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平王在一众宗室之中也是混得很不错的那一类。不过此人林海的确不熟,于是他静听媳妇解释。王禅继续道:&ldo;宣平郡王妃按辈分,得喊我一声表姑……她嫁进王府二十年就生了个姑娘。如今宣平王那几个儿子都是两个侧妃所出。&rdo;说到这里,林海就懂了,&ldo;两位侧妃正为了世子位不消停呢?&rdo;郡王按礼法只有两个侧妃。郡王妃没儿子,为了儿子的前程,两位侧妃自然得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王禅又道:&ldo;薛大姑娘出身不成,但皇商家里有银子,又不奢求正室之位,宣平王那两位侧妃似乎都有点动心。&rdo;原来如此,如果一切顺利,将来宝钗也能捞个郡王侧妃当当……你还别说,林海都觉得这事儿靠谱。不过两位侧妃对王禅心高气傲不起来,但指定不会让薛家来挑选她们的儿子。但愿薛家别因为局面不错而错出昏招。其实宝钗以及薛家实在心气太高,非高官门第根本看不上,导致之前碰壁不少。不然在五品以上的官宦之家挑个夫婿一点不难,若是眼光不凡,直接挑了个寒门贵子或是青年才俊,将来一样能捞个诰命。不过薛家必然觉得这样不保险,而且宝钗也不甘心先跟这样的夫婿过一段苦日子。可见薛家倒是自始至终地目标明确,意志坚定。王禅也笑道:&ldo;求仁得仁,也是好事。但薛家大姑娘若真是给宣平王府哪位哥儿做了妾,咱们家她就不能来了。对了,&rdo;她又想起来一件事儿,&ldo;宣平王府其中一位侧妃跟史家大太太似乎是表姐妹。&rdo;黛玉若还在这里,必然明白为何这段时日宝钗和湘云走得近。林海听了点了点头,&ldo;京城可真小。&rdo;他也不会过于关注宝钗,横竖这丫头成功给自家闺女上了一课,对于他们家来说,宝钗的&ldo;使命&rdo;也就圆满完成了。却说第二日王禅进宫跟贤妃说话,林海早早回府:他想看看闺女自己考虑得如何,是不是已经想通……黛玉的确比较大方,但性子真说不上豁达。可他刚回家换好衣裳,管家便来报:义忠王驾到……林海莫名觉得今天的事情只怕不简单,义忠王进门都没寒暄,直接给他来了个大消息:西南恐生~民~变。须知西南是忠顺王的地盘,即使这位老王爷回京养老,他的故旧亲眷在西南亦是编织出了一张大网。林海转念一想,便笑了:肃端王步步为难……这就是圣上酝酿良久的应对了。这一招釜底抽薪若是成了,当得起一声&ldo;妙&rdo;,但若是弄巧成拙,帝位不稳。林海冲着义忠王拱了拱手,&ldo;愿闻其详。&rdo;义忠王笑得意味深长,&ldo;我那好弟弟终于憋不住了。&rdo;☆、第四十三回基本上肃端王每次挪用巨款,都有好处&ldo;敬献&rdo;给太上皇,从太上皇没登基那会儿一直持续到现在……所以说肃端王与忠顺王最大的靠山和保~护~伞就是太上皇。不然林海那两位上司明明都是圣上提拔,却敢跟圣上阳奉阴违,他们又不智障没有依仗安敢如此?阁老们总说肃端王嚣张跋扈,实则真正嚣张跋扈且大权独揽之人……大家不能直说而已。有个孝道在头上压着,圣上纵然要收拾肃端王这一派人,最多就是小打小闹,不敢也是不能对肃端王伤筋动骨……不然第一个出面阻拦的必是太上皇。这一点林海也是在任户部侍郎之后才逐渐体会出个中三味的。最初他刚入京的时候,大多数人的看法都是:太上皇只是碍于肃端王乃是从龙功臣,而且肃端王亦对几位皇子多有照拂拉拢,所以不能不包容忍让。可实际上呢?太上皇哪里是不好动肃端王,他压根就是不愿动!甚至谁让肃端王为难,他都要暗中替这个好弟弟出气!被太上皇绝佳演技晃了一回的林海,已经反思了一段时间。等他当上户部侍郎之后被两位上司坑了一回,再看圣上的反应……纵然圣上存有考校之心,也有一二回护之念,但林海却是心知肚明:真要是跟肃端王正面杠起来,圣上八成是要把他&ldo;放生&rdo;的。太上皇与圣上这父子俩恐怕半斤八两,林海自然要给自己多留后路。作为后路之一的义忠王也不知是不是倾诉欲发作,把他如何得到的消息说给林海听,&ldo;我在西南有几个耳目,这么些年过来也没投了旁人。&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