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馥之表情古怪,问道:&ldo;随你回京做什么?&rdo;
虽有十个月前雪中那一拥,虽有十个月来的相依相伴,然而至今未曾有一人主动开口坦然表露心迹,他与她皆是极有默契地注目于当下而绝口不提将来。
于是沈知书一时拿不准她此刻心意,亦懊恼自己方才的冲动,便轻咳道:&ldo;你与孟廷辉颇有交情,听闻她在京中朝堂风生水起,你不愿去看看她?&rdo;
闻言,严馥之脸色微变,口中轻轻&ldo;哼&rdo;了一声,转身便要走。
沈知书怎不知她脾性,连忙一把将她紧紧拉住,补充道:&ldo;……顺道可至沈府一谒。&rdo;
严馥之听后更是接连冷笑数声,&ldo;只怕沈府高门广阶,非我一介商贾之女可以&rso;顺道一谒&rso;的。&rdo;她微微一顿,将他的手一把甩开,又道:&ldo;你且记住,在这世上,并非所有女子都向往你沈府的显赫门第。&rdo;
这话他又岂能听不懂。
遥想前一年孟廷辉与狄念皆列席的那一场青州府夜宴上,他与她当席半是玩笑半是作秀的那几句对话,倒不无透露出她心底真实的所想所念。
如是‐‐也罢。
沈知书微微沉了脸色,目视严馥之远去的背影,足下欲行,却僵硬难动。
此刻他仅感到自己从未如这般体会过情之一字是如何令人失魂,却不会想到远在千里之外的京中,一场亦因他妹妹沈知礼用情至深而引起的政斗祸事已如层层密布的乌云一般,只待狂风骤起,便作雷霆暴雨。
(九)
沈知书抵京前,万没料到整个京中朝堂已为政斗风暴所席卷,而这场祸事的中心竟是自己的胞妹。沈府派来接他的人满面忧色,见了他的头一件事便是将这些日子来京中肆行的风言风语与朝堂政斗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沈知书。
‐‐沈知礼与古钦有私。
沈知书闻之喟然,心道自家妹妹在此一事上倒非全然是被冤枉污蔑的。
待沈府的人迎他入了城,没走数步便见狄念自远处纵马行来,至沈府车驾前方勒缰止步。他跳下马来,按剑上前数步,稍稍喘气道:&ldo;听闻你今日回京,我一待南城武学操课结束便赶过来,幸好未迟。&rdo;说罢,他笑笑,神采俊扬。
沈知书望向这位挚友,心口一暖,亦微微笑了,&ldo;自青州一别至今,你可还好?&rdo;
&ldo;我很好。&rdo;狄念答得慡快,一面与他并肩前行,一面又道:&ldo;可是乐焉这些日子并不好。&rdo;他说着,便微微皱起了眉,脸上亦没了方才的神采,&ldo;想来京中的事情你也知道了。这几日我去沈府想要看看她,却无一例外地被拒在门外。倒是太傅与夫人见我连日造访却亦连吃闭门羹,竟反过来宽慰了我一番,这倒令我有些不好意思再去了。正好你今日回京,现下便快些回府去看看乐焉如何,我一会儿便在你府外等着,倘若她一切安然,你便遣人出来告诉我一声,倘若她不是很好,那你也遣人……&rdo;
&ldo;我说,&rdo;沈知书不得不出声打断他,语气戏谑:&ldo;我原以为你今日是专程来迎我回京的,结果倒是我自作多情了。&rdo;
狄念一顿,神情有些尴尬,却亦坦然道:&ldo;我的确是挂念她远胜于你。&rdo;
&ldo;哪怕如今乐焉的名声已成了这样?而你也知,这些传言并非全然是假。&rdo;他二人相识多年,沈知书自然明白狄念的一片痴心,更为他在此事上的赤诚坦荡而动容。
狄念摇头,语甚坚定:&ldo;我不管旁人如何,我只知若换了是我,绝不会让她受一丝欺负和委屈。&rdo;
睹他此容,沈知书竟感到一丝钦羡。
如此深爱一个人,且能毫无顾忌地将这份爱宣之于口,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竟非自己所能知。
至于几日后在沈府夜宴上听到沈知礼为了保全古钦而大气决然地要嫁与狄念,沈知书一面为多年挚友终得所求而感到由衷欣慰,一面又为妹妹的果敢以及为了爱而不计回报的牺牲付出而感慨万分。
其后他入宫面圣,面对皇上对他婚许一事上貌不经意的探问,他沉默良久,终是未曾开口。
心底念及狄念那一日的赤诚坦荡,只觉钦羡之情更甚,竟不知自己何时才能够像那样将自己的真心实情袒露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