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荒木泽代走进不科学 > 第四百四十三章 近代华夏物理学史的三两事儿本章科普较多建议谨慎订阅(第2页)

第四百四十三章 近代华夏物理学史的三两事儿本章科普较多建议谨慎订阅(第2页)

当时赵忠尧院士冒着惹怒密立根的风险,拿到了一个颇具挑战性的实验题目。

经过一年多夜以继日的刻苦研究,赵忠尧发现了硬γ射线在通过重物质时产生的反常吸收和特殊辐射。

并将这一重大发现写成两篇论文,于1930年5月、10月先后公开发表——没错,1930年就发了《nature》

这实际上是正负电子对的产生和湮灭过程的最早实验证据,最终被卢瑟福完善,诺奖也由此颁布给了卢瑟福。

1931年秋。

赵忠尧院士得知国内发生了九一八事变,毅然决然的回到国内水木大学任教。

他第一批教出的学生有王淦昌、周同庆、施士元。

后续又培养出了赵九章、彭桓武、钱三强、王大珩、陈芳允、朱光亚、邓院士等人。

华夏第一个核物理实验室、第一台静电加速器、科大的近代物理系、高能物理研究所等等。。。。全部出自赵忠尧老院士之手。

当初西漠的那声龙吟,便是赵忠尧院士的心血。

可惜赵忠尧院士逝世于1998年,没有坚持到两弹一星勋章发放的那天。

与赵忠尧院士同样可惜的是他的学生,仅比他小5岁的王淦昌院士。

王淦昌院士参与了华夏原子弹、氢弹原理突破及核武器研制的试验研究和组织领导。

当时王淦昌院士改名王京,隐姓埋名了整整十四年。

《横空出世》这部讲述两弹一星元勋的电影中,有句台词想必很多人都印象深刻:

“你愿意一辈子隐姓埋名吗?”

在现实历史中,第一个被问到这句话的就是王淦昌院士。

遗憾的是。

在1997年夏,90岁的王淦昌院士被无名氏骑车人突然撞到致重伤。

王淦昌院士因为腿骨骨折卧病了整整半年,加之发妻去世,最终同样在1998年去世。

两位功勋院士去世的时间,与两弹一星勋章发放的时间只差数月,着实令人遗憾。

当然了。

既然提到了赵忠尧院士,这里就顺带辟个谣。

如今互联网上很多营销号提及赵忠尧院士,必然会提到一个故事:

赵忠尧院士在抗战时期为了不让水木大学的50毫克镭落入鬼子手里,特意打扮成了一个乞丐,用一个铅罐带着镭到了昆明,把它送到了位于长沙的梅贻琦校长手里。

有些营销号还会配个黑白的乞丐照,说这就是长沙校门口拍下的影像。

更离谱的还会写着什么【为了避开检查,他常常走小路,穿越荆棘丛林,跋山涉水,有一次险些失足掉进滚滚江水中】。

或者就是长沙的保安拦住了赵忠尧院士,恰巧当时梅贻琦校长走出来了,赵忠尧扯着沙哑的嗓子喊了声梅校长,二人激动的握着手,泪流满脸的交接了铅罐。。。。。。

而事实是什么呢?

很遗憾。

赵忠尧院士并没有护送过镭。

网络上盛传的那张照片是解放前魔都一位乞丐的照片,至于护送镭的故事嘛。。。。。

这件事的主人公叫做阎裕昌,是水木大学物理学系留守在校内的技术员,也是赫赫有名的烈士之一。

当时他在工人的配合下。

先将镭转移到了家中,后设法送到了津门,交给叶企孙教授,使它在西南联大的教学和科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tsinghua。。fo1952,前面加个即可访问,这是水木大学校友会官网的水木校史,在“日寇在清华园的暴行”的第二段就记录有这件事)

所以也不知道造这种谣的人到底是个什么心态,拿着别人的故事去二创自我感动。

即便没有这种事,赵忠尧院士的地位和贡献本就很崇高了。

更别说阎裕昌先生后来一直在为冀中供给部制造地雷,是冀中平原轰轰烈烈的“地雷战”的灵魂人物,在1942年被俘虏后壮烈牺牲。

这样一位烈士的事迹却被某些营销号抹去嫁接,真的是无耻至极。(这段情节写完我才发现占了很大板块,但想了想还是不删了,介绍了那么多外国近代物理的故事,我觉得有必要写点咱们自己的近代物理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