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果要的是皇位呢?”
“不可能。”
“哈哈,孤王和你笑。我要的不过是一条活路罢了,我相信你有办法瞒过我那皇侄儿的耳目,送我一家三口远离京城。”
朱慕昭闭目思索了片刻,微微头,算是答应了他的要求。湘王一身轻松地坐回去,提壶给他续杯,朱慕昭却无心再留下品茶,深深望他一眼便走。
余舒站在牢房门外,等到他出来,她抬脚跟上,一路无言回到了太曦楼。
“太书真地要放湘王离京?”她刚才在牢房门外听得一清二楚,湘王可谓是真人不貌相,他居然比皇帝都要清楚大安朝背后埋藏的秘密,他能手眼通天,却没有成功谋反,只能是他差了一运气。
“若是他所言不虚,放走他又何妨,”朱慕昭的心情并不如他表现出的平静,哪怕湘王异想天开造出的那一具天命太骨不一定有用,他都要将它得到手。
“湘王不足为患,”朱慕昭揉着眉心,面露倦容:“我担心的是东菁王,据我卜算北方战乱将至,国丧过后,想必姜怀赢会有一番动作,他麾下二十万虎狼之师,倘若倾巢出动,有云华和左辅星相助,叛军总有一日会攻打到京城。皇上还是太过年轻,就算有司天监辅佐,未必能镇压得了东菁王。”
他抬头看着余舒,郑重其事地对她道:“我不强求你寻回景尘,但你有机会,一定要夺得《玄女六壬书》,你需时刻谨记着——司天监与大安共存亡。”
余舒屈膝跪在他脚边,“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朱慕昭欣慰地头,疲惫的身体靠近进椅背,“你去吧,我休息一会儿。”
余舒颔首告退,走出太曦楼,她独立在烟波缭绕的九曲桥上,眯眯眼眸,望着天边西沉的红日,晚霞映在她的脸庞上,将她眉心那一道朱砂渲染得鲜红妖娆。
***
九月伊始,新帝登基,同年改号崇贞,皇后夏江氏。登基大典后,崇贞帝大赦天下,修改三十二条律政,轻减徭役赋税,大行仁政。
次月,司天监大提朱慕昭卸职,保举右令官余舒接任,崇贞帝恩准。兆庆十三年两榜三甲女算子余舒,成为大安史上年纪最轻的大提,载入史记。
几乎是同一时间,北方传来急报,东菁王在宁冬城拥兵自立,割据东北五郡,黄袍加身称帝,国号“大燕”。自圣祖开国以来,太平盛世维持了三百年,安朝至此分裂。
之后硝烟四起,大安和大燕分庭抗争,战火持续了三年之久。
崇贞四年,大安将士在战场上连连退败,十万燕军叩开了保定府的大门,一路势如破竹,兵临京都。
。。。。。。
司天监内
夕阳余晖中,几名易官神形仓皇地跑上九曲桥,来到太曦楼门外,被守卫拦下,他们急得满头大汗,只好在门外呼喊道——“太书,大事不好了!叛军已经杀到了安陵城外,圣上不肯离京避难,带着三千禁军,亲自披挂上阵,现在正往承天门的方向去了!”
门上竹帘卷动,两个姿容姣好的白衣侍女垂首走出来,等在门外的几个人纷纷让道,眼中不自觉地流露出敬畏交加的目光,片刻过后,只见一抹烟紫跃入眼帘,轻飘的衣摆层层叠叠曳在地上,腰间佩环琳琅脆响,一道纤细挺拔的身影徐徐步出太曦楼。
“可有打听到城外燕军统帅是何人?”
立刻有人上前答话:“据是燕皇义弟昌平王刘世宁,此子号称大燕第一军师,传闻他用兵如神,与大燕国师刘雁乃是两父子。太书,圣上此去只怕是凶多吉少,外面兵荒马乱,京内不少官员都收拾家当准备着逃命去了,咱们现在如何是好啊?”
斜阳刺目,余舒闭了闭眼睛,听到自己有力的心跳,她长长地吸了一口气,沉声道:“黑衣卫何在?”
话声落,便从太曦楼两侧疾行出几名身手矫健的黑衣护卫,扶刀半跪:“属下听令。”
“速速召集司天监人马,随本座前往承天门救驾。”
一个时辰后,余舒带着司天监内五百精锐赶到了承天门,却是来晚了一步,崇贞帝已经被燕军生擒,城门被火炮攻破,到处弥漫着刺鼻的火硝味道,燕军占据了城门楼,大批涌入城中,街头巷尾仍有不少残兵败将在做无谓的反抗。
二百名黑衣卫领头冲锋陷阵,离城门越近,余舒心跳的就越快,就在她以为这条路再也走不到头的时候,飞奔的马车突然停下了,外面的打斗声戛然而止,一声高喝传来——
“来者何人,报上名来!”
若是她此刻掀开车帘,便可以看见对面城门楼下,两门黑洞洞的火炮正对着她马车的方向,只要他们再往前一步,就会被轰成碎片。
余舒坐在车里纹丝不动,朗声回答:“大安朝司天监大提是也!”
四周突然安静下来,余舒静静地等候,内心忽而有些焦躁,没过多久,城门楼上响起一阵骚动,她若有所觉地挺直了背脊,就听空中落下一个低沉有力的男声穿透了她的耳膜——
“下面的可是司天监大提吗?吾乃昌平王刘世宁。”
余舒有些手抖地推开了两扇车门,仰头望去,暮色中,城门楼上人头攒动,但有一个男人身披亮甲,摘冠望下,一双黑亮的眸子穿过人海,直勾勾地盯着她。
他嘴唇一张一合,并未发出声音,但她读得出他此刻在什么。
——阿舒,我来了。r115
最快更新,阅读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