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诗酒趁年华对偶句 > 第298页(第1页)

第298页(第1页)

颜肃之道:&ldo;我只问一句,今天回本家,听说尚书令皆被召入宫中,现在他们出来了没有?&rdo;这个能说,宫使道:&ldo;不曾,正是为了商议此事。&rdo;那就更奇怪了呀!怎么可能这些人都想不出办法?如果是缺钱要山寨,可能这些人不熟悉,颜肃之就能出个主意搞个土豪金啥的。再常见不过的军国大事,怎么可能没办法呢?很快,颜肃之就知道了‐‐小吏果然奸滑如油,打出的旗号却是齐王!齐王死,这没错。可死人比活人好利用,因为死人不会说话,不会站出来说:我是真的,我都死了还不让我安生,当心我找你聊天!阿米豆腐!这小吏金井栏,没错,就是这个名字,他爹不会起名字,给儿子想名字想得太入神,不小心撞到井栏上,儿子就叫井栏了。这个金井栏同学,颇熟一些暗箱手段,做事又比史九精细得多。扯出一面齐王的大旗来,谎称齐王没死,要向虞喆讨个说法!☆、150&iddot;麻烦变大了假托天命、假托名人,是造反常用的手段了。不搞一点这些东西,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的造反意志坚定。什么编造谶语啦、制造奇怪的物件啦、谎称是某政治斗争失败的人物啦……准备得更充分一点的,还有为造反先搞个邪-教出来的。一旦出现这些情况,大家就知道,这事儿就小不了。颜肃之一听到&ldo;齐王&rdo;二字,就知道事情要坏。齐王的旗号一打出来,真假先不说,就先把虞喆推到了一个不利的境地。齐王是虞喆他弟,死得特别蹊跷,天下都在猜,这事儿是皇帝干的吧?这事儿一定是皇帝干的!当时五王远在千里之外,还个个发了吊唁的信过来,明里暗里,说虞喆没有照顾好弟弟。又将谣言散布得到处都是。现在金井栏利用了五王事先做好的舆论攻势,顺势就显示出了自己的正义性来了。是,你是皇帝,可皇帝也不能不讲理吧?根本没有犯错的弟弟,就因为你一个&ldo;忌惮&rdo;,便容不下他、想要搞死他。你想什么呢?是啦,所有人的心里,造反都不是一件好事。你有再多的不得己,一旦造反了,那也都成了你的错了。官逼民反又怎么样?他逼你,是他不对,你造反了,你的错就更大!然而如果有个&ldo;不得不&rdo;的理由‐‐比如仇太深,那就不一样了。对于一个残害手足的皇帝,难道要让兄弟们引颈受戮么?不去送死,那就只好造反了。这果然是一个需要将能信得过的人都唤过来商量的大难题!颜肃之叹了一口气,心道,不甭这乱平不平得了,虞喆的名声都要再坏上一坏了。蠢孩子,做戏都不会,越想要齐王死,就越要对他好,到时候他死了,没人怀疑是你做的。你一直对他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现在好了,他一出事儿,大家都怀疑到你身上了。他死了之后,还有人拿他来给你添堵,你说你傻不傻呀?颜肃之进了勤政殿,见过虞喆。一看,虞喆一张小脸儿,透着黑黄的煞气。颜肃之便假作什么都不知道,对他行完了礼,默默坐到末尾的位子上去。真是要庆幸在这一群人里,他是最不显眼的。虞喆见他来了,便问道:&ldo;卿有何良策?&rdo;颜肃之装傻:&ldo;不知陛下问的是何事?&rdo;虞喆欲言又止,指示颜孝之给颜肃之解说一回。唐仪肚里笑翻了,颜肃之必然是知道事情了,还装傻,这是逼虞喆自己说出来么?一看虞喆那吃了死苍蝇一样的脸色,唐仪就一阵开心。颜孝之也不好说得太过详细,就只说了一句话:&ldo;逆贼谎称奉齐王之命。&rdo;颜肃之作顿悟之状!然后愁眉苦脸地道:&ldo;是有一点难办呢,总不能将齐王摇活了来辟谣罢?&rdo;摇活了又能怎样呢?虞喆的口碑已经差了,就算齐王活了,也于事无补了。金井栏的旗号一打出,反而比当初的史九,更得人同情。史九提出的口号,看起来是相当先进客观的,却有一个弊端‐‐既然要均贫富了,手握资源的豪强士族们肯定不会答应的。口号一出,就平添了一堆的敌人。金井栏与史九不同,作为一个深谙官场的油滑小吏,他与史九的阶级成份或者说立场,就完全不同。他打出来的旗号,比起史九,更能团结尽可能多的人。这个国家的许多资源,还是掌握在豪强们的手上的。齐王之死,天下都觉得冤。再看虞喆的表现,近期又纵容他舅家给国家功臣之后的颜家没脸。越看越不像个样儿,说他干不下去了,也不是不可能。哪怕不是金井栏,哪怕金井栏说的是假的,也值得大家袖手旁观一下下,而不是襄助朝廷平乱。虞喆不耐烦地道:&ldo;拿下逆贼,一切便都好办了。&rdo;颜肃与唐仪互看一眼,这俩一起开这种高层会议还是头一回,彼此都觉得新鲜,在虞喆的眼皮子底下眼神乱飞。一齐吐槽虞喆:真要一切都好办了,你还叫这么多人过来干嘛?!直接点兵平乱,然后想着怎么粉饰太平过好这个年不就行了?颜肃之是打定主意不多插嘴的,不想虞喆记起先帝对他的嘱咐来了,说是颜肃之是有些主意的人,遇到难题,可以问他。便问:&ldo;仲泰有何高见?&rdo;被boss点名,不管是上课下本还是开会,都是一件痛苦的事情。颜肃之不得不说:&ldo;诚如陛下所言,平逆是第一要紧的,至如流言,臣以为,背后恐有推手。&rdo;说了等于没有说,虞喆也知道背后有推手,嫌疑人都有‐‐五王。虞喆道:&ldo;则如何平息流言?&rdo;颜肃之道:&ldo;新年,陛下不是得祭告太庙等处么?捎带的给齐王也祭一祭呗,告诉大家,齐王已经死了,外边的那个是假的。记得拉上赵王,一起做个脸。&rdo;还有更好的办吗?没有了。流言就是这么个讨厌的东西,如果再有一点点影子作支撑,就更讨厌了。柴丞相咳嗽一声,道:&ldo;说到新年,京城还是得过一个像样的新年,益发不能显出慌乱来,这样才能安定民心。&rdo;众人附议。虞喆板着脸道:&ldo;诸位回家,只当没有这个事儿,该怎么过年,还怎么过,该热闹的还是要热闹。&rdo;众人唯唯。郁陶抬眼四下一看,内心颇为荒凉。不是他大过年的说丧气话(虽然还没有说出口来),总觉得在座的人,几乎已经全部与虞喆离心离德了‐‐包括他自己。虞喆这孩子,也算是他看着长大的,对他也算是比较尊重的。可是凭良心说,他也不觉得虞喆这个皇帝做得算好。硬尊太后、齐王丧命、赐婚,三条加在一起,真是寒了满朝文武的心,这其中,齐王之死反而是最次要的了。最要命的,还是&ldo;赐婚&rdo;。这种无视大臣权益的做法,怎么能够让人心甘情愿地为他着想?一群不乐意的人,凑在一起出主意,也只不过是因为金井栏这个小吏起事,同样冒犯到了他们而已。眼下大家是为自保,可不是为了保虞喆。如果有一个人比虞喆更适合做皇帝,相信在座的这些人,没一个会站出来死保虞喆的。这个时候,还是需要一个朝廷来撑场面的,郁陶也只好发言道:&ldo;既要保密,调兵之事便须慎重了。&rdo;于是又开始议平叛之事。郁陶认为,赵忠倒是合适了,但是赵忠的职位比较高,一旦缺席了新年庆典,必然为众人觉察。唐仪道:&ldo;怕什么,就说他病得起不来了,悄悄离京。&rdo;密调部队就是了。虞喆同意了这么个办法。柴丞相道:&ldo;粮草从哪里拨呢?今年的都已入库了呀,粮草军械一动,京城谁还不知?&rdo;又议何处之兵马粮草适宜调动。郁陶心说,你们真是坏透了,就这么见不得赵忠好么?有现成的粮草不给他使,有现在的兵马不给他带。领着并不熟悉的兵马,粮草还要隔一阵发一点,冰天雪地北上?你们跟他有仇是吧?论起仇来,大概都没有尤老先生的大,之所以要搞赵忠,乃是因为他摆明车马是先帝的人,对虞喆也是沿袭了以往的忠诚。一群看虞喆不顺眼的货,自然不能让这么个虽然人品不太好,但是能打仗会领兵的人过得舒坦了。没了赵忠,虞喆还有什么人能够领兵保他?郁陶自己都不敢保证会尽忠到最后一刻。这真是应了颜神佑当年说的,要先翦其羽翼了。直议到漏下三刻,诸事议定,颜肃之也没混上宫里的饭。见旁人再没其他说的了,颜肃之便以&ldo;昂州兵少,如今又有攘动,久不回城,恐怕出事&rdo;为由,申请正旦一过就回。且又提出了比较信得过的亲朋友的名单,用来填充昂州的公务员序列。虞喆也担心不止冀州一地出事。尤其昂州是新设的地方,增添了十数万户的山民,这种新附之地,最不安全。颜肃之提出回去,稳定一下局势,也是好的。当即便答应了。于是调兵的调兵、拟旨的拟旨、回家的回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