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穿越明崇祯七年 >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三九七 守口堡(第1页)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三九七 守口堡(第1页)

守口堡的东西两侧,都是绵延的群山,这里的山不算高,垂直高度也就是三五百米的样子,也不算是很宽,南北绵延最多不过是十几二十里。�和那些崇山峻岭相比,这里的山低矮寒酸,但是尽管如此,也足以阻拦大队人马的翻越了。

股人马可能能够沿着崎岖难行的山路穿山而过,但是大队人马,可能性却是极。极,并不是不可能,但是任何一个有理智的主帅,在有选择的情况下,都会选择硬碰守口堡而不是去翻越群山。

几十里的山路,有可能就得走上几天甚至是十几天,人员的伤亡尚是事,最重要的乃是会导致贻误整个战局。

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一些。

葫芦峪白了就是一个大山口,口肚子大,里面还是很宽敞的,最宽的所在,足有二三百丈的宽度,但是在守口堡所在的那葫芦口处,却是陡然间收紧了,只有不到一百丈的宽度。

这里并不是极其险要的那种所在,相对于真正的天险来,口子太宽了一些,两侧的山脉也太缓了一些,这一,从建在平地上的那一段高峻的城墙就能看出来。这里虽然也足称要冲,但真要是下死力气,再加上守军的懈怠和无能,总归是能打下来的。

所以当初俺答汗部也选择了从此地入寇。

城堡的城墙足有三丈五尺高,也就是十多米,很高,也很厚,内里用夯土夯实,外面包着厚厚的大青砖。从隆庆六年到现在,不过是几十年的光景,当初大明朝国力还算是强盛,整个官僚体系也没有烂透,还是有人认真做事的。作为同一批包砖的边堡,这里的工程质量显然是很不错,城墙高大巍峨,看上去牢不可摧。

堡墙堵住了整个葫芦口,但是在葫芦口的东侧,靠着东山脚下,一条河流自北蜿蜒而来。河流已经封冻,看不出水量大,但是能看得出来,并不算是多宽,大约只有十来丈左右。河流自北向南而来,在东边堡墙下面,专门开的有水道,让河流通过。

这条河,名曰雁门水,在后世,又被成为黑水河,往南最终注入永定河。

由于雁门水沿途土质为大部分都是黑色,因此金代又将此地称为墨谷,这也是墨谷口的由来。

有山有水,这里却是一片荒凉。

经过这几百年来边军及其家眷们不间断的砍伐,周围山上的树木差不多大半都被砍光了,再加上这些年又是连年大旱,树木也不长,因此一眼望去,都是一片光秃秃的黄。地上大片大片的都是荒草,倒是长得非常茂密。偶尔才有零星一些在见不到阳光的山阴处留下来的年前的积雪,缀出零零的白色。

灰黄色的山,灰黄色的荒原,似乎连天空都是灰黄色。

莽莽群山,茫茫荒原,苍茫大地。

一眼望去,只是了无生机,沉郁悲凉。

这山水之间的守口堡,也是一样的了无生气。

在葫芦峪和靠着堡墙不远处的口外位置,倒是能看出来有不少开垦出来的耕地模样,这里靠着雁门水,若是用心耕作开垦,怕是产量还是很不错的。但仔细看看那耕地中早就已经淤塞住的引水渠,就知道这个想法有些过于乐观了。

今天风很大,几乎让人站不住脚,也很冷,打在脸上就跟要把肉给一刀一刀的片下来一样。大风卷起沙尘,走石飞沙,打在脸上身上就是一阵生疼。

城头上看不见几个守军,想来是这大冷的天,也没人愿意出来受罪。到了这个年代,大明武备松弛到了极,军纪军法也是越来越无法执行下去,兵变时有发生。因此各路将官对下面的士兵,管的也松宽了不少。

只在城楼的东西两边各自插了一面大旗,在风中被刮得猎猎作响,若是仔细看的话,还能瞧见上面已经有些破损了。

这里很安静,只有寒风呼啸带来的凄厉声音。

贫穷,荒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