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王爷别怕 王妃没生气 > 第七十九章 灾民(第1页)

第七十九章 灾民(第1页)

就在程府的日子算得上岁月静好的时候,康朝的日子却不怎么好过。

康朝建国以来,头一年还算得上风调雨顺,后面几年每年都会闹点什么天灾人祸。雪灾、旱灾、洪灾和疫病一个个的来,还有灾民占山为王的。尽管每年闹起来的都只有一府之地,但是每年都来这么一出,皇上对此也很是烦恼,甚至开始怀疑是不是他这个天子不受上天眷顾。

肠子出生的这一年遇灾的百姓入冬后到了长安,城中的富户还组织了施粥。朝堂上张国舅当众捐粮,底下的官员纷纷附和,连程府也捐了,还抽了人去城外搭粥棚施粥,这事还是由金花和银花出面去办的,珠花年纪小又极易生病,大冬天的孙氏不放心她出去。

等傍晚金花和银花施完粥回来,说起灾民的模样都很是同情。两人都经历过吃不饱的日子,看着他们不由想起了小时候,可就算是小时候,她们也没有过得这么悲惨,至少她们不用离开家乡去别处谋生。听了她们的话,珠花想的却是另一件事。

“为什么他们不靠劳力换吃的呢?”

“长安城哪里用得着这么多劳力?”程大山正好从外面进来,听到了珠花的话便回道。

“怎么不用?这几年,城里最热闹的还是大兴街,但是除了大兴街外,边上其他几条街道也开了不少有趣的铺子,可惜另外的街道路都修得没有大兴街平整,若是趁着现在劳力便宜,好好整修一下长安的街道,我想过几年长安城里也会更热闹的。”

“大冬天的,你以为修路就那么容易?”孙氏笑骂道,担忧这个女儿又开始费心思想些杂事。

“修路能有多难,有比大冬天挖河道难吗?对了,还可以让他们挖河道,挖一条南北贯通的河,以后南方的货到北方也就方便了,那些丝绸茶叶也就不用那么贵了。”

“你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大冬天的谁肯下河,别冻出病来。”

“可以先把他们的工钱,粮食呀或者真的钱发给他们,然后约定了明年开春来做工。”

“你就不怕他们跑了,再说了他们都是外乡人,你让他们冬天住哪儿?”

“要是能住军营就好了,还好管。”说着,珠花看向程大山。

程大山连连摆手,说:“普通百姓怎么能住军营呢,这不是胡闹吗!”

不过划出一块来倒不是很难,他暗想。程大山对珠花修路挖河道的说法并不认同,但是让军营收容灾民倒是合是他的心思,他家也是逃荒到李家村的,见灾民日子难过难免会动恻隐之心,只是这事没有名头也不好开口。

他是个藏不住话的人,既然觉得此事可以一试,自然要向上提一提。可是怎么提也是个难题,他也不是个傻子,兵部尚书申大人不待见他这事,他多少感觉了,虽然他不知道为什么。不知是不是因为这个,他的上司——如今已经平级,他敬着他仍把他当成上司的司将军对他也很是冷淡,除了会讲些酸话外,有些酒会独独不请他前去。程大山倒不觉得什么,有人不再请他喝酒,也有新结识的朋友请他喝酒,人生匆匆,哪些朋友是过命的交情哪些又只是酒肉朋友,他还算分得清。就算他犯了混,还有孙氏替他盯着,听孙氏的总没错。

左右想不出向上递话的办法,程大山就去城北那块逛逛,那里还有人家在施粥,说不定能让他遇上什么人。灾民进城已经月余,大臣们几乎都拿出粮食来施过粥,如今城北这一块还在施的只有一些富户。在这些富户中,有一处粥棚倒挺显眼。里面施粥的小厮衣着整洁,模样周正,看着像是大官家出来的,但是他们施的粥却是糙米粥。这却让程大山更加心生好感。

在朝堂上跟风捐粮后,孙氏听说此事便冷哼一声,她倒不是心疼粮食,而是同样的价钱买粮施粥,大米也许每人只能分到一口稀的,糙米却每人能分得一口干的,对百姓来说他们此时不求吃得多精细只求吃饱。程大山听她说了直后悔,但是既然说了捐的是大米若是换成糙米也许会获罪,只能作罢。如今见有人家在施浓稠的糙米粥,且已经施了不少日子,他便知这家人是真的懂民生的,正想上前打听是谁家的,却见一人骑马经过,停在了粥棚前。

“侯爷。”粥棚内的小厮见礼道。

程大山转头望去,见此人面白短须,浓眉凤眼,气度不凡倒有几分眼熟,再一细想,他便想起这人是安国侯余弦德。

“余侯。”程大山抱拳道,想了想翻身下马再次拱了拱手。毕竟人家是侯爷,品级比他高多了,他在马上行礼不合规矩。

余弦德也连忙下马,回礼后笑道:“这不是程将军吧,怎么有空来城北?”

“今天休沐,骑马出来溜一圈。”

“听说程将军近日有弄璋之喜,还不曾祝贺。”民间太后一年丧期已过,说些恭贺的话倒也没什么。

“侯爷客气,这家粥棚是侯府的?”

“不错。”

余弦德正要解释几句,便听程大山说:“不错,都弄成糙米百姓还能多吃几碗。”

余弦德一笑,倒觉得这农户出生的将军,比那些不知柴米贵的官员要好多了。

“可惜某力量微薄,也只能再施几日。”

程大山听到这个,朝余弦德看了一眼。要说余弦德如今的地位挺尴尬,他是前朝遗臣,曾是侯府世子,当初是他带头开了长安城的城门向康王献城,听说还把他的侯爷爹给气死了。建国后他被封了候,在钦天监担任闲职。他也是四候中唯一一人不曾带兵的,在国事也没什么建树。前朝老臣暗自疏远他,本朝的新臣又不怎么待见他,好在他生性疏阔,这些年来深居简出,耽于平寂。

程大山也就在朝堂上跟他打过照面,私下还是第一次与他说话。虽是如此,程大山对他的印象不错,因为他是几个侯爷中唯一一个没有侧夫人的。

想了想,他便叹了一声:“冬日漫漫,这些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还不知怎么挨过去。可惜我只是个小小的武官,只恨不得把军营让出一块地方来让他们住。眼下战事不多,兵士们平时还要身兼挖河道修路的役职,我看还不如把这些活让给灾民,再给他们口吃的当工钱,他们想来也是愿意的。能靠自己赚口吃的,谁又愿意去讨要呢,你说是吧,侯爷?”

见余侯爷似乎若有所思,程大山又心虚加了一句:“要是灾民实在多,就多弄点事让他们做,像挖条南北相通的大河,或者修一修长安的街道,让长安将来更热闹。”

“程将军忧国忧民,余某佩服。”余侯爷不动声色地说,目光却又打量了程大山几遍。

听说这位将军前些年的无心之语推动了科举,当时他还感慨武将思路灵活,比他们这些困于旧俗的文人要好,如今他又说了这么一番话,余侯不禁怀疑程大山真的只是头脑简单的武官?

被余弦德看得心虚,程大山寻了一个借口走了,却不知这样做让余弦德更加生疑。不管他的目的如何,余侯爷自认如今的他并无他人可图谋之处,助旁人一把也并无不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