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太惊艳了。
若非张榆一番骚操作,把影片制作成本翻了无数倍,这部电影或许能打破电影回报率的最高记录呢。
张榆对这种说法显然是不认同的。
在他看来,若非他不计成本的为了把电影拍好,影片口碑不可能这么好。
何况,如此还制造了不少话题,让影迷对这部影片的质量更加放心。
虽然提高的成本,但对票房的促进作用绝对难以估算。
若是低成本拍摄,票房绝对达不到这般惊人。
近七亿票房,抛开院线以及发行等,张榆到手过两亿。
这还只是票房收入。
另外还有版权收益。
当然,那些都算不得什么,估计交的税都比那多。
“要转给你么?”方正显道。
“那到不用。”张榆说道,“先放公司账户上吧。我还说钱未到账,公司没钱运转,要不要我转点钱到公司。”
张榆当初投《活埋》,可不是以个人身份头的,而是先注册的一个工作室,然后以公司的名义投的。
张榆又不傻。
个人交税跟公司交税,那能一样么?
那怕那个时候,他的工作室还没半点影子。
张榆的工作室乃是他全股,哪怕是方正显这个负责人,张榆也只是给了他盈利分红。
至于万盛影视为何没有入股,那估计是看不上张榆这种小打小闹的工作室。
“公司没钱运转,我早开口了。”方正显笑着说道。
公司成立之初,张榆就掏了不少钱。
不过,方正显却知晓。
自家老板有钱。
杨若雪的专辑收入过亿,那都算不得什么。
他最大的一次收益,还是跟那什么跆拳道第一人比武拿的一个亿美元的“出场费”。
有钱真好。
蔡志宁的专辑定价一出,并没有引起什么波澜。
可张十三紧随其后公布其专辑价格,却瞬间将话题给炒了上去。
一个定价一百二十八元!
一个定价八十八元。
这似乎没什么。
前者乃是天王,专辑定价一百二十八属于正常范畴。
而张榆呢?
乃是刚出道的新人。
他这张专辑乃是他的第一张,定价八十八也属正常,甚至在新人第一张专辑定价中算是高的。
只是张榆名气大,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妥而已。
或者说没人把他当新人。
甚至因为两个天王前后夹击,很多人下意识的就把他当天王看待了。
这也就导致,两人定价一对比,所有歌迷忽然有一种感觉:花一百二十八买蔡志宁的专辑似乎有些不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