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千山记TXT > 第287页(第1页)

第287页(第1页)

谢莫如对此事只作不知,她也不想发表什么意见。只是,如今藩王府除了谢莫如要拜见,谢芝也在藩王府任职呢。谢家与戚家,可是正经姻亲。戚家人既然到了闽王府,没有不拜见谢芝的道理。谢芝一向和气,问了几句路上的事情,又同管事说了几句二姐夫的事,就让管事下去休息了。谢芝还同妻子说呢,&ldo;以前也不见戚家给姐夫送东西,这回怎么突然送了端午礼来。&rdo;这原是一句随意的话,吴氏的面色却有些为难,谢芝见吴氏如此神色,问,&ldo;怎么了?可是有什么事?&rdo;吴氏这才与谢芝说,&ldo;我听说,戚家管事带了一位姨奶奶过来。&rdo;说完,就看着丈夫不说话了。其实,她也不乐意说这事,可既知道了,也不能装不知道。谢芝脸色一沉,顿生不悦,&ldo;这是怎么说的,二姐姐在戚家又不是长媳,怕二姐夫在军中无人照料,让二姐姐带着外甥们过来,正好一家子团聚。&rdo;把嫡妻搁家里,倒派个什么姨奶奶过来,谢芝又觉着不对,道,&ldo;二姐同二姐夫成亲这几年,没听说二姐夫有姨奶奶啊?&rdo;通房丫头不算,这种没名分,连妾室也算不上。姨奶奶,必是正经二房,妾室,才能叫姨奶奶。而且,二姐夫在闽地这一年多了,同二姐姐分隔两人地,俩人也不能闹什么矛盾。谢芝心下思量,觉着,怕是二姐姐在婆家出了什么事。吴氏欲言又止,&ldo;我来前,倒是听说一事,只是不知真假。&rdo;&ldo;快说。&rdo;&ldo;就是戚国公夫人好几回同我母亲打听我过来与大爷团聚的事儿,当时看戚国公夫人的样子,似是不放心二姐夫一人在这里似的。我母亲还说呢,要是二姐姐过来,正好一道。后来就没听戚国公府提过了。&rdo;吴氏一五一十道。谢芝头疼。谢芝道,&ldo;还是给家里写封信吧。二姐姐过来多好,大姐姐也在这里,正好团聚。弄这么个妾室来,算是怎么一回事。&rdo;吴氏劝他,&ldo;大爷先别急,戚家人正好来了,大爷先想法子打听打听,到底是个什么缘故,再写信不迟。&rdo;&ldo;看我,都糊涂了。&rdo;谢芝召来贴身小厮去打听这位姨奶奶的来路。小厮能被派出来在谢芝身边贴身服侍,实在是忠心又机伶,也很得用,很快就打听明白了。谢芝听的都无语,戚国公府的确是不放心儿子,儿子出来不是享福的,那是谋前程来的。戚三郎又是在军前,且有机会,官职升得快,戚家惦记儿子,就寻思着让谢莫忧过来,小夫妻团聚,这样儿子身边也有个服侍的人。戚家的想法就是这么简单,完全不干姨奶奶的事。那时还没姨奶奶呢。而且,戚家都想好了,让媳妇跟着吴氏一道走,安全上也有保证。谁晓得,这要走了,谢莫忧就病了。戚家也没说啥,等她病好,派家下人送她过来也是一样的,谁晓得还没走,晋宁侯死了,谢莫忧就去吊唁晋宁侯了,这算起来是谢莫忧血缘上的曾外祖父。这吊唁晋宁侯倒也没事,晋宁侯也是侯爵,他死了,戚家也会命人送奠仪。谢莫忧的错处在,她是同宁太太一道去的,话里话外这是她曾外祖父。戚家立刻就重金聘了位良家出身的姨奶奶给儿子送来了。谢芝听了,险没背过气去,吴氏忙递凉茶给他,帮他抚胸,&ldo;大爷消消气!&rdo;谢芝挥手打发了小厮下去,气的脸都白了,怒道,&ldo;二姐好生糊涂!就是去,不同婆家女眷一道,就是同娘家女眷一道,怎么就‐‐&rdo;吴氏也无语了,丈夫是庶出,她早有心理准备,论血亲,却是二姑姐更近些,可这位二姑姐实在是……你去认生母的娘家,私下认也就是了,这样大庭广众,将嫡母置于何地呢?何况,你嫡母可不是能无视的人哪。就算无视嫡母,你也想想你嫡姐呢……有这样的二姑姐,吴氏都跟着头疼。谢芝再怎么生气,还是给家里写了封信,婚姻不比别的,成亲就是一辈子,二姐还年轻,总是盼着她能过好日子的。其实谢芝不知道的是,他家小厮去打听,人家戚家人也不傻,故意说出来就是给谢芝知道的。戚家人说的还算客气的,事实上,戚夫人听到这事,当下就问了谢莫忧,谢莫忧自己也晓得不大妥当,便道,&ldo;外祖母和舅妈那样说,我也不好当面辩驳。&rdo;戚夫人给谢莫忧这话气的一佛出世二佛升天,直接翻脸了,戚夫人冷冷道,&ldo;谁是你外祖母,你外祖母是当今嫡亲的姑妈辅圣公主!&rdo;一句话就把谢莫忧说的脸都白了。谢芝这里给家里写信,想让二姐脑袋放明白些。爱操心的人江行云在靖江可谓如鱼得水啊,尤其她是个好歌舞的,自己家里好几班歌舞伎,调理的那叫一个水灵出挑。吴地出美人,靖江王设宴请江行云赏看歌舞,江行云颇得其乐,与靖江王有说有笑,还道,&ldo;王爷的品味比王妃好。&rdo;这王妃,自然说的不是靖江王妃,面是谢莫如。靖江王笑,&ldo;当年,宁平姐姐也不喜歌舞,可见祖孙还是有些像的。&rdo;&ldo;歌舞之妙,竟不能赏,真乃人生憾事。&rdo;江行云感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