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人都住同一个村里,路程很近,大约一盏茶不到的时间,大部队就抵达了目的地,由杨老爷子领头进了二爷爷家的院子。
一色儿的青砖大瓦房,院墙也是拿砖石砌成的,这样的屋子,在农村的地界,看上去十分的气派和敞亮。
院子里面已经摆满了桌椅板凳,少说也得有个二十来桌的样子,有些桌子上已经三三两两的坐上了人,都是些相熟的妇人或男人们,扎着堆的磕着瓜子聊着天。
杨麦香兄妹三个跟在老爹杨长生的后头,一齐进屋里去先给二奶奶小周氏磕头拜了寿,并每人得了个小红包,里面包着五个铜板。
二奶奶小周氏今儿个看上去十分的精神,穿了身万字纹绸布做的暗红色衣裳,脚底的鞋亦是崭新的缎子绣花鞋,听说这一身的穿扮,皆是她的亲生独女陈素梅亲手缝制的,就为了给老人家做寿这天穿的。
一双看得出早些年,经了不少劳作辛苦的双手,拢在绸布的袖子里面,脸上总带着和蔼的笑意,慈爱温和的眼神里,透着一股子晚年幸福的满足感……
无疑,这位二奶奶小周氏,从面容上看去,就是个安详和善又慈爱的老人。
真论起来,杨麦香的亲奶奶郑氏还是她的长嫂哩,可这妯娌俩坐在一块,却总能给人一种违和感,两个老人家比在一处,不论从面容,还是言语上,越发的显出了郑氏的刻板与深沉。
别看此时此刻,郑氏与小周氏两个坐在一处,说话时的那股子热切的劲儿,妯娌俩似乎瞧着颇为要好的样子。
但,事实上,听说早年人家小周氏刚嫁过来的时候,郑氏可没少摆她那长嫂的谱,明里暗里的为难了小周氏不少。
这些事儿,自然都是那陈年的老黄历了,杨麦香也不过是从王氏那里听了那么几耳朵……
小周氏,之所以被称为小周氏,那是因为她并非陈满福的原配发妻,而是原配发妻周氏不幸逝世之后,才娶进门的媳妇。
说起陈满福后娶的这门亲事,当年在荡水村也是一桩子新鲜事,茶余饭后的,可是没少被人拿出来谈论。
原配周氏,是邻村大河湾村的妙龄姑娘,出了名的勤劳踏实,是当年赵氏还活着的时候托人说媒,为小儿子陈满福说下的媳妇。
两人成亲之后,日子过得平平顺顺的,且周氏进门第二年就为丈夫添了个男丁,就是陈满福的大儿子陈天江。
后来,又隔三年,肚皮子再次争气,怀上了陈家的又一个男娃,即二儿子陈天海。
而,周氏的整个人生,也就是在生下小儿子的那一刻,有了巨大的转折,产后血崩而逝,临走前,只来得及抓着自个儿男人的手,殷切嘱咐了一句,好好照顾他们的孩子,便眼含千万不舍的撒手人寰西去了。
发妻的突然离世,真是给了陈满福很大的精神打击,整个人都有些茫茫然的感觉,尤其是听着刚出生的小儿子,因为饥饿寻不到奶吃哇哇大哭的声音,更是慌的不知所措。
且,当时陈满福的亲娘赵氏已经去世,家里头连个能够照顾孩子的人都没有,最后实在没有了辙,只能将两个孩子暂且托付给了周氏的娘家照料。
而,小周氏其实就是周氏的亲生妹妹,姐妹两差了七八岁,周氏去世的时候,小周氏正是要找人说亲的年纪。
因为,两个孩子在姥姥家的时候,基本就是由小周氏在照顾,所以,姨甥三个之间倒是真的处出了深厚的感情。
尤其是小儿子陈天海,几乎可以说是生下来没几天,就是小周氏一手把屎把尿照料着的,连睡觉也是时刻放在了身边。
慢慢的,两个孩子,也日渐对这个细心善良的小姨黏乎的紧,成日里都不肯离了小姨,就连陈满福偶尔想念儿子了,想要接回去住上几日,两个孩子都非得拽上小姨跟着才肯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