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剑。
“纪之,我就说过,指法掌法轻功身法,你是可以练,但是一定要有重点。”
“……”
“你要练指,就要以指为主,你要练掌,就要以掌为主,你要练拳,就要以拳为主,你这东跳西蹿地瞅得我眼都花,那我就只好,哎!”
“……”
“纪之,切记,习武有如做人,当得戒骄戒躁,万莫急功近利,在这一点上你就不如无禅,你看无禅,只以一套十八罗汉拳,足以,纪之,你不要哭。”
“我没有哭!”
“古人云,益友者三,首奉正直,纪之,哭了,就是哭了,你不能不承认,因为这是事实。”
“奸人!卑鄙!”
“我也知道,你不服气,益友者三,次奉诚信,纪之,输了,就是输了,你不能不承认,因为……”
他自慢条斯理说话,孔老夫子般地教育,方道士简直气炸了肺!在这里,还是要解释一下,以方道士的武功,无论如何也不能一招之下受制于人,纵然对手是剑术通神的慕容公子。而之所以出现这种尴尬状况,完全就是因为慕容公子卑鄙无耻,暗算于人,以剑柄偷袭一举得手,万分阴险地制住了方道士的要穴
正直?诚信?开玩笑了,还有脸说!
方道士是不服,就说是打不过他,输,也得输得光明正大,痛快淋漓!
但那一剑,仍是一剑,锋芒在后柄首于前,动极而静,快极而慢,正如那时老夫子以枯枝刺出的那一剑
枉死之剑,已入道境。
而贵生之剑,说来也简单,慢极又快,止而动焉,只隔一线,生死立见。
因之,枉死贵生,也是一剑。
就这,还不是使的问心剑,而是游子剑。
高手之间过招,一线已是天堑,方殷说是不服,实则大为折服!
“我明白了!”方道士喜道!
也就是说,就是因为方道士武功太高,慕容公子根本就没有把握不伤到他,所以才用剑柄:“贵生之剑,枉死之延,之延展!死之剑!”
不足为诫,便即杀之,万法一法,一法为变。
贵生之剑,杀人之剑。
公子舞剑,并不理会。
方殷静观,喜笑开颜。
朋友嘛,好朋友,一点小误会。一点小摩擦。过去了。就是过去了,自不必说。
关键是,有好处。
是因为,慕容公子,还是伤到了方道士。
那一剑,是深深地,伤害到了方道士的尊严、荣辱、脸面,以及心灵!
“你说怎么赔罢?”方道士当然是会讨回一个公道。
“你说怎么赔罢。”慕容公子当然是会给他一个公道。
“旁的我不稀罕。不如你将问心剑法教给我罢!”公道,也就是好处,对于方道士来说。
“你这又来了,不是我不教,贪多嚼不烂,到时候儿……”甭管他说甚,吞下去再说!
“少废话!你就直说,教不教罢?”
“不教。”
“好!你有种!就这还朋友了,区区一套破剑法都舍不得,也罢也罢!你不教我我教你。看着!”
……
如是,方道士将自身最为珍贵的。也就是自家道祖所创的当中,明悟出的“风起青萍”与“风逝”步法一一演示,全无保留无教给了慕容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