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司礼监和东厂哪个大 > 第二百六十五章 后院失火(第1页)

第二百六十五章 后院失火(第1页)

身为司礼太监,宫外必有府邸,就是本珰自己不置办,宫里也会赐予。这是惯例,且一般是由皇帝本人赐给,以示恩宠。

当然,宫里并非就司礼监的大珰们有能力在外面置宅,那些各监的掌印和有权势的太监同样可以做到。但是相较皇帝赐宅,自己买的总是少了光环。

本质上,皇帝赐的不是宅子,而是权势。

金忠的府邸离崇文门不远,宅子原是嘉靖年间一个归京御史置办的,后来辗转经了几道手不知怎的就叫宫里买了,最后被万历赐给了金忠。

那时,金忠还不是秉笔太监,只是随堂太监,按资历是不予赐宅的,不过因为金忠对贵妃尊重,对皇帝言听计从,屡次在关键时候站在了皇帝一边,所以万历破例给他赐了宅。几个月后,又提他为秉笔太监。

这些天,金忠一直忙着,几乎都不曾归家。原因是皇帝指名要他负责掌印太监陈矩的丧事。

陈矩是在内直房端坐去世的,生前他已在香山慈感庵预先买了块地,并且叫家人建了个石塔。所以墓地这一块,倒不劳金忠太过操心。按陈矩生前遗言,金忠着人用立棺,像僧人一样安葬了陈矩。

皇帝有感陈矩这些年的功劳,特意谕赐祭九坛,为金忠亲题“清忠”的祠额。非但如此,皇帝还令朝中在京文武都亲临吊唁,以致金忠府前送葬的官员多至堵塞道路,不可谓不哀至极顶。

昨天陈矩下葬后,皇帝特意命内廷将陈矩的掌家常云升为乾清宫的管事,兼掌针工局印。又升陈矩的家臣文书官马鉴、师明、苗全为暖殿近侍。

这些安排,司礼监的诸位秉笔都没意见,就连素来对陈矩有些意见的贵妃娘娘对此也没有反对。只是有件事,还是让司礼监的诸位大珰们颇有非议。

这件事便是,陈矩生前给皇帝留了封信,这封信主要是自述一生,并请皇帝在他死后不要大办丧事外,就是保举自己名下太监、文书房的刘时敏为司礼监随堂太监。

皇帝知道刘时敏,对其书法也很喜欢,所以看过陈矩的信后,没有跟任何人商量,就下诏将刘时敏提为司礼随堂太监。

金忠和一干秉笔大珰知道此事后,都认为皇帝此举坏了规矩,因为刘时敏的资历不足,且太过年轻。

刘时敏是万历二十九年入宫的,今年不过二十七岁。像他这种年纪,就算是内书房出来的翘楚,这会也顶多在各监任个少监,能得掌印已是百年一遇的奇才了。现在皇帝却因为陈矩而将刘时敏提为司礼随堂,放在外朝等同于将一个知县直接提为六部的侍郎,这肯定是坏规矩的。

有些事,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皇帝提升陈矩的掌家常云等人,宫里没意见,因为他们资历到了,可刘时敏有什么资历?仅仅因为陈矩的保举就一下入了司礼监,这叫那些资历、本事都够的各监掌印们怎么看?

就现如今那些权势显赫的镇守太监、矿监税使们,又有几个能为司礼随堂呢?

规矩一坏,以后事情就不好做了。

然而皇帝诏书已下,司礼监也不好同外朝一样封驳旨意,诸位大珰只能私底下对此事说上几句。不知不觉,这刘时敏倒成了司礼监乃至整个内廷的公敌。由此可见,有的时候,飞黄腾达并不是一件好事。

那刘时敏知道自己被老祖宗保举为司礼随堂后,许也知道这事坏规矩,所以除了在陈府置丧,其它时候都是独自一人呆在文书房内,表现的很是低调。这多多少少让大珰们对他减了一点恶感。

这几天,宫里和金忠走的比较近的太监们已经提前向金忠道贺了,人都懂看风向,皇帝指名要金忠负责陈矩的丧事,这说明什么,说明皇帝默认下一任掌印就是金忠。

对此,金忠倒也看的淡,人前人后肯定要谦恭几句,说掌印人选乃皇爷钦定,未到最后,谁也不敢说人选就一定是谁。不过回到自己家中,仆人们还是能够感觉到主人的好心情的。

为了避嫌,金忠已经对外打过招呼,这几天谁也不见。皇帝那里给了他三天假期,金忠准备好好歇一歇,毕竟他年纪也不小了,这几天陈矩的丧事无问大小都是他亲自处理,不可能没累着。

但是有一人,金忠却还是见了。这人就是从关外回来的李永贞。

李永贞连宫里都没回,直接奔的金忠家。

将舒尔哈齐的状纸给金忠看后,李永贞又将这些日子魏良臣在关外的所作所为不分巨细都对金忠细讲了一番。

金忠听的很仔细,不时还询问两句,看样子,对这个魏小舍人,金忠还是很在意的。

其实李永贞说的事情,有一大半金忠是早就知道的。原因是那位魏小舍人打出关后,就一天一封汇报的往京里发快马。这些奏报都是经他金公公之手呈给皇帝和贵妃娘娘的。

“那个札萨克图现在何处?”

“回公公,这人叫奴婢押在东华门的锦衣房。”

金忠点了点头,东华门锦衣值房是个安全所在。

“李成梁和建州勾结谋反的事,人证物证俱全,公公示下,是否呈递上去?”李永贞不敢私自做主,这件事还要由金忠决定。

金忠想了想,却摇头道:“这件事不能由我们办,皇爷不喜欢内廷干涉九边的事。且李成梁几十年来素得皇爷宠信,冒然说他与建州勾结谋反,实是有点耸人听闻了。”说完,顿了一顿,“不过既有建州内部告发于他,这事我们不禀上去,也是欺君。”

“那公公的意思是?”李永贞有点琢磨不透金忠的意思。

“最好不要经我们手。”金忠说出了自己的意思。

“奴婢也是这个意思,故奴婢准备将此事…”李永贞忙将欲借科道之手弹劾李成梁的意图道出。

“科道么?”金忠沉吟片刻,缓缓说道:“此事你可以去做,却不能让那些御史们知道宫里的存在。”

“这…”

李永贞犯难了,从金忠府上出来后,他反复在想这件事到底怎么做才能合金公公的意思,最后,有了主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