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肃之道:&ldo;你为我拟稿罢。&rdo;饶是卢慎少年老成,也忍不住咧了咧嘴巴,脸上突然绽放出一个灿烂的笑容来。代拟文书,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呢。虽然他随后努力控制了自己的表情,颜肃之还是看到了这一纵即逝的笑。不由有些感慨,他年轻的时候,得到表扬,也是这样的吧?拍拍卢慎的肩膀:&ldo;用心写。你还年轻,不知京中事,近来且不能派你去。且写文书罢。&rdo;卢慎笑着一揖到底:&ldo;谨遵命。郎君不是还要将部曲迁徒至此的么?近千户人,也要向朝廷报备一下的。&rdo;虽有傲气,他倒也知道世家的死德行,以卢家之末流身份,在土鳖和伪世家里能耀武扬威,到了京城世家面前,怕也是要被鄙视。他还没什么强硬的后台。看一看颔首准许的颜肃之,卢慎心道:郎君,你一定要努力,不要让我失望啊!忽悠了小朋友帮他写作文的颜肃之自己也没闲着,自去写了一封情深意切的长信给了唐仪。想了一想,也顺手写了几封给其他亲友的信,内容不外是:一切安好,我在开荒。准备一起投递入京。颜孝之拿到他的信,是十分开心的,最担心的就是这个弟弟了。老四虽然有点平庸吧,好歹中规中矩,不像老二,总是抽风。如今老二已有坞堡,且垦田千亩,计划着明年再垦三千亩。想一想归义之地广人稀,颜孝之嘴巴都要咧到耳根后面了。拿了信去给楚氏看,楚氏却若有所思:&ldo;这怎么跟早就谋划好了似的?&rdo;颜孝之:&ldo;?!!!!!&rdo;卢慎预估的完全没有错,楚丰、姜戎、唐仪这些人,对于颜肃之是支持的。他报上来的信息里,不止有新农具,还伴随着&ldo;括三千五百户&rdo;、&ldo;垦田五千亩&rdo;这样十分吸引眼球的数字。括隐这种事,颜肃之是用心去做的,不止伪世家,连土豪都得给他出点血。在他的根据地上,必须老实!而补偿,就是许他们开荒。真是不好意思哈,谁特么想开荒啊?有现成的熟田不搜刮一下,去犁荒地,大家脑子又没病!然而慑于颜肃之的背景,又有卢氏配合,众人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卢慎的奏本里,不止写了严肃之的功绩,还提到了姜氏之&ldo;高义&rdo;。自家人,不表扬白不表扬,就是要有这种自我表扬的精神!什么出了自己拉车的牛给农民用啊之类的。听的人都要挑一挑大拇指。这却把蒋氏给急坏了:&ldo;我就说要吃苦去的,快去,再给她送些牛去。&rdo;姜戎也急,不得派人往赴湓郡,给他妹妹、外甥女儿买拉车的牛来替换去‐‐这是后话了。总之,颜肃之夫妇都得到了朝廷旌表,连皇帝都捋着胡须说:&ldo;我原以为颜肃之是有捷才,不想他是有干才呢。甚好!甚好!&rdo;他原想过不多时便将颜肃之调回京的,现在看来,不如多放在地方上磨练几年,巩固一下,再回来才好做栋梁。思及此,他对太子道:&ldo;有才气的人,总是有些傲气的。我且压他一压,你切记,到时候你调他入京来,是你施恩于他,才好收伏了他。原想叫颜孝之接老米的班了,现在看来,再过二十年,还是颜肃之接手得好。&rdo;小太子鼓起脸颊,心说,米丞相?他还能再活二十年吗?他这是神仙吧?正想着,皇帝又慈爱地对儿子说:&ldo;你也长大了,是该成亲了。&rdo;太子:&ldo;=囗=!!!&rdo;啥?皇帝近来自觉心力不足,还整宿失眠,怕自己突然就驾崩了去,看着年岁差不多了,赶紧的把儿子、儿媳堆一块儿去!这个时候,他就羡慕起米老头来了。自古皇帝多命短,可臣子怎么就有那么多长寿的呢?真t不平衡啊!可如今,他却盼着米老头多活个十年二十年的,等他儿子能掌握局面了才好。想到这里,他忽然道:&ldo;你,用东宫的名义,挑选上好的种子、农具、耕牛,给颜肃之送去!&rdo;他在教儿子收买人心。虞喆想了想,认同了他爹的做法,转眼就派郁成办去了。郁成帮自己人自然不藏私,选的都是上等的份儿。种子什么的,却是不合时宜,暂时不用了,农具与耕牛却是什么时候都不会不合时宜的。颜肃之收到的时候,唇角一抹哂笑:&ldo;阿慎呐,帮我具本,谢东宫呐。&rdo;卢慎低声应了,又说:&ldo;时已近秋了,&rdo;颜肃之抱着朝廷赐给姜氏的金帛,去跟老婆表功去了。☆、83&iddot;丰收什么的姜氏在喝药,归义这地方呢,哪怕是冬天,也没得几场雪,自然也没多少冰。可夏天两季偏偏很热,秋老虎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甘令又穷,县衙里一块冰也没有!蒋氏为女儿一家什么都想到了,连拉车的牛都后续要送来了,偏偏这冰,是没有办法了的。难道要颜肃之四处往冰?姜氏就有点不舒服,反观颜神佑与六郎,两个小东西身体却棒棒的。颜神佑就不用说了,上天入地,摔打得好筋骨,屋子里放几盆井水就好了。六郎年幼,十分健康,也是几盆井水,放冰太多,还怕他冷着呢。见颜肃之进来,姜氏放下碗,擦了擦嘴角:&ldo;郎君怎么这个时候到后宅来了?&rdo;大白天的,有正经事的男人,谁往后院里跑呢?颜肃之笑道:&ldo;是有正事。&rdo;姜氏因问何事。颜肃之将那金帛放在姜氏面前的矮案上,阿圆忙将药碗给收了。颜肃之抱来的也不是全部,至少绸缎不是全部。却是色彩鲜艳的提花绸,又有一盘子金银。颜肃之一面放,一面说:&ldo;朝廷旌表,又赐金帛。&rdo;且说匾已造好了,等着往门上装呢。姜氏便知,这便是旌表门闾之意了。翻看一回,笑道:&ldo;这下可好啦,他们姐弟两个,都在长个儿的时候,我还愁先时的料子不时兴了呢。&rdo;颜肃之看看姜氏的面色不错,伸手试一试她的额头:&ldo;今日像是好些了。&rdo;姜氏笑道:&ldo;好多了,这些日子都不敢见神佑和六郎。&rdo;姜氏怕自己还有别的病症,六郎又小,颜神佑虽然一向健康,也不是没有大病过一场,便阻止两个孩子接近。每日一早一晚,颜神佑就带着弟弟,在门外给姜氏问安。顺手,也接管了六郎的功课。她唯恐自己教得不好,便专门请教了姜氏进度,而尔自己做了个教学大纲,回来一点一点给六郎来讲。她的耐心固不如姜氏,却胜在有趣,姐弟两个一个教、一个学,倒也其乐融融。不但教学,颜神佑还要应付六郎的问题,比如:&ldo;阿娘什么时候能好?&rdo;每当此时,颜神佑就要哄骗小朋友:&ldo;六郎将功课学好了,阿娘就好了。&rdo;颜肃之夫妇听了阿圆与阿方学语,又是欣慰又是好笑。姜氏也盼着自己的病赶紧好。这几日,早晚已有些凉爽了,姜氏感觉好了很多,再忍不住了,开始念叨儿女,连朝廷的旌表都看淡了很多。颜肃之道:&ldo;他们两个,好着呢。再服两剂药,明天叫他们来见你,包管都要乐坏了。&rdo;姜氏道:&ldo;这些日子,你看神佑还行?&rdo;姜氏病了,颜肃之便想接手一些家务。简单的事务阿方、阿圆这样的心腹侍婢就能应付得了,但是有些事情还须主人作主。偏颜肃之近来事务颇剧,盖因秋收将至,不特县中之租赋要收缴,还要安排一下县里徭役之征发,好修一修水渠。又有秋收过后,分给他的一千部曲都要迁到归义来,他更要上心作好规划安排。入秋后,荒地不好再开垦种植了,但是先犁一遍,上些肥料来肥一下田,等明春再种也是十分划算的。这样内外一把抓,颜肃之也有些吃不消。颜神佑便主动接过了任务,不但每天抽空给六郎上课,然后安排他练点书法。自己就趁着六郎写作业的功夫,来处理家务事。这些事务在她眼里并不困难,一是学过,二也是因为人、事都不复杂,倒也安排得井井有条。听闻姜氏生病,登门拜访探病的不是没有,颜神佑也只亲自接待了卢、牛、马、羊四家的主母,且说:&ldo;家母不适,恐过了病气,不敢请诸位相见。待痊愈后,再与诸外欢宴。&rdo;尔后便出了个通告,说姜氏要养病,没事少来烦她老人家。等到秋收结束,大家一起吃酒。归义的秋天,有一个类似丰收节的节日,大约是先民的习俗与山民的节日相融合的产物。每到此时,全县上下总要热闹上小半月。作为一县之令长,颜肃之也要携全家,与大家一起庆祝的。等颜肃之从坞堡那里回来,发现女儿已经处理妥当了,心里便十分庆幸。早年他中二,幸亏没有把孩子给带坏,真是要谢天谢地。这心里,对老天爷的感激又涨了几分。反是颜神佑,很有点郁闷。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就觉得六郎似乎有点老成的样子。明明开始还是个很正常的逗人正太,怎么越来越闷了呢?集中表现在,这货平常一句废话也不会说。问问题的时候,简明扼要,回答问题的时候,也只拣要点来说。颜神佑的想法里,这个年纪的小朋友闲得没事儿,跟小猫小狗小蚂蚁都能讲两个钟头的故事,怎么到了六郎这里,就一副:鱼唇的凡人。这样的嘴脸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