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还是没有一人表态。
他们非常清楚,他们的表态若被采纳了,稍有不慎,交州之地再弄出一些幺蛾子,他们可是要被连坐的。
而且交州那偏远之地,就算安排了他们自己的人过去,也提高不了他们在朝廷内的话语权,实属鸡肋。
所以最好还是沉默。
刘宏一甩袖子,又要发怒。
这时一人站了出来。
“臣觉得可依平南将军之意,任田丰为交州刺史。”
群臣无不循声看去,待看清说话之人后,皆十分意外。
此人正是中郎将朱儁。
“陛下,交州远在南方,情况复杂,臣等于朝堂中只知一二,是以不敢轻易推荐他人任职交州刺史。”
“不过平南将军既然已经平定交州叛乱,其能力和对陛下的忠诚毋庸置疑,平南将军对交州的情况也肯定了如指掌。”
“所以臣觉得,平南将军推荐田丰定有所思虑,乃是考虑周全后的决定。”
“陛下可采纳他的意见。”
朱儁说得有理有据,且公正严明。
不过还是有不少人看出来了端倪,但没有人点破,甚至出声反对。
考虑周全?
“哼!”
闻言,刘宏若有若无的哼了一声,并未被群臣察觉。
他可没忘记,当初让董卓当并州牧的计策,便是袁凡献上来的。
若是他考虑周全,如今董卓又怎会气势更甚之前。
也正是因为如此,刘宏才有些抵触袁凡的提议。
张让身为近侍,就处在刘宏身边,自然听到了他的冷哼声。
以他对刘宏的了解,当然听出来了他气愤在何处。
于是他低声对着刘宏说道,
“陛下,袁将军才十四岁,就已经为陛下平定一方,足可见其对陛下忠心耿耿。”
张让故意提及袁凡的年龄,便是让刘宏知道,袁凡年少,难免有思量不全之时。
可他对陛下您是忠心耿耿的啊。
张让可不是单纯为了帮袁凡开脱,毕竟刘宏真要计较,董卓一事,他也逃脱不了罪责。
这方面的事,张让门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