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资本大唐全文阅读 > 第七百四十三章 四大帝国的发展(第1页)

第七百四十三章 四大帝国的发展(第1页)

贞观二十八年五月二十九日,大唐皇帝李世民因病驾崩于甘露殿,享年五十七岁,在位二十八年,庙号太宗。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李世民去世后的第三天,一直缠绵于病榻的长孙皇后也追随他而去,两人合葬于昭陵。

就在李世民驾崩的次日,李治在群臣的拥护下,以及李恪、李愔等人的见证下,于太极殿内登基称帝,成为大唐的第三位皇帝,当年仍然延用贞观年号,次年改年号为“永徽”。

李治在登基之后,立刻对大唐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其中主要是规范立法,打击豪强,将所有人都置于律法的威慑之下。另外李治还命人制定了《商律》,规定了商业行为中买卖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目的是想为国内的工商业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

除此之外,李治还通过律法与报纸等舆论工具宣传,大力提高商人与工人的社会地位,同时放宽一些国内对各方面的管制,提高百姓们的自由度。农业方面也大力向大齐学习,各地兴建起规模巨大的农场,除了管理人员使用汉人外,其它简单的农业劳动则是使用奴隶,甚至有些农场已经引进蒸汽机,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等等。

这些一系列的举措其实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改善大唐国内的工商业环境,使得国内的工商业者能够安心的留在大唐,而不是因为种种原因去往大齐,造成国内资本大量流失,甚至于工商业出现倒退的情况得到改变。

所有改革从一开始都是十分困难的,哪怕是由李治这位大唐皇帝亲自推动也依然一样,那些靠着特权积累了大量财富的贵族豪强为代表的顽固派们,看到自己的利益被剥夺。自然发起了激烈的反抗,每天朝堂上都有一批大臣向李治上书施压,想要让他收回成命。

但是李治的决心显然超乎所有人的想像,他不但顶住了这种压力,甚至还趁机以结党营私的名义打掉了几个顽固派的中坚人物,甚至连一直不动声色的长孙无忌也受到涉及,手中的相权被李治趁机夺走一半,许敬宗、上官仪与李义府这三个新晋贵族,都对长孙无忌的相位虎视眈眈。

长孙无忌本来考虑到李治性格上的缺陷。认为他会顶不住朝堂上的压力而退缩,但没想到李治的表现远超他的意料,这让长孙无忌最后的一个奢望也化为泡影,再加上以前李愔的劝解,以及长孙冲对他的影响。最后长孙无忌经过半年的权衡后,最终还是向李治提出辞官,而李治也立刻批准。

长孙无忌是顽固派的一面大旗,现在连这面大旗也倒了,使得顽固派是元气大伤,改革遇到的阻力也立刻大减,甚至不少顽固派看到风向不对。纷纷选择向李治投诚,以此换来自身的保全。

就在李治在大唐国内推行改革的同时,李恪与李愔、李恽、李贞四人参加过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葬礼后,也纷纷选择了回国。其中李愔与李恽、李贞三人倒还没什么大动作,主要精力都放在国内的发展,另外还有关注大唐的改革,若是李治遇到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们也会出面帮着解决。

相比之下李恪就要忙多了,他和伊琳娜在长安居住了一段时间。直到伊琳娜的孩子出生后,他们这才乘船回到罗马。这时李恪终于有时间开始将罗马与大齐进行整合,期间他也大力整顿罗马的风气,加强罗马与大唐之间的交流等等。

三年之后,李恪守孝期满,同时他也将罗马牢牢的掌控在手中。直到这时,伊琳娜才如愿的和李恪举行了盛大的婚礼,李愔、李恽与李贞等兄弟,另外还有清河、高阳、兕子等公主也赶到罗马,参加了李恪与伊琳娜的婚礼。

也就在婚礼之后,伊琳娜终于名正言顺的将罗马皇帝的位子传给了李恪。成为大齐与罗马皇帝的李恪立刻将两国合并,更名为地中海帝国,并且仿效李愔的大齐,开始大力发展海贸与海军,很快就将大食刚在地中海发展起来的海军击溃,坐稳了地中海霸主的位子。

不过李恪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南方的大食虽然在海上被击败,但大食的陆军依然强盛,李恪想要收复原来罗马帝国的故土,需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因此暂时他并不打算去动大食。况且现在大食被大唐、天竺和罗马三国从陆地上包围,唯一的海路又被李愔截断,这就像是一头被打断四肢的猛兽,哪怕它的牙齿再怎么锋利,可是咬不到人却也无用。

放弃了大食这块难肯的硬骨头后,李恪转而开始向欧洲方向发展,他先是海陆并进,很快就攻克了巴尔干半岛上的伦巴底王国,使得失陷于蛮族近两百年的罗马城再次回归罗马人手中,只不过这时应该称这群征服者为地中海人。

在收复了巴尔干半岛后,李恪终于将原来的东帝国与大齐的国土连成一片,整个帝国的交通也更加方便。而且李恪也并没有因此而停下自己的脚步,他开始带领原来的罗马人与自己的汉人军队一起,开始向北方的蛮族发起反攻,在优势兵力以及先进武器的帮助下,北方蛮族根本不是地中海帝国对手,很一个接一个的被灭国,无数蛮族战俘沦为新兴的白种奴隶,这也极大的促进了地中海帝国捕奴业的发展。

不过很快李恪就遇到了一个强劲的对手,那就是正处于墨洛温王朝时期的法兰克王国,这时的法兰克王国正处于丕平时代的前期,王国的权利由皇帝和宫相分别把持,皇权派与宫相派争斗不休,时不时就会爆发剧烈的冲突。

尽管法兰克王国内部争斗不休,但他毕竟是蛮族最强大的一个王国,国土面积并不比地中海帝国小多少,所以在面对这个强敌时,李恪也改变了战略,他采取当初李愔送给李世民对方高句丽的办法,派出精锐部队进入法兰克王国内部,进行一种无休止的骚扰战,结果花了数年时间,才将法兰克王国拖到了绝地,整个王国崩溃,此时李恪轻松的占据了法兰克王国的广阔领土。

法兰克王国的灭亡,使得地中海帝国终于消除了北方的心腹之患,国内也迎来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期,特别是随着与大唐、大齐交流的加强,越来越多的汉人愿意前来地中海帝国发展,这使得李恪国内的汉人比例呈一种直线上升的趋势,反过来也增加了李恪对帝国的统治。

也许是看到李恪在欧洲的不凡战线,蛰伏数年的大齐与天竺也开始了自己的征服之旅,其中李愔将自己的目标选在了美洲,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他已经在中美洲地区移民了近五十万汉人,另外还有近百万归附的美洲土人,因此李愔以这些人为基础,正式将中美洲纳入大齐的领土,同时开始派驻军队,并且向外扩张,所有不愿意归附的美洲人,全都被纳入征服之列。

相比李愔的美洲征服,李恽和李贞也开启了天竺的非洲战略,天竺的军事发展更偏向于陆军,不过受到李愔的影响,天竺的海军也有一定的实力,因此实现跨海而战还是十分容易的,在海军战舰的支持下,天竺向非洲派出三十万大军,其中主要由天竺人组成。

这支军队并没有在被天竺和大齐占据的哈丰角登陆,反而选在了非洲最南端登陆,这主要是因为李愔告诉过李贞和李恽,在南非的那片肥沃的土地下,盛产黄金、铁、铜、钻石等各种矿产,占据了那里,就相当于天竺多了一个滔滔不绝的大宝库。

也正是因为李愔的指点,所以李恽和李贞对于非洲的入侵主要是以掠夺矿藏为主,特别是南非储量巨大的黄金,更是他们的主要目标,只不过他们想要开采矿藏,自然需要大量的矿工,这也直接导致了南非的奴隶贸易极其发达,无数来自地中海帝国、大齐等地的奴隶被运到这里,然后在各种矿难或疾病中成为一具具枯骨。几百年后,南非有了一个别名,那就是‘矿工坟墓’,死在这片土地上的矿工数不胜数,根本无法统计。

在李世民去世后的第十年,李治在大唐国内推行的改革终于初见成效,大唐国内的工商业经过数年的停滞不前后,终于重新焕发出活力,开始新一轮的飞速发展,其中纺织、钢铁、瓷器等行业更是发展迅速,甚至短时间内就已经开始追上大齐的步伐。

原来到大齐定居的商人看到大唐的变化,也纷纷回乡建造工厂,更加促进了大唐工商业的发展,甚至后来大唐还出现一个回流潮,原来定居的大齐的人开始返回老家居住,毕竟对于汉人来说,落叶归根已经刻到他们的骨子里了,哪怕是老家的条件差一些,他们也更愿意回老家居住。

不过正如李世民在临终前所预料的那样,在大唐、大齐、天竺和地中海四大帝国日渐发展的过程中,国与国之间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大大小小的摩擦!(未完待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