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马车在小厮的抽打下远去,曹操才睁开双眼,若有所思的看着地面,口中喃喃道,
“本以为天下英才皆是刘景升、袁本初这般愚蠢至极,不及我曹操半分,没想到这袁家小子却出乎我意料。”
“天下竟有同我曹孟德这般聪明人。”
曹操回首看着司农府的牌匾,眼神中透漏着精明。
他并非在观望司农府,而是因为袁凡在宴会结束后被张驯单独留了下来。
他在看袁凡!
另一边,袁凡与张驯对饮而坐。
“贤侄一表人才,今日所言,令老夫耳目一新啊。”
“伯父谬赞了。”袁凡非常恭敬的说道。
“无须自谦,老夫本来得知丹阳太守是贤侄后,还有过担忧,以为贤侄年纪尚小,不能胜任,倒是我多虑了。”
“有贤侄当丹阳百姓的父母官,却是百姓之福啊。”
“丹阳百姓就拜托贤侄了。”
张驯起身朝他拱手道。
袁凡赶忙起身,拖住他的手,
“伯父这不是折煞小子吗。”
“子安资历尚浅,担此大任,恐有负伯父重托,还希望伯父能够多多提携,教导。”
袁凡对于张驯是发自内心的尊重。
其人为官清廉,公正,早在刚穿越过来之时,袁凡就听说过他的名声。
张驯是真的替袁凡着相,也是替丹阳百姓着相,听到袁凡的话,他立马说道,
“老夫在扬州经营多年,也有些人脉,贤侄此去,若真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可找两人相商一番。”
“一人是庐江桥家桥公,此人在扬州乃是出名的长者,颇有盛名,老夫居扬州时,曾多次得他帮助。”
“一人是老夫好友,曾任朝廷议郎的蔡邕,现在就在丹阳,丹阳内的官吏皆知我与他的交情,贤侄若到了丹阳,只需任蔡邕为一主事,便可让众官得知老夫与你的关系。”
“如此一来,也能少了许多麻烦。”
张驯坐下,持笔墨,
“我写两份封书信,你到时候持我的信贴上门,他们便会知道你的来意,不会难为你的。”
袁凡闻言,急忙上前研磨。
“子安懂得了,多谢伯父。”
“老夫相信,丹阳能在你的治理下越来越好的。”
封装好,张驯将信交给他。
袁凡接过,视如珍宝般收进怀中。
袁家在江南的人脉根系不比汝南,甚至乎堪称没有,老爷子在这方面估计也难以帮到他,所以袁凡很清楚这两封信意味着什么。
袁凡郑重行礼,
“子安必不负伯父期待。”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