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铖端坐在房间书案后,等着二姐来给他上第一堂课。
王瑄推门而入。还是那样为所欲为,连敲门的意思都没有。
“嗯哼。”
来到书案前,她清了清嗓子,把厚厚几本书籍放在书案上。
“说吧,想从哪里开始学?”
“姐,按理说我才十三岁怎么就成了初中三年级学生了?”
这个事情一直让王铖有些不理解,他这是几岁就开始读书了啊。
“四岁就上学了啊。”
王瑄给他解释道。
帝国世袭家族子弟,很大一部分从四岁起就开始接受家族雇佣的私塾先生早教。
上小学的年龄自然也要比普通家庭早很多。
凡事赢在起跑线上,教育竞争本就激烈,贵族子弟当然要走在前面。
“好吧,我们中学都有什么课程呢?”
王铖算是接受了这个解释,随后问道。
“帝国中学课程共有五门,国学、数术、地理、历史、政治。除正课五门,还有课外君子六艺,你想先学哪一门呢?”
王瑄像个老师傅一样,侃侃而谈。
他听姐姐介绍,会心一笑。
这圣祖扶苏,是把那套完整的教育体制硬生生搬到了这里。
而且听二姐继续讲述,大秦帝国自圣祖时期开始,就已经实行了全国六年义务教育,而且一直延续到现在。
从这一点,王铖感觉的出来这个圣祖陛下不简单。
最起码,这个人对历史和国家资源运作,有很深的见解。
全民基础教育对一个国家来说,百利而无害,但这需要庞大的国家财政作为支撑。
不要说还是农耕文明的大秦帝国,就是他前世那个时代,很多国家也没有完成全民基础教育。
而圣祖扶苏很聪明,他很清楚大秦帝国是农耕文明的事实。
所以他没有全盘照搬九年义务教育,而是退而求其次,实行六年义务教育。
这样既能提高全民教育水平,实现国家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又不影响农耕文明对劳动力的庞大需求。
而且,帝国教育体系自中学后,除少数优秀生以奖学金模式继续由帝国供读外,升学生均需要自费进读。
帝国中、高、大学教育所得费用,再反馈给全国各小学,充当一部分教育经费。
圣祖这一招,着实让王铖好生佩服,灵活运用有限的国家资本,以补反补,让有志有为的寒门学子一样有能力把书读下去。
但王铖心里怎么计算,也感觉在这样一个时代,实行六年义务教育是不现实的。
大秦最鼎盛时,全国共四十八郡,人口近三千万,他是怎么做到全民教育的?
他一时想不明白。如果想知道答案,那就只能从书籍中获知。
“姐,妳有没有把地理书带过来?”
“带了啊,你要先看地理吗?”
“嗯。”
“好吧,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