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天的功夫,这里的河坝和塘坝就砌好了。
这些个劳役也是成手了,熟悉了套路,手下的活也快了起来。
增云经过这些天的观察发现一个非常令她感慨的情况,这个时代的工程质量真的好得不得了,这个时代的人实诚,没有前世人的那种投机取巧、偷工减料的事情发生,所以增云发现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的素质在某些方面是提升了,可在某些方面却是下降了的,比如诚信。
桑树庄子山下的荒地里,增云是打算种植棉花的,而棉花田里的灌溉非常重要,在前世棉田里都是喷淋式灌溉,现在哪里有这种技术,只能采用水渠灌溉了。
上坡上也已经播种上了苎麻,等山脚下水渠修好就可以将山下荒地耕地种植棉花了。
山顶上的桑树经过冬季的扦插、嫁接、压条等已经繁殖了不少新桑苗,等这几天水渠修好后就可以播种种植桑树了,等桑叶长出来些,就可以开始养蚕了。
工部的三个人经过连续十来天的奔波,体力上已经有些吃不消了。
增云令郭七每天派小厮去汉阳楼买来精美的膳食装好食盒,用马车运到施工现场,务必保证三人吃好。
海建峰建议司判。工地上的劳役可以不休息,他们三人先回镇子歇息连天,缓口气儿。
工部司判着急干完这里的工程之后回京城,所以没答应。
而具体设计施工的两个属下可就苦了,因为他们两人可比司判累多了。
等两个果树庄园也建好水渠的时候,山上的果树所说是冬季刚移栽上去的,可也有些枝条打起了骨朵。
负责果树种植的那几个人每个山头也只留了一个人,其他的都被增云派去董大福那里去学习去了,他们至少要在那里学习一年时间,期间定期回来料理这里的果树。然后再回去。
果树间在冬季播种的桔梗、白芍和牡丹也已经长成了十厘米左右的苗,冬天覆盖的荒草已经收拾干净了,露出的苗就显得亭亭玉立的,下人和佃户几乎每天都要除草整地,林间收拾得干干净净的。
山坡上和山下的荒地里也已经在这几日移栽上了葡萄、板栗、石榴、枣树。
这次修渠虽然损失了些,但修完水渠后马上进行了补种。
惊蛰这日,开始修建杉木林庄子里水渠。
杉木林子里长得比较密实。里面已经播种上了半夏、天南星,郭七将灵芝的母种也埋入了这个山头的林地里。
郭七挑了块密实之处,看附近有不少柞木,就将母种埋了下去,做了记号。
增云过去看了看,这几天也没有动静,还不知是否会在这自然状况下长出灵芝子实体来。
山坡上和山下的荒地里也播种上了甘草、金银花、贝母等草药。还留了一大片的荒地等着人参种子发芽后种上去。
经过玉竹在府里这么长时间的催芽。人参种子已经露白,等这边水渠修好,耕好地也就该播种下去了。
那个擅长种鲜花和培育杉木树苗的王书瑞在立春前忙完这些林子的扦插、嫁接、压条等活计后,就向增云询问在府城附近购买花圃的计划,增云让他回府城,一是离家这么久,回去看望家中老人,尤其是他那断腿的父亲。二是四处看看,哪里有合适的花圃,他自己相中了,给增云消息,增云再过去,看看是否买下来。
等开始修建那四片没有山林的大片荒地的庄子的水渠时,海建峰这才发现增云种植了这么大面积的草药有些担忧,他也了解药材的收成与庄稼不相上下,甚至药材的收成还要高些,但是毕竟粮食好种,而药材不好种植,种植的人也少,种植不好的话,赚不银子还要赔钱。
增云听了不以为然,她觉得药材种植不比粮食种植麻烦到哪里去,而且收益比高。
海建峰也没有再说什么,这药材已经种植下去了,权当是养地吧!
药材的适应能力是比粮食强,而且还能给土地增肥,像这样的荒地先种茬药材也不是坏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