权解除掉,而后,给他们封官加爵,许给他们一些个有名无实的官职爵位,这兵权不是又重新回到了父皇您的手中了么,而且,还是兵不血刃,不费一兵一卒,不用大开杀戒。
至于这攘外呢,就是在兵权收归在父皇手中后,多给一些个出身贫寒身份低微却又有将帅之才的年轻人,委他们以重任。剧孩儿所知,在我们大宋周遭这些个大大小小的国家里,数雄踞在北方的辽国实力最为强悍,我们大宋不可跟他们硬碰硬,我们表面上答应他们不再与他们争夺幽云十六州,与他们和平共处,先把辽国给稳住。
“接下来,其他周边的几个国家就不足为据了。他们要么是昏君当政,要么是外戚专权,要么是国力衰弱,根本就无法与我们大宋相抗衡。为了完成统一大业,我们大宋不如先拿国力最弱的下手,以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待我们大宋紧邻的后蜀、南唐、吴越和北汉都灭掉之后,再与那虎狼之师的辽国决一死战,夺回原本就属于我们汉人的幽云十六州也不晚。”
“芳儿,你出的这个主意和想法令朕十分的满意,真的是听了芳儿这一席话,胜过朕读了半辈子的圣贤书呐。这攘外的策略,朕基本上都听明白了,可是,在安内上,朕也不是没有想过解除掉军中有几个自我膨胀将领的兵权,可眼下,他们都被朕给派往了南北守边去了。
“他们如今个个都手握重兵,屯守边疆,若是朕直接下一道圣旨,罢免了他们军职的话,定然会闹的军心不稳,对稳固我大宋的边疆也实为不利。这一点儿,也正是朕迟迟没有下决心解除他们兵权的原因所在。芳儿,你不妨再给朕出出主意,使用什么法子来解除他们的兵权好呢?”此时,面露愁容的赵匡胤,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后,用充满期待的眼神目不转睛地盯着对面而立的赵德芳,希望从他的身上找到这个棘手问题的解决办法,继续追问起来道。
“杯酒释兵权!!!”在赵匡胤若有所思地追问之下,赵德芳也不知怎地,突然就把这句话给脱口而出了。
“杯酒释兵权?芳儿,你出的这个主意具体内容是怎样的,朕年纪大了,领悟力不如你们这些年轻人,快些具体给朕好好地讲一讲。”赵匡胤一听,先是怔了一下,继而,脸颊上写满了疑惑不解的表情,一头雾水的他赶紧问道。
被近在咫尺的赵匡胤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这么一问,方才口不择言的赵德芳表面上故作淡定,暗地里却叫苦不迭起来:我只是在前世学过的历史教课书上得知您老人家设了一个酒局,把您人家的几个心腹大患的军中将领的兵权给解除了,这才有了历史上颇为有名的“杯酒释兵权”。至于以什么由头设下的这个酒局,教科书上面没有详尽的叙述,只是一笔带过而已,我又不是钻研宋时的,怎会知道如何把这些个如今被派往边疆驻守的将领们呢。
额头冷汗淋漓的赵德芳,突然间想起了方才赵匡胤说在十几日后的他生辰那天,要给他一个大大的奖赏,跟他二哥魏王赵德昭一样,可以自由出入皇宫,可以参加朝会,可以翻阅更多奏章,以及还有意想不到的更多特权。对于后两个特权,本来就无心参与朝政的他并不太感冒,而对于从此自由出入皇宫的这个特权,却是他做梦都想拥有的。
当时,他还有些心动了,这才对赵匡胤解除他当年拥戴做皇帝的众下属的兵权上起了心来,如果耗费死掉了大量的脑细胞,他又从中得不到一点儿好处的话,那他的积极性不会如此高涨,结果会是他简单地应付一下敷衍了事。
只待才智过人的赵德芳,略一思忖,便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当即拱手向身前翘首企盼的赵匡胤,禀告道:“父皇,孩儿心里有了一个好主意。再过不到半个月,就是孩儿的生辰,不妨在孩儿的生辰未到之前,父皇你把他们都召集到皇宫里来参加孩儿的生辰,待闲杂人等俱都散去后,父皇您就可以施展‘杯酒释兵权’这个策略了。”
“恩,芳儿你说的无不道理。他们也算是跟随朕出生入死了十几年,在朕还未登基称帝之前,也是看着芳儿你在他们身边长的。正好又是芳儿你十六岁的生辰,朕给他们下道圣旨,请他们入宫为芳儿庆祝生辰,这个由头合乎情理,他们也不敢抗旨不尊,定然会欣然入宫的。好,好,好,这个主意甚好。朕方才说过要在你生辰那天重重有赏,君无戏言,朕一定说到做到的。”赵匡胤待若有所思了一番后,抬眼看了看站在距离他只有两步之遥对面而立的赵德芳,大感欣慰地颔了颔首,拍手叫好、赞不绝口道。
“父皇日夜为国事操劳,孩儿今日能够为父皇分忧解难,只要父皇能够龙体安康,孩儿就已经很开心了,哪里还敢奢求父皇任何的赏赐。”赵德芳再次听到赵匡胤会在自己的生辰那天给他一个大大的赏赐,一想到从此以后就可以自由出入皇宫了,别提心里有多开心多高兴了,可是,他在表面上却故作一副风淡云轻的样子,拱手表起了一番孝心道。
在见到赵德芳那佯装出来的一脸认真的样子后,登时,就让赵匡胤老怀欣慰起来。
不过,只待他沉吟了片刻后,却又摇了摇头,微微地叹了一口气,略感失望地说道:“芳儿呐,其实,在你来之前,朕已经就这个问题问询过你三叔晋王和你二哥德昭了,他们二人在得知朕要解除那些个对朕构成心腹大患之人的兵权后,非但没有领会到朕心底的意思,却反而一起对朕苦苦相劝,让朕打消这个可能会动摇我大宋军心的念头,对那些个有忤逆之心的军中将领们多谈心多开导。
“唉,他们二人如此胆小怕事,朕又怎么放心把这至今还根基未稳的大宋江山交给他们两个任何一个人的手中呢。看来,还是芳儿你理解透了朕的心思,日后,你要收敛起来你那贪玩的心思,多在读书习武,多往朝政上面上上心,凭借芳儿你的聪明才智,假以时日,定然会受到朝廷上下臣民们的爱戴。待朕百年之后,也可以放心地把大宋江山交在芳儿你的手中了。而眼下,芳儿你还年轻没有参与朝政经验,所以,今后一定要多上上心才是。”
方才还暗自沉浸在再过十几日就能够自由出入皇宫这一番喜悦之中,赵德芳突然又听到了赵匡胤对他讲的这一番肺腑之言后,登时,他就大惊失色了起来。
卧槽,原来这个老滑头在问我之前,已经早早地问过了赵光义和赵德昭了,在他们否定了他的念头后,不请自来的自己恰好误打误撞地赶上了,给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备胎。这才被抱着“试试看,万一成了呢”态度的他给问了一番,好在自己也挺争气,给他老人家出了一个大大的馊主意,以解他的燃眉之急,帮他除掉心腹大患。
不过,在赵德芳看来,赵匡胤最大的心腹大患是他作为倚重而被蒙在鼓里的人——晋王赵光义。
当然,赵德芳在听到赵匡胤说到在他百年之后,要把他打下来的大宋江山交给他来打理后,让他感到又惊又喜,却又不能够当着赵匡胤的面表现出来,只能够压抑在心底。
“父皇您的教诲,孩儿谨记在心。父皇春秋鼎盛,再活个一百年都不成问题的。孩儿不求什么皇位江山,只愿父皇能够和母后长命百岁、寿比南山,孩儿就算是日后成为一介贫民,也愿意拿出所有的东西去换。”故作一副从容淡定模样的赵德芳,忙抑制住心底的欣喜若狂之情,朝着面前的赵匡胤低头拱手,再一次表起了他的拳拳孝子之心。
说到这里后,天色便渐渐地暗了下来。接下来,他们父子二人便又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一些无关痛痒的话题,以及来消解方才有些沉重的话题和心情。
片刻的功夫后,殿门外的廊檐下已经点燃了高高挂起的宫灯,而大殿之内,放置在四处的烛台上也点燃起了一根根蜡烛,登时,整个偌大的大殿之内便就亮堂了起来,亮如白昼一般。
眼看着就要到了晚膳的时辰,今个儿,龙颜大悦的赵匡胤叫赵德芳跟随他前往福宁宫一起用晚膳。而受宠若惊的赵德芳也不想扫了他的兴,就屁颠屁颠地跟随赵匡胤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