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兴唐国翠华府 > 第七十二章 天高海阔(第2页)

第七十二章 天高海阔(第2页)

唐军看到主帅如此勇敢,大声呼喝,士气也变得高涨起来,越战越勇,一举击溃了咽面的进攻。不久后,十万突厥叛军竟然被两万几千的安西军击败。

阿史那咽面一看此路不通,唐朝军队是少,但好象还象初唐朝的军队一样,不可战胜。再打下去,所有士气都没了。他决定改变策略,派了斥候联系安西军中的一些突厥将士。让他们倒戈,并且拿出重金,让他们乘着作战混乱的时候,接近王方翼,将王方翼捉拿。然而他遇到了一名唐军主帅不仅是勇敢,更是一员智将。

甚至打到这时候,阿史那咽面那根脚指头在动,王方翼都能算到了。早就防了他这一手,秘密派将士监视,接到消息后,发出命令,召集各个主要将领进入大帐商议。将七十名通敌的突厥将领召到中军大帐,看人到齐了,立即派人拿下来,斩首示众。消除了军中的不稳定因素后,正好刮了大风。唐军又在上风,立即发起进攻。马借风势,突然冲向突厥军的大营。本来一战已经士兵沮丧,看到风刮起大团大团飞扬的尘土,突厥叛军不知道有多少唐军冲了过来。

仓皇之间,包括阿史那咽面都开始逃命。仅是一击,斩首七千余人。王方翼再次趁胜追击,派骑兵分道袭击逃散的叛军。其实作战时,想杀死杀死多少敌人,那是不可能的。扩大战果,就是追击,兵败如山倒,往往全歼敌人,正是因为敌人溃败,才导致的。这一追,杀敌无数,生擒阿史那车薄与阿史那咽面,以及大大小小的头目三百余人。

李威的唐军才到河州,就听到西域平定的消息。

听到邸报后,从北方赶来会合的郭元振问道:“陛下,我们还要不要去青海?”

到青海是召集诸军平定西突厥暴乱的,可是西突厥已经平定,再去没有多少意思了。

“为什么不去?”李威答道。

西突厥的暴乱,在李威眼中,从来没有将它放在心上。民族的不同,各部的不齐心,铸就了危害不会太重。相反的,他对北方大漠里那个阿史那骨咄录,心中反而担忧。

但自己来到西域,仅是为了平叛?

看着远处青青的小麦,又说道:“没有想到,我又来到青海了。”

可是与前次来到青海情况是两样的。前次是太子,虽然有了名位,名位不显,什么事情也要请示朝廷后,才能做主。此次是皇帝亲征,本身就有军国大权。他想怎样做就可以怎么样做,不必请示某某,包括父母在内。

到了青海,无论是军方,或者是百姓,都是自己的声音。包括王方翼在内,对自己好感,肯定比对父母亲更抱有好感。

青海,好大海啊,这海一阔,就任自己游了。好高的天啊,这天一高,就任由自己飞了。而且只要自己一直在西域,就可以遥控青海甘凉,这可是十几万的军队,人身安全就有了保障。

这想法有些杞人忧天,武则天并没有动杀心。可李威对这个母亲,却一直不大放心。手中有了军队,有了名位,等于什么都有了。比如起兵,他起兵与后世徐敬业出兵性质是两样的。

况且他有了这个皇帝名义,又何必用起兵这个词?

到了河州,黑齿常之与李谨行迎了过来。

前来迎接的人很多,包括原来李威手中诸将,以及党项各部的长老。

李谨行开心地说道:“没有想到臣又能陪陛下再次作战。”

黑齿常之很不满意,在一旁说道:“陛下,为什么你带李将军去,不带上我,臣都在青海呆得生霉气了。”

“来,来,我们帐中说话。”

与各部长老寒喧过后,将李谨行与黑齿常之拉到帐中,坐下来说道:“到庭州后,我也不一定会作战。”

李威计划黑齿常之与李谨行不知。但西突厥平定后,皇帝依然继续来到青海,继续征兵,肯定会作战的。

“那陛下是想……”

“黑齿将军,我这一行,西突厥不是重点,重点是河中地区。以前,除了追击叛部,我朝军队才偶尔前往河中地区诸国。就连父皇册封岭西各都督府,也仅是派一使者前往,并没有驻扎军队。因此,我朝对河中地区的凝聚力逐渐在下降。我想带军队前往河中地区,让他们看一看,我朝的大军也能来到河中,让他们增加对我朝的信心。”

“陛下,不妥啊,从西域到河中有三道,北从碎叶到河中,此乃大道,但中部与南部也有道路前往吐火罗。中部与北部暂且在我朝控制之中,南部却继续落在吐蕃手中控制。甚至还有大食,陛下所率之部只有两万多人,一旦他们联手,陛下河中之行,将会变得很凶险。”

“黑齿将军,你多虑了,大食虽然强大,河中各国对其很不满意。再说,他们西与拜占庭两线作战,也分不出多少兵力。到了河中,他们从地利天时与人和上也占不了上风。关健他们同样路程遥远,更没有能力派出大军。至于吐蕃,翻过昆仑山与葱岭,容易不容易?能派出的兵力更少。再说,我到西域后,以处理政务为主,安顿安西数镇,这才是根本。不能让他们再象这样时叛时降下去了。能不能去河中,也要看情况。去了河中,还要看情况,若是不好,将他们征集起来,组成一个松散的联盟,抵抗大食北扩。若是好,说不定我想兵发呼罗珊,与他们小规模地接触一下。”

大食崛起时,曾数次派使者向唐朝示好,可唐朝一直不承认这个政权。两国偶尔也有使者来访,但始终皆抱有敌意。这只是一种状态,双方对对方的战斗力皆不是很了解。

所以这次李威想试探一下,包括所带的将领。

无论是从洛阳带来的王张,或者从青海中选出来的薛讷等人,从北方召过来的郭元振等,都是为了培养锻炼为主的。为唐朝将来提供更多的将领。这个人才是一个成长锤炼的过程,比如李绩,当初瓦岗寨的徐茂公,很牛,但肯定没有后来的牛,隋唐朝英雄传中,有许多人在史上实际能力都胜过他的,可因为战斗经历得多,渐渐脱颖而出,成为举世闻名的名将。李靖不能算,那是战神,多少年才出的一个。

王方翼在西域时间长,了解,亲自护送波斯王子去吐火罗,这个人也不可少。但还是缺少了一个重将镇守,在黑齿常之三人中,李威反复地想了一下。薛仁贵岁数已高,一旦北突厥有变,他有着对敌的经验,要留下来。黑齿常之在青海也有大胜,并且青海不留一员骁将,他心中也不大放心。李谨行也上了岁数,这一战过后,李威就打算让他功成身退,要回去休息了。所以才选定了李谨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