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为什么要休息这么长时间,骆涛给出的理由是学习。
这种看似非常合理的操作,一次可以,但不能多,次数一多,就不难让人看出一些意思来。
慢慢地吴导也从中咂摸出味来,知道骆涛这么做,无非就是找个借口帮助他改善一下,他们一家当下的生活条件。
说实话,拍这个美食纪录片之前,骆涛是没有想这么多,也是在开拍之后才意识到这一点。
后来,骆涛便把几位在生活上不是十分宽裕的朋友拉了进来,能写的就写一下美食文案,不能写的就做这档纪录片的美食计划师,规划未来需要拍摄的内容。
就这么一个不经意的想法,出其不意的把西昌纪录片拍摄的团队,提前给专业化、精英化。
愣是把史铁生几位传统作家给变成了美食作家。
播音员变成了美食博主。
画家不画山水改画蔬菜和大豆了。
他们不愧是当下社会上的人才,对于自身角色的转变非常自然。真正做到那是干一行爱一行,听说他们现在跟朋友聚会,都不谈各自的专业,开始谈论起了吃。
对此,骆涛很是担忧他们会成为新中国第一代吃货。
各个都是人过中年,一想到再次见到他们,他们各个发福的像个土财主,头顶着地中海,哎呀!一想到这些,骆涛心里就压抑不住的高……悲伤。
看看现在的吴导就知道那帮人如今的状况了。
对于骆涛的好意,吴导没有拒绝,而是坦然的接受了。
他这人不善于言表,对于骆涛这个小老弟对他的关照,他是记在了心上。
他自己也知道自己除了拍好纪录片,别的也帮不上骆涛。
工作那是真的认真,这一年除了学习纪录片拍摄的技术,还有就是把国内关于美食的书,只要是在市面上能买到的就没有他不读的。
现在的吴导绝对是位合格的美食导演。
这次来拍摄冬至堂会,骆涛张了口,他怎么可能会拒绝,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对于这部纪录片另外一个导演老谋子,这家伙就更不用说了,别的不提,他绝对是个好导演。
有一集是他全权执导的,拍的那叫一个好,看着跟看电影一样,花样百出,让人欲罢不能,现在可以说是打破了当下国内拍摄纪录片的老一套。
他巧妙的把西方电影运镜的手段给运用到了纪录片上,效果那是出奇的好,但就一点不好——太踏马烧钱。
好在骆涛家大业大,能支持他们在艺术上大胆创新。
言归正传,说回冬至堂会。
“吴导,今天您老可要记得多给我几个镜头。”
在知道那些大家今年都会带着各自的徒弟来,骆涛也把自己的学生慎之从校园里给提溜了出来,来给自己装装门脸儿。
你们有徒弟,我也有学生。你们徒弟是什么学历?我学生反正是圆明园职业技术学院的。
慎之在知道今年的冬至堂会要拍成纪录片,这小子就特别的上心,在没有开拍前就跑到吴导面前献殷勤。
递烟倒茶,一上午没少干活。
就这待遇骆涛作为老师,都没有享受过几次。
“好说,好说,大爷忘了拍谁,都不会忘记拍你的。”他戴着厚厚的手套,一手扶着机器,一手夹着慎之递上的烟。
给了慎之一个你放心的眼神。
“得嘞!有您老这句话就成。”慎之嬉皮笑脸跟吴导打着哈哈少。
一旁的骆涛看着这爷俩儿,立马给徐乐递了一个眼神,要不都说他是骆涛肚子里的蛔虫,就这么一个眼神,他立刻就懂了骆涛的意思。
从骆涛的左边挪到了右边,悄不声的对着慎之的后臂就是一脚。
他们两个人的年龄差不了几岁,玩的也非常娴熟,他们之间的关系可能还要超过骆涛,毕竟他们都是年轻人,有共同的话题聊。
骆涛同他年龄上差了十岁,再一个就是他们是师生关系,在尊师重道这个大环境下,他们就很难处成哥们儿。
这也是骆涛想踢慎之,而借徐乐之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