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阳光暖烘烘的,蒋秀才和陈二牛一人占着一个木凳子。
蒋秀才觉得他们少两把躺椅和两只猫。
暖洋洋的阳光将人晒得晕乎乎的。
等头发都晒干了蒋秀才坚持给陈二牛绑了头发,陈二牛才八岁不用束发简单绑一下就是,不过陈二牛怎么看怎么觉得师父绑的格外好看,陈二牛不会束发只能等着蒋秀才自己给自己梳头。
蒋秀才今天只是簪了一支木簪。
等两人出门已经到了午时了,他们一出门隔壁卖各式糕点的铺子租客就笑着招呼“哎?这一家租出去了?两位眼生啊,不知道是作什么生意的啊?”
“我是这几家铺子的主家的亲戚,就是来府城看看,蒋叔就让我在这儿小住,并不住多久。这儿是主家留下住的并不外租。”蒋秀才嘴角带着笑说道。
“这样啊。”那人还想说什么只是有客上门,他只是笑呵呵地回了一句就去招呼客人了。
蒋秀才就领着陈二牛出了雨花巷。
“这儿的大书铺有许多,蒋叔帮我在这儿进了不少货物。不过镇上买书的人少,生意也就不好不坏。”蒋秀才说道,“时候不早了咱们先吃些东西。”
他们沿路走先是在一家铺子里买了四个薄饼,又到了一个小摊子上,那小摊卖的是白切肉和鱼汤,他们要了两碗鱼汤就着博饼和切开的鸡肉吃,这鸡肉细嫩沾上一些摊贩特制的料子味道还不错。
吃饱喝足蒋秀才这才按照记忆找了家书铺。
“这书铺八年了也没有变啊。”蒋秀才看着和他的记忆没有太多区别的铺子,上面的木牌上写着郭氏书铺。
陈二牛只觉得这书铺比师兄的铺子大许多,但顺着开着的门往里看能看到里面的人不多,似乎来这儿看书的人并不多。
“这儿的读书人脸皮薄怕是不爱蹭书看。”蒋秀才笑着说,其实是这外头拿出来的书都是些无关紧要的,真要是想看紧要的书是不成的,而这府城的读书人确实大多比南河镇上的富裕些,基本不会来占这个便宜。
他们进入书铺,伙计也只是抬眼看了他们一眼就没再注意了。
蒋秀才也不拘着陈二牛,让他自己先四处看看。
这儿有许多大木书架,其中有不少画本子,从游侠传记到才子佳人书都有,这话本是大大方方摆放出来的,四书五经也一一摆放在木架子上。
新奇的游记和当朝大人的诗集文集也有不少,连前朝的史书都有。
笔墨纸砚则是单独放了几个书架。
比起南河镇上的书铺这儿的东西种类不知道多了多少。
但是如果想要找什么大儒的文章却是没有的。
陈二牛倒是看到了一册很有意思的游记,写这书的人笔名叫远化居士。
里面写了他拜访各地有名的文人隐士,并将期间发生的趣事写了下来。
他似乎是个极其有身份的人,因为大多数名士都愿意见他,而他根本不写两人见面后的探讨的文章或是清谈的内容,只是写他在当地当时吃到的东西,见过的风景还有自个的心情等等。
让人透过这些来揣测他见到的人是何种样子何等学识。
其中有不少明褒暗贬的话语,只是很是隐晦。
比如他在写见一位大儒时先说这早食吃的肉干不小心被雨水淋湿,一整篇文章描写那被淋了的肉干的味道是怎么难以言喻,自己的牙齿怎么受损,让人看了忍不住皱眉头,然后引出要见的大儒他因着牙齿不舒服只得尽量少说话,谈论时只觉外头的细小的声音是怎么聒噪。
而自己腹中空空的,隐隐腹中之声与外头的声音相互应和。
反正前后总给人很心烦的感觉。
让人很有代入感,像是一下子就被拉入了那个蝉鸣鼓噪腹中饥饿的午后。脖颈上皆是细密的汗水特地换上的华服被汗水打湿黏在身上,他却不能伸手摸一摸,只因为这位大儒十分重视规矩。
陈二牛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心黑想多了,反正他看完只觉得他想要强调的是这位大儒说话和外头的蝉鸣差不多,而且还特别聒噪规矩还多。
不过就算不做这种‘理解’,陈二牛也觉得此人行文很有意思,极有意趣,其中还写了一名出身大族的名士即使‘折节’见了远化居士也会直挺挺坐着,根本不同人说话。
远化居士还给他起了个木头桩子的称号,全文丝毫没有受辱之感隐隐还有对这些大族的鄙夷,当然也有隐隐对某些名士的赞赏,不过不知道是不是错觉,陈二牛觉得他写明褒暗贬的功力更深一些。
而且也算是科普各地有哪些名士了。
“先生,你看看这个,我觉得这游记很有意思。”陈二牛一连看了三四篇才有些回味地停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