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很多人家的日子只能说是过的去,但是还没有到想吃就吃的地步。一个个都被两人说的嘴巴直冒口水,不过心动却不一定就能行动,他们都是有家有业的,想要出去并不容易。家里的田地总得有人种,不能顾此失彼。
但是像包正荣这样的就没有那个顾忌,他自小就没有爹娘,是靠着爷爷、奶奶,姑姑、伯伯、叔叔、婶婶们养大的。虽然他爹名下应该可以分到几亩田、两间屋,但是根本用不上他来耕种。他已经过了十五岁,完全可以跟人去西部做工。于是他便找上隔壁村的那两人,第二年春上就跟他们一起赶到西部,干了两年多的活,这是第一次回去。
他人小但是勤快,也许自小就靠着别人生活,知道不能任性,眼头上也活泛。很快就被调升为组长,月钱由五百文涨到七百文。后又跟着王家小主管事学习认了不少字、又学会算账之后,就被提升为小管事,月钱由七百文涨到一两。另外还有奖金、每季还有两套衣服、鞋子,每月还发牙膏、牙刷、香皂、肥皂等福利。这些东西他都节省着用,两年的时间倒是留下了不少,牙膏、牙刷、香皂、肥皂留下了好多带回来给姑姑、婶子、姐姐、妹妹这些爱干净的女子们用。衣服还有好几套都是崭新的,自己一次也没穿过,带回来给弟弟们穿。
这些东西都是小的,最主要是他脑子灵活,当初见到别人移栽榨树的时候,他不管三七二十一,也跟着移栽了好多,至少有四五亩的地。那时候他也没想着还能养蚕,只想着到时候或许能卖给别人挣点辛苦钱。只是没有想到今年养蚕的时候,王东家会让养蚕师傅把所有的树上都放养了好些蚕。他那几亩地柞蚕,虽然都是请的别人帮忙收集上来的,连抽丝都是别人帮忙做的。给完养蚕师傅的分成。再付清请人的工钱,自己还余下了二十多两的银钱。
开荒的时候,他因为是个小主管,自然是舍不得那份工钱没有选择第一种。不过。他也跟大多数人一样,在休息的时候,开了不少的荒地。如果移栽榨树的时候,他还想着卖出去的话,那现在的他就已经有打算要在这儿安家了。
他这次回来就是想着最好能够在老家找个媳妇。跟自己一起去西部安家落户。以后他种田,媳妇就专门养柞蚕,日子肯定能够过的很好。
知府安排的马车把他们送到镇上就不再送了,这倒不是车夫拿乔,实在是因为到他们村庄的路太窄,没有办法走马车。几个人背着大大小小的包裹,一路走一路说笑。当初带着包正荣出来的两个大哥最是喜欢他,因为他的缘故,他们也得了个小组长当当,每月多了两百文一年可就二两多呢!
其中一个是蔡家老大。当年家里实在没法过了,才在忐忑不安的情况下跟着人走的。第一年虽然他也不想来回的跑,但是他很清楚家里等着他的银钱过年,好在知府大人是个好官,愿意出钱接送他们,他和庄子里的另一个外姓人唐兄弟两个一起带着一年的工钱回来。
过了年走的时候,跟去了不少人,包正荣就是其中的一个。那时候,他们还担心他太小,知府大人会不要。没想到还就这小伙子得了知府家那些人的眼。去了没两个月就当上了小组长,没过一年就做了小管事。
“正荣啊!这次你回来带了不少银钱吧?”蔡家老大有口无心的问包正荣。其他人立马感兴趣的看着包正荣,包正荣腼腆的笑笑,回道:“也没有多少!买了些东西花了不少。”
姓唐的笑道:“你就糊弄我们吧!你那包里装的东西我们可都知道。那是知府大人发给你用的,根本就不要钱。”
另外一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也笑着说道:“是啊!正荣真是命好,那么金贵的东西,知府也能不要钱给你用。你这是舍不得用,都带回来给谁用?”
包正荣背着那些东西有点沉,弓着腰一边走一边回答:“也不是舍不得用。主要是我根本就用不完,剩下的一些带回来,准备给我婶婶姑姑还有妹妹们用。”
蔡家老大又挑起话头:“正荣啊!去年我回来的时候,你奶奶问你情况,我说你很好。你奶奶说:要是你真的好,就打算给你寻摸一个对象回来,也不知道有没有找好。要是没有找好,你就到我家来坐坐,我有个合适的对象给你介绍介绍。你可愿意?”
这可说到包正荣的心坎儿上了,他连忙抬头,很认真的对着蔡大哥说道:“蔡大哥!只要人好就行,还有我打算在那边安家落户,您先给问问人家愿不愿意。我奶奶即便寻摸好了人家,人家也不一定愿意跟我嫁去那么远的地儿。”
姓唐的很吃惊,“正荣!你真的打算在那么远的地方安家?”
蔡家老大倒是不吃惊:“这有什么不能的!正荣在那边的榨树林,今年挣了不少吧?这最后一个月,正荣也跟着开了不少的荒地了吧?我要不是家里的老大,必须得供养父母,我都有心思在那边安家落户。你看那路修的,那么宽敞、那么平整、一点泥巴都没有,多好啊!还有水坝修的,我长这么大就从来没有看到过修的那么好的水坝。
那些王家的雇工,房子盖得多好!那水坝都修到他们家门口了,洗衣服、洗菜、夏天洗澡,多美得地方啊!
还有那曲家坳,我们刚来的时候,多穷啊?!现在呢?家家都垒了好大的牲口圈子。
我要是有正荣这个条件,我也会拖家带口的搬过去。要不了三、五年准能过上好日子。”
包正荣没想到蔡大哥还真能理解自己,当下问道:“那大哥怎么不去呢?反正您家在这边也没有田地。不如跟我一起过去吧!到时候我们两家把房子盖在一处,做个邻居。”
蔡家老大摇摇头道:“我去年的时候就提过,是我爹娘不愿意,他们离不开这儿。舍不得那两间破房子,我要不是怕我爹娘受不了路上的颠簸,我真想来硬的。”
蔡家老大的话倒让姓唐的心动,他家本来就是这个村庄的外来户,没有田地,还常常受欺负。连自家孩子跟庄子里的孩子都玩不到一块去,常常一身泥巴的哭着回来。孩子爷奶和孩子娘都心疼却也无奈,总不能一个大人跑出去跟人家孩子去理论吧?!而西部那边都是外来的,要是能跟包正荣做个邻居似乎也不错!
“正荣!你要是打算在那边安家的话,这建房子的钱可不老少呢!这一时半会儿的哪儿拿得出?”
“唐大哥!您之前恐怕没有听说,知府大人那边都已经有过话出来。像我们这些在他那做活的工人,如果想要在那边落户的,官府可以先建房子给我们住,我们以后每年还一定数量的银钱,五年内还清就行。”
跟一起走路的几个人都惊讶了:“真的?正荣!我们都没听说过,会不会是专门给你们这些管事的优待?你听错了以为是所有人都可以!要知道盖那么多的房子得要很多银子的!”
包正荣想说知府家有的是钱,但是既然他们都没有听说,那自己也不敢保证消息是否确实了。至少还要回去确定一下才行。
“你们都没听说啊!那我也有可能是听差了吧?我回去的时候在问问我们的大管事。”他说的这个大管事,就是管理他们这些小管事的刘文柱。
边走边说话,这路程就显得很短,他们没觉得走多久,这就到了第一个村口,包正荣的家。他的奶奶听说孙子今年能回来,这段时间天天让孙儿孙女们在村口玩,一边守着看哥哥有没有回来。
孩子们正在村口玩着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很快就有在尾巴上的孩子看到路上有人往村子里走,便大声的喊着:“包正妮,你荣哥哥回来了,还背了好多的东西。”
正背对着村口道路,做捉小鸡的老鹰的包正妮,听说荣哥哥回来,立马就不跑了,转过身看着村口经过的好几个男人,其中有一个分散开,进入自家村庄的正是自己的堂哥包正荣。
“哥哥!您回来了?!奶奶天天叫我们在这儿等着您,爷奶都想您了。”
这是包正荣三叔家的女儿,已经九岁了。后面又跟着楸上来三个孩子,两个男孩,一个六岁,是三叔家的二儿子,一个三岁是四叔家的儿子,一个女孩七岁是四叔家的大闺女。
三岁的小弟弟掂着小脚尖,伸着小手够着包正荣的衣袖,吃力的问着:“哥哥!糖!猪猪要吃糖。”猪猪是小家伙的小名,贪吃的很。天天跟着奶奶后面要吃的,他奶奶别他楸急了,就哄着他说等大哥哥回来就给他们带好吃的。因此他记得比谁都牢。
包正荣走的时候,小猪猪刚刚出生没多久,但是他一看小家伙的样子,就知道是那个小弟弟。
他伸出手包裹着小家伙小小的,被冻得冰凉凉的小手。“好!等回家哥哥拿给你,哥哥带了好多的糖给猪猪吃。”
大一点的包正树捞不着拉着哥哥,只好拉着小猪猪的另一只手,然后跟小猪猪步调一致的死盯着哥哥背后据说装满了好吃的包裹。再后面的长尾巴是一群嘻嘻哈哈的孩子们,一同跟着往包家去凑热闹。(未完待续。)
PS:很感谢若水桃花的打赏和凤轩轩月票,谢谢你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