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对于这件事也是到现在都没有弄明白,但好歹结局还算不错,所以笑道:‘托您老人家的福,我这个孙女最是懂事孝顺,合该有这样的福气。您老人家就坐下喝杯茶,也算给我这孙女添点儿福气。’
早就已经有人引着他就在贾母下首坐了。
如今贾母这么巴结他,其实是因为元春。早些日子已经传了消息进来,说是元春病了,奈何自己也病着,不能入宫探望,王夫人回来说的她也不尽信,好歹也是自己一手带出来的孙女,她心里还是疼的,而且她没能把探春弄进宫去,元春还是他们在宫里的依靠。
这些日子正好探春要出嫁,她打算借此进宫探望一回。
但若是宫中有个人肯帮忙照顾一二,那可比自己在宫外头干着急好多了。
黄公公很给面子地喝放在一边的茶,他猜得到贾母有事求他,也知道如今宫里头的那位贵妃娘娘不好了。
他所指的不好了,可不是生病这么简单,在宫中生病并不可怕,只要有皇上宠着你,还怕没有好的太医替你看病么?而且这心情一好,还能有什么病?
他之所以觉得元春这病不好了,是因为她早已失宠。
自从上次皇上重新选秀之后,新进的人就分了她不少宠爱,她当初之所以得宠,不过是因为宫中没有什么人,而她不仅生的貌美,难得的是温婉贤德,又是侍读的出身,难免得皇上高看一眼,而皇后也确实不争气,什么都没有,还爱争风吃醋,也不怪贵妃独占恩宠。
但如今可不同了,宫里这一茬新人都成长起来了,都是从全国各地选来的大家闺秀,小家碧玉,皇上有这么多美人陪着,即便不是那沉迷美色的人,也免不了把人老色衰的元春忘到脑后,何况贾家并没有什么拉拢的必要,元春一旦失宠,几乎连翻本的机会都没有。
她大概也知道了这一点,所以很是心灰意冷,倒不是觉得没有皇上的宠爱便活不下去了,实在是她从未想过这样的荣华富贵,但是没有一个人问过她的意思就把她抛入了这个不见天日的地方,到头来,自己只怕要葬身于此。
她不悲伤,只是有些心寒。
探春在一旁看着,便已经猜到贾母是为了元春才有此行为。
而且,她若是没有记错的话,元春确实就是从这个时候失宠的,然后就生了病,因为不得宠,没有好的太医好好看病,也没有人好好照顾,所以最后撒手而去。
她不知道自己怎么样才能帮到元春,但是以自己现在的身份是进不了宫的,只能等她嫁进王府再做打算。
喝过了茶,黄公公作为宫里的人也并不便在外面多做停留,便要起身告辞。
贾母连忙扶着琥珀站了起来,走到黄公公的面前很是恳切地说道:“我这么多孙女,手心手背都是肉,这个孙女有了好的结果,我那大孙女,我也不能不担心。”
黄公公笑道:‘老太君,您多心了。贵妃娘娘不过是偶感风寒,想必以她的福气,一定是没有什么大碍的。’
他不愿接贾母这个托付,一个是因为他表面上还是皇后的人,皇后与元春针锋相对多年,如今元春的失宠就有她的手笔在里头,怎么还可能看着她翻身。
另一个就是,贾府他早就看透了,不仅没有什么实权,还不肯安分,搞得京城之中满城风雨,早就被那些都大夫盯上了,只要他们参上一笔,贾府保不保得住都是问题,何况一个宫里头失宠的贵妃。
“您老人家在宫里头谁不知道?还拜托您照看照看贵妃娘娘。”说着便从琥珀手里接过来一个木盒递到黄公公的手上。
他倒是没有推辞,在接过来的同时颠了颠盒子的重量。
笑着把盒子揣进了袖子里:‘老太君您就放心吧,您这样大的福气,贵妃娘娘又有这样的福气。不过既然老太君托了我,我尽力照料就是了。’
看着他收下了东西贾母才松了一口气,连忙道谢。
盒子里装着的是十张一百两的银票。
黄公公出了门便打开了,但是在打开的瞬间脸上的笑容便消失了。
他还当能给自己什么稀世珍宝,还用盒子装着,如今看来是怕就拿这一千两直接给自己,怕自己瞧不上直接不收吧。
一个贵妃的命什么时候这么不值钱了?看来贾府确实是已经没钱了,既然这样,以后自己也可以不必去的那么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