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氏出了门,正好和外面的太太打了个照面,一时都有些眼熟,看了半天才有些不确定得道:“可是王太太?”
杨双双这才反应过来,原来是那年在扬州一同上京的王太太。只见王太太身边还站了一个十来岁的少年,想来就是刚刚闹出动静的哥儿,正是当年船上经过事儿的旧识王家大哥儿。
王太太颇有些意外,直说和秦氏有缘。
秦大舅是个人精,看双方都认识,赶紧请进铺子,命人倒了茶,让王太太和秦氏慢慢续起旧来。
王太太道:“这一别也有三四年了,杨太太近来可好?”
秦氏含羞道:“正是许久未见,我现在住在鸿胪寺尤寺丞家。”
王太太一时没懂,又看了她一番形容,哪里还是个寡妇模样,这才惊了一下:“这可真是……”想来也一时不知说何是好。
秦氏不好意思再说这事儿,转移话题道:“我正给尤家大姐儿办嫁妆!”
王太太听了又夸,说着话两位夫人就一起亲亲热热的去看衣料了,秦大舅自然拿出铺子最新来的货可劲儿推销,“这是山东的茧绸,这是松江的细布,这匹大红的,还有这匹赭黄的都适合做里衣,很是细软,这是慈溪的葛布,翠兰、福青、大红的都适合大姐儿……”
又拿出各色毛皮,有一副貂毛,成色极好,最妙是一般貂裘黑色的居多,而这件是紫色的,色泽光润,看着雍容华贵,两位太太看得目不转睛。
见两位太太眼里只有衣料,王家大哥儿蠢蠢欲动,终于找了个时机和杨双双说起话来:“小爷当年还遣了人去寻你,只是都说你家搬走了。”
杨双双见不得他那副纨绔样子,皱着眉问:“刚刚是你在外面闹事?”
王家大哥儿满不在乎道:“哼,人都说南城瑞福祥的东家最能看人眼色,我看可未必,竟然让我母亲在外面等着,不过就这么几间绸缎铺子,要不是听闻他家有北地的好皮子,小爷还懒得来。”
要说王太太是个再和气不过的人,可惜就是不会教孩子,这些年王家大哥儿越发浑了。
王家大哥儿见她不说话,又眉飞色舞道:“这等小铺子逛起来有什么劲儿,下次你去我家的铺子,保管你逛得尽兴。”
杨双双闻言问道:“你家的铺子在哪儿?也是绸缎庄?”
说到这话题,王家大哥儿乐呵了,“你上北安门一带看看去,从北安门到鼓楼西大街,七七八八有二十多间,做什么的都有,首饰铺子点心铺子,绸缎庄也有,都是江南时新的料子。”
杨双双心道,难怪这么纨绔,眼下才十来岁就已经还怎么蛮横了,大了怕也是走鸡斗狗,不学无术,是以劝了一句:“以后万不可这么鲁莽了。”
王家大哥儿满口应下了。
杨双双想了想当年船上那事儿,看了看王家大哥儿,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到底没再追问。
过了半晌,王太太和秦氏还在选花样子,王家大哥儿见她不说话了,倒想起一件事儿,憨态可掬道:“你还得我那玉吗?我还给你留着!”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