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自己的自作多情,乔郁有点羞愧,暗自决定等会儿给陆锦呈加餐。
“你想要送你弟弟去私塾?”陆锦呈像是完全没注意到他在想什么,十分善解人意的转移了话题。
乔郁一听这个,立马掐灭脑子里的胡思乱想,正色道:“恩,是在考虑,他也到了该上私塾的年纪了。”
央国的求学制度倒是跟乔郁了解的天朝历史上差不太多。
有钱人家的小少爷会请先生到家中教学,宗族大户之间也会专门聘请塾师为族中孩子发蒙,而剩下的既请不起先生也没有宗族的就只能自己去找开馆教学的私塾。
乔岭这个年纪,要上的自然是蒙馆,待他年纪再大一些,可以选择去经馆,或者通过考学去太学馆。
以后的事情乔郁倒也没想那么远,他不是什么封建老古董,没有男儿就必须得考取功名建功立业的想法,乔岭以后想做什么考不考功名做不做官都让他自己选。
不过考不考功名学都是得上的,乔郁现在自己都一堆字不认识,自然也不好意思教乔岭什么,就只能想办法送他去私塾。
汉阳城塾院不多,据说质量还颇为参差不齐。
其中以松虞书院为其中翘楚,每年都固定只收三十人,还得过五关斩六将的各种考核,态度不端者不收,不尊师长者不收,天资愚钝者不收。
比乔郁以前家旁边的民办小学规矩还多。
但想送自家孩子进去的人依然络绎不绝。
原因就是从松虞书院出来的学生,太半都能考入太学院。
而历来科举榜上有名的,又大部分都是太学院出身,经馆少之又少。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松虞书院规矩这么多,还这么多人趋之若鹜的原因。
这朝代没有初中和高中,相当于小学一过,就直接考大学,所以小学时间格外的长,大家启蒙年纪不一,学习进度也不同,快的小小年纪就能入官场,慢的胡子老长了还毕不了业。
乔郁对乔岭虽然没什么太大要求,但既然要上,自然就要选好的。
可这松虞书院既然大家都挤破头想进,肯定也不可能是个说进就能进的地方,所以说到这个,乔郁多少还是有点担心。
“还有不到半月,松虞书院就要开始入学了,我准备就这两日带乔岭一起去拜访一下书院先生。”
自家弟弟乔郁当然还是有点信心的,据乔岭自己说,乔笙是没去过私塾的,因为乔父疼爱儿子,所以和另外两家旧识一起请了个教文识字的先生,乔岭那时候还不到年纪,先生不教,不过乔笙疼爱弟弟,先生白日里教了什么,他回去也会教给乔岭,乔岭天资聪颖,学的也十分有模有样,若不是后来乔家败落
所以入学试,乔郁倒不是特别担心,乔岭性子沉稳,也不是那焦躁不讨喜的,按说问题应该不大。
但毕竟这私塾不比九年义务教育,都是私人开设,收学生凭的也是私人好恶,万一真没选上,他虽无所谓,但乔岭肯定要难受好一阵子,所以乔郁做好了两手准备,要实在不行,退而求其次也得让乔岭有学上。
陆锦呈闻言唔了一声,说道:“那松虞书院的先生我听说过,是个重才重德行的,小岭为人谦逊懂事,应该问题不大。”
乔郁点了点头,摸了摸乔岭的脑袋,说道:“那是,我也觉得问题不大。”
乔岭耳根发烫,被两人夸得有些不好意思。
春衣到底还是没买着,三人都对西街的成衣铺子不熟悉,只能等回去问问宋奶奶他们再看。
于是三人打道回府,准备回家,回家前乔郁又去肉铺里称了不少肉,除了做馄饨馅儿的花肉外,还专门买了一条里脊,作为今天彦公子加餐的主菜。
陆锦呈来了乔郁家好几次,已经相当熟门熟路,也不需要乔郁招呼,十分自来熟的就跟着一起进了院子。
乔郁做饭的时候,他也自觉的挽了袖子,要给他帮忙。
乔郁指使他干活也是一回生二回熟,现在也不觉得有什么好不好意思的了,陆锦呈说要帮忙,他就二话不说的将活交给他做。
虽然大忙帮不上,但扇扇火剥剥蒜这种小忙还是能帮着做一下的。
两个不会做什么的帮忙打下手,乔郁作为主厨,就开始专心致志的做菜。
里脊肉切一指宽的长条,捏了姜汁和酒腌起来,半碗面粉加一个鸡蛋半勺花椒粉半勺酱油半勺盐,添水搅成粘稠度合适的糊状。
昨天老板送的猪肝,他已经用香料卤好了,现在正泡在卤水里,随吃随取。
五花肉过水煮透放凉后切薄片,片成厚薄均匀晶莹剔透的片。
干土豆片用凉水泡起来,等它吸水变软。
辣椒姜蒜切丝的切丝,切片的切片。
到这儿准备工作就做的差不多了,可以正式开炒。
腌好的里脊挨个在干淀粉里滚一圈,然后再挨个丢进面糊里裹上一层均匀的面衣,六成热的油温丢进去炸熟捞起,待到都炸完了,将油里的残渣过滤干净,将温度升至八成热,再全部倒进去复炸,较高的油温会瞬间给半成品里脊上色,每一根都炸的金黄酥脆,捞起来香味瞬间漫了一屋子。
炸里脊的油用完后要全部舀起来,只留一点点润锅的油,晶莹剔透的五花肉倒进去会快速卷曲,然后油脂从肉里析出来,放葱姜蒜辣椒炒出香味后,最后放干土豆片进去,加水焖个几分钟,干土豆片在煮熟晒干又吸水回复的过程中被改变了口感,基本脱离绵软的味道变得q弹有嚼劲,和肉香混在一起,简直是天生一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