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篡唐简介 > 第72页(第1页)

第72页(第1页)

偏偏被郑家吹得天花乱坠,总让人心里不舒服。他今日来,也是耐不住杜如晦一旁的絮叨,想着过来坐一坐,和言庆见一面就走。哪知道,人家竟要为他父亲献诗。若是房玄龄提前通知过,那言庆很有可能作弊。可今日他过来,根本没有任何通知,完全是杜如晦为主。去洛阳郑府的时候,甚至没有人知道他是谁,这作弊自然可能性不大。也就是说,眼前这个小子,是真的对他父亲敬佩。再说了,以他父亲的官职,还真不可能引得郑家人来作弊呢。不管言庆这首诗,是好是坏,房玄龄对言庆的感官,那是噌噌直窜。“还请公子赐教。”人家给他老子献诗,房玄龄自然要改变对言庆的称唿。“爷爷,烦劳您让人取纸笔来。”杜如晦惊讶的站在一旁,连连点头:“言庆快快写来,我来为你研墨。”郑世安不明白,言庆为何如此看重房玄龄。不过,他也想看看,自家这孙儿,究竟妖孽到何种地步。于是命人取来笔墨纸砚,不等下人动手,房玄龄恭敬上前,为言庆铺开纸张;杜如晦挽袖子上前研墨,而徐世绩则在一旁捧笔而立。好家伙!这若是传扬出去,可真是一场美谈啊……言庆并没有意识到,他此刻做的事情,在后世会引起多么巨大的轰动。两个名相,一个战神!言庆走上前,从徐世绩手中接过了毛笔。他沉吟片刻,提笔书写: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杜如晦和房玄龄在一旁轻轻吟出,相视一眼,连连点头。“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无耻就无耻些吧,这首本是明代名臣于谦所做的《石灰吟》,就这样提前出现了。于谦用以自喻的诗,若放在房彦谦身上,倒也妥帖。同样都是品格高贵之人,只是房彦谦的运气,显然没有于谦好。以至于后世人只知房玄龄,而不知房彦谦。言庆也不知道,这首诗会给房彦谦带来怎样的命运?不过房玄龄却是激动不已,连连点头。待言庆写完,他立刻上前,一揖到地:“家父常言,世无知己。今日拜公子吟诗……我,我,我代家父感激。”“房大哥,您这是何必。”言庆只是为了提前和房玄龄拉近一下感情,所以才盗窃了这一首诗。他不懂房玄龄为何如此激动,是因为他完全忘记了,他如今响彻在外的‘鹅公子’之名。以言庆今日这一首诗,房彦谦想不出名都难了。甚至很有可能,他因为这一首诗,而入得圣人之眼。这让房玄龄,又如何不为之感动呢?杜如晦说:“也只有能写出不公侯的鹅公子,才能有今日这首诗啊。”言庆闻听,不由得讪讪脸红……可不管郑言庆是不是盗书,他知道,自己和房玄龄的关系,依然拉的非常近了。日后在李世民跟前,哥也算有了能说上话的人。即便是抱不住李二的大粗腿,能抱住眼前这两位的粗腿,终归也是一件好事……再说了,身后面还有个战神的大腿立在那里呢!言庆想到这里,脸上的笑容格外灿烂。经过这一件事情,大家共处一堂,也就变得和谐了不少。房玄龄再也不敢小看言庆,甚至言语之间,有求教之意。“杜大哥,你什么时候到的洛阳?张大哥怎么没来?”“你是说张三郎啊!”杜如晦笑道:“他去兰州做事了……不过前些日子,他派人给我送来一封书信,说是过些时候会来看你,还说要给你带来一件礼物呢。至于我吗,我是随家祖,在昨天夜里抵达。”“哦,那房大哥也是专程来的吗?”房玄龄连忙摇头,“那倒不是,我新获委任,要去隰城(今山西汾阳)出任隰城尉。正好家父来信要我过去一趟,所以就顺路来洛阳……今天午后,我就要赶往长葛,先与家父见过,就要赶去隰城了。”房玄龄中进士之后,只得了一个羽骑尉的武散官。而出任隰城尉,算是实权官职,也就是隰城县尉,比之先前的官职,算是高升了。“原来如此,那却要恭喜房大哥了。”郑言庆连忙起身道贺,然后笑道:“既然如此,那房大哥干脆就在舍下用饭好了。这时候也不早了,赶回洛阳也颇为费事。倒不如在这里用餐,吃罢饭以后,还可以歇息一下,省的路途遥远,赶得疲乏。”房玄龄看了一眼杜如晦,却见杜如晦一副你做主的模样。他当下起身,“公子美意,乔本不该推脱。然则我和如晦日中还要和杜工部汇合,实在抱歉……不如这样,改日若有机会,公子可至隰城,让乔一尽地主之谊。”房玄龄又名房乔,他以自己的别名自称,就表明了他已经把言庆和他放在同一等级上,也算是认可了郑言庆。杜如晦也说:“我这次是陪我祖父来的,没有事先通报,只怕不太方便。不过房乔要走,我却是不会离开的。我看言庆你这住处也宽敞,嘿嘿嘿,等我回去之后,禀明家祖,然后再搬过来住。到时候天天缠磨你,你可不要推脱才是。”“哈,我高兴还来不及呢。”言庆欣喜万分。杜如晦若是搬过来住,岂不是日日可以培养感情,到时候这关系,可就能拉的更近!隋末大拆迁(上)杜如晦和房玄龄与言庆说了一会儿的话,就告辞离去。徐世绩与郑宏毅也起身准备离开。不过在走出前厅的时候,徐世绩把言庆拉到一旁。神神秘秘的从怀里取出一张书笺,递给了郑言庆。“这是什么?”言庆疑惑的看着徐世绩,有些不明所以然。徐世绩似乎有点不好意思,犹豫了一下轻声道:“前些时候你去荥阳,有河东裴氏族长和老太爷一起过来,目的就是想要看看你。可没想到……裴家族长走的时候,曾留下请求,想让你写一片祭文。前两天你没来的时候,裴家族长把祭文的内容送了过来。大公子让我过来,就是想找你把这篇祭文抄录一遍,可以吗?”原来,是郑仁基觉得不好意思开口,所以让徐世绩出面。郑言庆当然知道,这是郑大士想借用他,与河东裴氏拉上关系。要说起来,河东裴氏家族的历史,和郑家差不多,也是一个拥有着几百年传统的老牌关东世族。裴家和郑家,也有姻亲关系。只是由于自北魏以来,裴家人才辈出,几乎每一代都有两三个支撑门面的人出现。早一代的,有裴政参与开皇律的制定。现在则有裴世矩,裴蕴,裴世镜,裴世清等人在朝中担任要职。小一辈,又有裴仁基出任太子率卫,拜仪同,而裴仁基的兄弟裴虔通也是千牛备身,为太子杨广效力。以老裴家现在的状况,三代以内无需担忧。而郑家呢?除了郑善愿,郑善果,郑元寿,郑元琮几个靠着郑译的余荫享有爵位之外,第三代,也就是中坚这一代,竟无一人能撑起门面。郑仁基靠着杨素勉强做到了洛州曹掾,和郑家相比,简直差距甚大。五姓七大家当中,如今尤以郑家最没落。所以,郑大士把姿态放的很低,当然要拉拢裴家。这世家当中的事情,甚至比朝堂上的事情还要复杂一些。郑大士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让郑家重新崛起。单凭一个杨素,还远远不够。他需要拉拢更多的关东高门大族,才可以保证他这一支在安远堂的地位,乃至于保证郑家的地位。郑言庆,毫无疑问的被他推出来,做这种感情的纽带。言庆也不好让徐世绩难做,于是点点头,把书笺接了过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