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抱有侥幸的心理,因为敌人往往比我们想象中凶残的多,也强大的多。在战略上你要轻视敌人,但是在实战中要重视敌人,尊重对手。
开始的时候,山海关方面的防御部队已经做好了准备,但是没有想到,准备还是不充分的,多铎很和轻易的发动了他的三次冲击波。袁应文被迫拿出了自己的预备队。
火铳营有一千五百人,编制规格比较高,他们的长官是四品游击。也就是按照现在的话说,他们这一千五百人,可以按照一个正规师级建制部队来看。
这支有着光荣传统的部队最早还是得益于他们的前辈,京师三大营里的神机营,神机营是皇帝的亲军之一,和五军营、三千营一样,都是正经的王牌部队。
火铳部队的优势就在于,他们完全都是在使用火器作战,这并不是一句废话。在冷兵器的时代,一个人的战斗能力是很重要的,在必要的时候甚至能扳回战局,决定胜负。
然而当战斗力遇到火铳的时候,就会发现,有时候武功什么的也是会有苍白无力的感觉。火铳发射出的弹丸打在身上,就算是再武术超群的大师,也只有重伤或者死亡的份。
这支火铳部队一千五百人,分为五队,这让他们能够时刻保持可以随时发射子弹,对城下的清军形成不间断的打击。
确切的说,第一队打完了一发子弹后,迅速后撤到最后一排。第二排就变成了第一排,继续给予持续不间断的火力打击,城下的清军赶到了似曾相识的恐惧感,这种恐惧感他们在另一个战场上也曾经遭遇过。
那是在宁远,带领他们出征的人,是已经作古的努尔哈赤,他带了十三万军队,想拿下宁远,结果被只有一万人的袁崇焕给挫败。憋气之下,竟然没几个月就死了。
宁远的城头上,有几门大炮,按照战后宁远副使给朝廷的报告里说的,弹丸所致,尽皆糜烂。可以说,袁崇焕在城头上,给清军上了一堂设计课,用他的大炮。
保守估计来算,努尔哈赤围攻宁远城的第一天,就损失超过了将近两千人,那是当年的后金部队不能忍受的挫败感。现在,这枪林弹雨的感觉,这不停落马的尸体,让这群当年宁远战场上的入侵者如同进入了幻觉之中。
多铎沉默了,他的思维里,并不能想象,这样*的大明朝,竟然还有这样勇敢的战士。他同样不能想到,城头上站定的这位辽东经略袁应文,明显就是一位手不能提肩不能抗的文官。他难道不怕死吗,他就不怕城破之后的结果吗?
甚至就是那名小小的百户,竟然敢公然和我叫嚣,明军我见多了,但是这样强横的明军却很是少见。
棋牌官过来告诉多铎,“王爷,我们的进攻暂时遇到了点麻烦,从早晨打到现在,我们现在已经损失了近千人了,请王爷示下。”。
近千人,多铎还没有想到这么严重的后果,虽然他的帐下有三万之众,但是如果按照这样的打法的话,他在这里撑不到一个月就会全军覆没。从拂晓发起进攻,到现在,不过区区的两个时辰,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从五点多打到不到十点。已经是这样的损失了。
当火铳营准确打击目标的时候,饶安正在城上凝神看着,他看着自己的伙伴一个个的被敌军的冷箭射中,也看着城下的清军一个个的倒下去,他什么也没有说,但是他知道,多铎的心里动摇了。
正当他想着这些的时候,身后有人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你在想什么呢?”。是袁大人。饶安连忙定了定神,说,“经略大人,您看,这场战斗已经快见到分晓了。”
袁应文倒是没有这样的想法,之前在朝廷内做京官的时候,他不知道什么是疆场,他的印象中,战斗是书上记载的那一行行的文字,直到他来到山海关带兵,才知道,每个兵都是宝贝疙瘩,每个生命的逝去都是指挥官不能承受之重。
伤人一千,自损八百,这还是占了防御方地利和人和的原因,清军的战力实在太强了。就在这两个时辰内,山海关守军已经阵亡三百多人,受伤五百多人。当然,最多的是箭伤。
而清军方面,虽然损伤近千人,却不过是皮毛而已,因为攻势迅猛,且有三万之众。不得小觑,也不能有任何的掉以轻心。
但是饶安告诉他:“大人不需要多虑,作为敌对方,我们都希望把对方干掉,但是作为将领,双方将官的心都是一样的,您手下的兵都是大明的子民,是山海关赖以生存的守护者。而对于多铎来说,他的兵是他在清朝的本钱,而且多铎向来以战称雄,一旦受挫,他的威信就会受到影响。”
袁经略看着自己的部下,陷入了思考,良久才说:“你是对的,只要我们不惜一切代价,守住这座城池,给予多铎部队最大的杀伤,他就会因为支撑不住而退兵。”。
城下的多铎确实很纠结,在他看来,哪怕用十个大明士兵换他一个镶白旗的战士他都不愿意换,可是事实就在这摆着,这不是你换不换的问题,是你来打人家,人家必须自卫反击。
他按住了自己系着明黄色流苏的宝剑,这把剑叫做尚方剑。是他出征之前自己的四哥皇太极赐给他的。这把剑象征着他在军队里的无上权威,无论怎样的官职,都可以先斩后奏。
但是他却没有想到,拿着这把尚方剑却斩杀谁合适,他的部队都是自己的兵,难道要拿着这把剑去砍自己的人,他也不是傻瓜。可是在这个事情上,他结结实实的当了一次傻瓜。
他不会知道,在城上的袁应文也有一把象征着主帅权威的尚方剑,那把剑是崇祯皇帝赐给他的。但是不同的是,城下的人是入侵者,城上的人是守卫者。
清兵打算攻破眼前这座城池,除了带有上面给我任务之外,还有一个美好的愿景,那就是进城之后,可以痛痛快快的抢一把,对这样的事情,多铎一般是不加干涉的。
多铎带兵,有一个相当不好的习惯,这也是清兵大多数将领的习惯,无从改变。这个习惯就是,每当攻破一个城池之后,放纵兵马抢掠三天,抢到什么都是士兵自己的。
这样,士兵们才有了干劲,说白了,这就是一群强盗集团组成的暴恐组织,他们几乎没有什么信仰,他们的信仰就是烧杀抢夺,而大明的部队则不一样,这群守卫者如果战败了,就会失去一切,他们会死掉,或者沦为奴隶,他们的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甚至整个国家,都会不复存在,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北宋的靖康之变,是中原王朝历史上一次最大的浩劫,没有之一。首都汴京被攻破,皇室贵族,嫔妃公主,大臣仆从,被携裹到金朝五国城去做奴隶者,三五千人也不止。金军在汴京大肆抢掠,抢不走的就破坏,中原文化之痛,民族之痛。
而城市的守卫者们,从经略到千户,从百户到士兵,都很清楚的知道,如果关隘失守,那么很明确的一点就是,大明王朝将会重蹈当年北宋靖康之耻的覆辙。
换句话说,这场战争,清军输得起,但是明军却是输不起的,清军如果输了,可以洗洗睡,然后回家休息,过段时间还可能会卷土重来,明军如果输了,等待他们的只有万劫不复。
战争没有中场休息,双方都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城池已经被锲而不舍的工程兵凿开了一个小小的口子,如果任由这样凿下去,再有一个时辰就能彻底凿出一个大洞来。
这批工程兵顶着滚烫的开水在继续他们的土工作业,偏偏他们的位置正在弓箭兵和火铳兵的射击死角里,一时之间不能奈何他们什么。
热水烫倒了一批,就会再上来一批,这一批批的上显然就是所谓的添油战术,但是在狭长的地理位置里,这并不高明的方法反而是很实用的,因为无论是弓箭还是火铳,都无法对他们发动有效的攻击。
这时候,一件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杰作出场了,写到这里的时候不得不感叹一下人类的智慧。用被子裹着火药,拿竹竿挑着,点燃之后扔下城墙。
这应该是燃烧瓶的雏形,这些带着熊熊大火的被子扔到哪里,哪里就会变成一片火海。清军的工程队也是血肉之躯,他们并不是钢铁战士。扛开水还能玩命扛,扛火就够呛了。
在棉被燃烧瓶的攻击之下,第一批施工队死伤殆尽。他们为侵略大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站在城市的饶安和袁应文想的是同一件事,这些骄傲的清军没有还清不久前欠的债,但是还是给了相当大的一笔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