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人?”潘凝萱诧异一声,面色稍稍恢复了一些。
“我现在准备拍摄的电影名叫《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是一部青春题材的电影,青春题材在当下的市场比较新颖,但潜力很大,我预计电影上映之后,大致能够盈利一千万左右。”
“一千万?”潘凝萱吃惊道。
李岳面色坦然的点了点头。
这并非是说大话,而是李岳依靠着自己前世积累的各种经验以及市场嗅觉,大致估算出来的一个结果。
在后世,青春题材的电影票房动辄五六亿,不过这是2011年之后才有的事情了。现在的2007年,电影市场还没有取得突破性的发展,网络上盗版猖獗,银幕数量不够普及,大部分的观众也还没有形成消费观影的习惯。
时代的受限,大环境的作用使然,这决定了李岳的《那些年》即便质量再好,也不可能取得像后世那样的票房成绩。
这一点,李岳心中清楚,自也没有痴心妄想。
按照现在的市场形势,李岳对于《那些年》的票房估算是过亿。
如果《那些年》的票房是一个亿,按照规定,出品方大致能够得到三分之一的利润,李岳的分成占比是百分之二十五,中间再刨除一些杂七杂八的税款和刘艺非的三百五十万的片酬,粗算下来,李岳在票房上大约能够分得八百万左右。
如此,再加上电视播放版权、网络播放版权等一些后续的版权盈利,差不多就是一千万。
这些东西,李岳心里明白,但作为外行人的潘凝萱,就看不太懂了。
为了打消潘凝萱的疑虑,李岳也是用尽量简洁的语言跟潘凝萱介绍了一遍。潘凝萱听完,似懂非懂,但也是相信了李岳能够盈利一千万的说法。
“你有了一千万,然后呢,你要开公司吗?”潘凝萱问道。
李岳闻言不禁笑了笑,潘凝萱虽然有时候在他面前表现的像个小女孩,而一旦聊起正事来,她的脑子转是非常快的。
到底是校学生会的副主席,潘凝萱的骨子里就有着一股女强人的基因。
“没错。”面对潘凝萱的问询,李岳点了点头,道:“有了这一千万,我确实准备开一家影视制作公司。”
开公司,这是李岳重生伊始就有的计划,不过李岳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赚钱。
钱,谁都喜欢,李岳也一样,但比起电影来,他更看重是后者。
李岳的理想是成为一名伟大的导演,而非世界首富!
李岳想开公司,赚钱只是其次,最主要的目的是李岳想构建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
李岳前世在影视圈混迹了十多年,他十分清楚一个没有独立制作能力的导演想要完成一部作品,中间需要经历多少困难。
出品方、制片方、宣发单位、院线等等,任何一方都可能会给你造成许多的麻烦,之前的徐昊就是一个例子。
要说起来,光纤对李岳的态度还算是不错的,王常田承认他,李小萍看重他,但即使这样又能如何,到头来王常田和李小萍还不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屡次三番的给李岳下绊子、出难题,最终也是bi的李岳在徐昊这件事上做出了妥协。
这种事情太多了!
李岳想有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想好好的拍自己的电影,不想总是被乱七八糟的事情搞的焦头烂额,然而前世的经验告诉李岳,如果他继续在“拉投资”的这条路上走下去,这些麻烦会一直跟随着他,永远也摆脱不了。
如此,与其总是低三下四的妥协,不如自己开公司,筹备一个自己的团队,自己出品、自己制作,将所有的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那么像徐昊这类麻烦事就不复存在了。
这是早在前世就存在于李岳内心多年的想法。
然而开公司的想法虽好,但这其中还牵扯到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李岳是导演,以后是要不停的拍戏的,这就注定了李岳将来大部分的时间都会待在剧组之内,很难顾及到公司的日常管理和运营。
所以,李岳要想开公司,就必须得有一个合伙人,他外出拍戏,这位合伙人就留在公司,帮助他管理和运营。
至于这个合伙人的人选,李岳想过很多次。说实话,自当李岳与潘凝萱确定关系之后,他考虑过潘凝萱,但最后因为潘凝萱早早的被保送了研究生,前途是一片看的见的光明,李岳不想打乱潘凝萱人生轨迹,于是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而如今,潘凝萱告诉他不想读研究生了,一心一意的就想跟在他身边,而且态度坚决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