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那个人没有出现。
风停了,天空中突然爆发出砰砰砰的巨响,河面上霎时倒映出五彩斑斓的光影。
叶若风同众人一起抬头仰望,一簇簇火光腾空直上,巨大的花朵在夜空中绽放,精妙绝伦的图案教人目不暇接,这一片火花还未完全消失,下一波焰火又倏然盛开。
此刻亲眼所见她才明白,所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原来写的是这般美景。
要是师父也在就好了,她想。
可惜直到最后一朵烟花散尽,叶砚仍然没有出现。
她从重归黯淡的夜空中收回目光,重新投向河面,惊觉大事不妙,她的河灯消失不见了。河面上风平浪静,朵朵红莲顺水漂流,而她要找的那个名字,却已经无影无踪。
她终于察觉不对,师父的确说过今日会晚些回来,但不至于应该时近三更还不见人影。莫非是她戴了面具导致他没认出来?她赶紧摘下面具,去熙熙攘攘的街头寻找那个熟悉的身影。
街上依然光彩如初,大小活动热火朝天,欢声笑语四处飘荡,但她无心再看再听。
摘了面具又有人陆续朝她送礼,她完全不再去理会。她冒失地拍过许多肩膀,打量了许多面孔,在一张张陌生的脸上找不到那双冷月般的眼睛。到后来,她甚至开始想不起那双眼睛,越是努力回想,越是一片模糊。
不会的,不可能,她不相信自己会在一天之内忘记,只安慰自己可能是突然之间见到太多陌生面孔,一时间产生了混乱。
于是她闭上眼睛,四下一片黑暗,一阵眩晕感袭来,让她突然回想起几日前做的那个梦。这也许是个梦,也许她一睁眼梦就醒来,然后会发现自己还在学堂。没错,她那么爱睡觉,总是说困就困,怎么会大半夜还在街头游荡,这一定不是真的。
她眉头紧锁,双手紧握,希望有人能将她唤醒,是老师也好,是同窗也好,不论是哪一个人,她将会对他感激不尽。但很遗憾,没有一个声音叫她睁开眼睛。
过了许久,她鼓起勇气再看一眼周围的景象,依然是人来人往,依然是灯火如昼,她依然独自身处在上元灯会之中。
目光一遍遍扫过密密麻麻的人群,她忽而看见一个身着青衣的背影。她健步如飞地跑到那身影背后,心急如焚地喊了一声“师父”。
那人回过头来,脸上却戴着一张鬼脸面具,容貌狰狞而恐怖,还来不及出声回应,叶若风倏然伸手,眼看便要将面具摘下来。
偏偏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大群百姓风驰电掣般跑来,又心急火燎地跑去,口中喊着“云霄先生,您等一等”。
浩荡的队伍正好冲散了街心正中对视的两个人。叶若风的手臂被人群狠狠地撞了回来,等到队伍跑过,那鬼面人早已不知所踪。
她正欲朝着对面的街巷追上去,不料风云突变,狂风暴雨突如其来。
“好奇怪,正月怎么会有这样的天气!”
“怪哉,快回家去!”
满街人群忽然躁动起来,慌慌张张朝四面八方奔跑回家,惟她一人不知往何处去。她只是失魂落魄地走在雨中,脸色苍白,六神无主,单薄的身子像一阵风,随时可能飘然而去,却没有任何人伸出手将她留住。
五颜六色的灯笼纷纷被暴雨打落,街边各式各样的杂耍道具东倒西歪,河面上所有莲花灯已经沉入水中,每一盏烛火都已被雨水浇灭,街头巷尾黑压压一片。诗里说的“灯火阑珊”,远远不足以形容这番境况。无论她多少次回首,也找不到那个身影。
叶若风第一次看见夜晚,才知夜是这般景象,流光溢彩转眼消散,徒留无边黑暗,无尽潦倒。
“师父,你在哪儿呢?”她的每一声呼喊都被疾风吹散,最终因为声嘶力竭而变成低低呢喃。间或有闪电划过天际,道道白光照亮了她脸颊上斑驳的泪痕,转眼又被大雨洗去。
早晨师父送她的那朵花,自她的鬓角掉进了水洼。她慌乱将它拾起,终归是残枝败蕊支离破碎。
她的确拥有过一段无忧无虑的日子,奈何终是好景不长。
哗啦哗啦的雨声中,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我早前和你说过,风过了无痕,聚散亦如斯,你现在明白了吗?”
[1]参考《东京梦华录》。[2]参考《青玉案·元夕》。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