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我亲爱的学子们!&rdo;宋问甩袍,旋身坐上位置,抖腿道:&ldo;好久不见,最近过的好吗?&rdo;
众生:&ldo;……&rdo;
明明每日见面的。
&ldo;诶,不要这幅眼神,你们应该高兴。&rdo;宋问张开双臂道,&ldo;说明你们的先生心里都是你们,所以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可不是好久不见了吗?&rdo;
众生:&ldo;……&rdo;
想想是很应该高兴的,可是听她说起来,怎么就能品出一股猥琐的味道来呢?
看她抖腿的架势就知道,她现在心情是不错的。
李洵在众生的眼神示意中,站起来道:&ldo;先生,先前您布置的课业,我们已经有结果了。&rdo;
&ldo;哦?这么快?&rdo;宋问停住脚,笑道:&ldo;不必这么赶时间。随意写,我不催促。&rdo;
&ldo;不管给多少的时间考虑,既然想通了,答案都是一样的。我们已经想的很清楚。&rdo;李洵施礼道,&ldo;请先生指教。&rdo;
宋问坐直身,变换了神色,认真道:&ldo;请讲。&rdo;
李洵在脑中回忆了一遍,朗声道:&ldo;仁义忠孝生,该如何取舍,学生的答案是,没有。&rdo;
&ldo;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你可别拿不知连敷衍我。&rdo;宋问眯着眼睛道,&ldo;你们想什么我都知道,可别想糊弄我啊。&rdo;
&ldo;先生之前对孟兄&lso;舍身取义&rso;的说法,颇为不屑。学生们原本不明白,想过后终于明白了。先生不屑的不是孟先师的这句话,而是我等不屑于&lso;生&rso;的态度。&rdo;李洵缓声道,&ldo;死应当是一种无奈的结果,而不是一条可选的道路。不重视生的人,本身就已经没了仁义忠孝。如果没有走到绝境,没有挣扎求生,便直接妥协的选择了死亡,那只是为了成全自己,不算做真正的士,不值得后人尊重。&rdo;
&ldo;你们……&rdo;宋问有些惊喜的摸摸耳朵道,&ldo;真是让我刮目相看啊!&rdo;
众生忍不住干咳两声,矜持的露出一个浅笑,谦虚道:&ldo;哪里哪里。&rdo;
宋问赞许道:&ldo;这一点,讲得不错。说的糙些,好死不如赖活着。孟先师会用生死与仁义做比较,正是因为他明白,生命的可贵,生命的伟大。它脆弱而残酷,它无情而公正。人世间有许多遗憾可以弥补,有许多错事可以再改正,可生命,再也没有重来的可能。而你们,却只看见了舍生。如果这世上,有一样的东西,是你们永远不该去侮辱亵渎的,那就是生命。&rdo;
&ldo;读诗书,学经义,不是读它的表面,那样你会觉得它只是冠冕堂皇的空话而已。而这些,都是先人对人生,对世间的深刻感悟。他们已然不在,无法苦口婆心的告诉你们,只能用最简朴的语言来劝诫你们。这是他们留给你们的财富,而不是简单的&lso;舍生取义&rso;四个字。你们能感悟,我很欣慰。&rdo;宋问点道:&ldo;孟为!&rdo;
孟为抖了抖,站起身,低头道:&ldo;先生。&rdo;
宋问拿戒条指着他:&ldo;剩下的你来讲。&rdo;
孟为犹豫了一下,告饶道:&ldo;我嘴笨。先生,我之前错了。&rdo;
&ldo;你之前错,与我现在让你讲,没有关系。&rdo;宋问拍桌道,&ldo;我不需要你讲的多好听,我只要知道你的想法。说说说。&rdo;
孟为挠挠脑袋,说道:&ldo;学生觉得,这几样,都不是用来抉择的。&rdo;
&ldo;譬如先生说的落水。我若是救了我的母亲,而没有救我的儿子,那我母亲必然悲痛万分,生不如死。那我究竟是孝,还是不孝呢?再譬如先生说的君要臣死的题目,我若是选择了救,不能代表,我已经对君王不忠。我若是选择不救,也不能代表,我已经忘记了将军对我的恩情。&rdo;孟为艰难措辞道,&ldo;这般两难的抉择,实际上,并不是取舍了忠义仁孝,也不是取舍了生死。而是取舍了对自己来说,更为重要的事情。&rdo;
宋问抿唇,紧紧盯着他。神色越来越严肃。
孟为有些心虚。
&ldo;孟为!&rdo;宋问大喝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