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妥当后,瞿远、宁锋、时砂、骆霖一行三千余人没有多做歇息,便趁夜赶到黄城,在黄城休息一晚,次日黎明便渡过鸭绿江,进入高丽西京道。
而在玛察山区域,柳清狠下心来,以连夜分批将高丽俘虏送走的方式,将高丽俘虏分批斩杀,到了第二天清晨,玛察山山麓垒起了一道森冷恐怖的京观。
对于柳清的应对,赵信颇为满意,眼下辽阳战事基本结束,赵信需回到大本营处理战后事宜,因此,赵信命柳清坐镇通化一带,一面招兵买马蓄积势力,一面紧盯西京道战况,随时准备给瞿远等人提供支援。
锦州府,陈棋依照赵信的安排,大规模收容各省流民,一般民众,陈棋安排他们去屯田开荒,或者去新建的码头和厂矿做工。
能读书写字,或者有技能傍身,如懂得医术,会打铁、冶兵,会造船等的流民,则集中起来,好生招待。
朝阳城大帅府,刚刚视察完流民营的赵信,将陈棋招来商议道:“子斌,眼下将流民青壮和有一技之长的流民安置在流民营,虽然只是权宜之计,可也不能养懒人,我这里有个大致的章程,你看看如此处置可好?”
陈棋点了点头道:“大帅,请说!”
赵信道:“流民青壮我打算将他们训练成一支不同于现有兵种的军队,从今往后,要给他们制定一个时间表,卯时起来点卯,随即要开始晨跑,用了早饭后,依旧还要操练,重点提高他们的脚力、臂力和耐力!”
“到了夜间,则让流民营中读过书的,教他们读书写字,当然,这不是让这些流民青壮读书进学的意思,只是让他们能认字,能写简略的公文,人一旦识了字,将来教起其他的事就会容易许多!”
对此,陈棋倒是没有其他的看法,赵信说的打熬流民青壮的脚力、臂力和耐力,还有读书写字,听起来挺不错,正如赵信所说,现在闲养着可不成,不能把人养懒了,不如先练一练,管他们学什么东西,反正学了总比没学的好。
赵信继续道:“至于略懂医术的流民,虽然往后可能只是让他们包扎,急治一下军中伤员,但眼下也不能这么让他们闲着,军政府可以采买一些医书,让他们自己翻看,每隔一月时间,便请军政府治下的名医出题让他们去答,再以他们的成绩分为甲乙丙三等,再拿出一些奖惩的措施出来!”
“如此一来,既可让他们负责求医问药的事,又可以提高他们的医术,他们现在的医术水平参差不齐,不过好好培养一下,半年之后,应当水平不会太差了,将来肯定有大用!”
“至于工匠,我这边特有安排,比如铁匠,先让他们搭建个炉子炼铁,我会弄些图纸,先让他们做一些简单的铁器,等他们全部能完成之后,再弄更复杂的图纸让他们做,总而言之,不能让他们闲着,他们现在制的东西或许我们用不上,可该做的还要做,不但要做,还要不断提高!”
“如果我绘的图纸一时制不出,也可以让他们集思广益,想出各种办法改进工艺,所谓三个臭皮匠能顶一个诸葛亮,一步步让他们锻制更加复杂的东西,这样脚步加快,等到将来的时候,咱们军政府肯定需要一些特别的铁器和兵器,到时都可以交给他们完成!”
听到这里,陈棋显然有些意外,不禁疑声道:“大帅,你还懂匠术?”
赵信双手一摊,苦笑道:“不懂,不过,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其实我有很多奇妙的想法,不过想法要实现却得依靠这些工匠来完成!”
赵信滔滔不绝,虽是疲惫,却是神采飞扬,显然对这个流民营滋生了极大的兴趣。
“大帅,你这个章程很是精妙,棋佩服,我回去便按这个章程来办!”陈棋说罢,站起身来,看了看赵信消瘦的身形,有些心疼道:“大帅,你是军政府的擎天柱,需得多加保重身体,一些细节事务叫给下臣去办就好,棋先告辞了!”
赵信站起身,有些感动地点点头道:“嗯,我会多注意!”
。。。。。
朝阳城外,青麟山山麓,简陋的流民营寨已经被无数土砖房取代,赵信是属于那种坐不住的人,处理完政务后,他便会到这里来转悠。
比如瞧瞧流民青壮的整训,看看新搭起来的铁炉,关心医师们的药草是否及时送到,偶尔也会去看书吏们抄录各种文书。
一切都有条不紊,这些流民青壮、医师、书办、工匠本已处于死亡边缘,是赵信的军政府给了他们生路,他们对此十分感激和满足,都卯足了劲做好本职工作。
医师们每日都要读赵信命人搜罗来的医书,什么《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再到《伤寒杂病论》,以及《千金方》之类,可谓应有尽有,营地里专门设了一个书室,医师们可以随时去看。
近日来,医师们除了给营内训练的青壮们治一些外伤,一有空闲就往书室里头钻,因为再过几日就要考试,据闻根据考试会将大家分为三六九等,具体奖惩措施已经出来,自然是考得好的待遇更好,考得差的少不得要吃点苦头,所以大家都卯足了劲。
与医师们相比,工匠们最是痛苦,而其中最是折腾的就是铁匠,营里有铁匠三百余人,大家一起搭了个铁炉,紧接着,赵信给了他们一些图纸。
第一份图纸很是简单,每个铁匠按着图纸很快就将图纸中的东西锻造出来,赵信对铁匠们的成果也颇为满意,可过了不到一天,赵信又给了他们第二份图纸。
这一次可就不太简单了,图纸里头是一个回形的圆勾,颇有点像挂蚊帐的铁钩子,虽然有些复杂,毕竟纤细,只要弄个模子,再将铁水溶入冷却即可,这并没有什么难度,只要能入门,大多数人都知道方法。
可是问题就出来了,图纸中要求钩子能悬挂五斤的重物,这一下子倒是难住了不少人,沟子很纤细,而且铁质的东西极容易折断弯曲,想要挂起这样的重量却是不易。
大家伙凑在一起试制了几次,结果都不尽如意,要嘛是直接折断,要嘛就是发生弯曲。
最后大家一起讨论,几个老工匠一琢磨,最后得出了结论,问题的关键在铁,因为铁的杂质太多,不过要去除杂质倒是有两个法子,一种是不断的进行锻打,另一种是掺碳成钢。
这两个法子各有优劣,于是大家先试了第一种法子,通过许多次的锻打之后,生铁确实提高了不少韧性,此后再掺入碳,将生铁冶炼为钢,用这样的钢材打制钢钩出来,承重一下子提高了不少。
可是。。。。。。依旧还差一些。
这让不少匠人有些沮丧,他们心里隐隐有几分担忧,现在好不容易安稳下来,假若因为不能完成大帅的‘任务’,谁知道会不会被打发出去?到时候只怕又要沦落街头,忍饥挨饿了!
大家伙在数次失败后,又重新开始讨论,最后几个老工匠得出一个结论,问题还是出在生铁上头,虽然用的是百锻钢,可是杂质依旧不少,想要打制出这钩子,就必须炼出更好的铁。
这时,一个叫李元的匠人总结出了点门道,要练出好铁,和火有极大的关系,温度越高,铁矿石才能融化,最后去除掉杂质,所以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提高铁炉中的温度。
生火和炼铁向来密不可分,这些匠人都是掌握火候的好手,也各自使出手段,拿出自己的经验,结果几次实验下来,依旧是不尽如意。
连续几日,三百多个铁匠,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掌握火候,赵信那边对他们也是有求必应,无论他们要求采购煤炭,或是其他器具,也都想尽方法让他们满足,根本就不在乎钱财。
只是到了眼下依旧是不尽如意,这让不少人的心头,仿佛被雾霾狠狠地压着,便是吃饭睡觉都不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