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童这一上场,立刻引来众人轰然叫好、吹口哨。奉书身边几个体面小女奴轻声尖叫起来。
安童已有八分酒意,大笑道:“安童一身武艺,难道因为身为皇子,就要像女人一样躲在帐子里吗?况且,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指着那个刚刚被赏赐的胜利者,大声道:“你,你若赢我,我赏你十倍的牛羊!百倍的驱口!不算你僭越!你若是输了,方才太子赏的东西,可得尽数归我!”
那武士便走到了安童面前,行了个礼。安童也回了个礼,随后大吼一声,扑过去,直接来了个过肩摔。那武士被狠狠撂倒在地上,喀的一声,似乎是骨折了,半晌站不起来。
安童志得意满,朝真金看了一眼,笑道:“三哥说得没错。喂,还有哪个上前来战?不论输赢都有赏!”环顾四周,又道:“没人吗?没人敢来,放只豹子也行!”
真金微微皱了皱眉,随即笑道:“九弟喝醉了。你看看你周围这些人,要么是你弟兄子侄,要么是你臣子,你舍得伤哪一个?大家都见识过你在战场上的功夫,这摔跤嘛,不比也罢。你下来,我叫人放豹子互相斗,给你看。”
安童焦躁起来,一拳放翻了一个在旁边伺候的男奴,叫道:“皇兄读汉人的书读傻了?在摔跤场上说什么……什么君君臣臣……你怕人受伤?你的胆子是长在汉人身上,还是蒙古人身上?你方才故意教那个奴才输给我,当我……当我不知道吗?我们蒙古人没这么多虚情假意,我也不稀罕!你敢不敢脱了衣裳,跟我……”
可安童酒劲上涌,仍是喃喃不休。真金持杯的手发抖,忍耐了片刻,转向自己的几个儿子,说:“罢了,你们谁去陪安童叔父玩一场,免得他再发酒疯。”
八剌笑道:“如今我的年纪长了一倍,叔父的手指头却没有多长出来一根。”又看了看自己的右手,笑道:“只可惜今日一个不小心,让漂亮姑娘咬了一口,流了点血,力气比不过平日。不过叔父也喝醉了,咱们半斤八两,瘸狗对病猫。”
奉书见八剌入场,心里腾的跳了一下,及至听他说什么被咬了一口,登时一股火从脚跟直窜到脑门,又从鼻孔出了来,满面皆热,心道:“不要脸!摔死你才好!安童加油!”
她看到八剌将身上袍服一把扯掉,又脱下贴身的皮甲,一并扔到场外,精赤着上身,朝安童躬身行礼,忽然扭过脸去不敢看。方才那么多赤膊摔跤的大汉,她跟着众人一起看,也没觉得有多害臊。
她虽然别过了脸,周围的男女奴婢却看得目不转睛。奉书竖起耳朵,听到安童和八剌不时同声大喝,似在较力。观众也慢慢专心起来,阵阵呐喊之间,夹杂着青草折断的沙沙声,腿脚碰撞的闷声,关节发力的咔咔声,清晰可闻。
等观众爆出一声高似一声的惊呼时,奉书终于忍不住,转头朝场内定睛看去。
只见安童横脚钩扫,八剌伸臂扭翻,突然两人同时摔倒,相互搂抱着翻在地下,各自发力,一时你在上,一时我在上,喘息声越来越粗重,终于两人互相扭住,动作越来越小,直至谁也抬不起身来。
余人分成两派,大喊两人的名字,节奏越来越快,似乎要用喊声把他们托起来。
半晌,安童颤抖着手臂,慢慢撑起身来,浑身像刚从海子里捞出来一样,一滴滴汗珠在月色下看得清清楚楚。周围人一阵旋风也似喝彩,叫道:“安童!安童!安童!”
可是安童还没直起腰,地上的八剌拼尽全力,用膝盖轻轻在安童腿肚上撞了一撞。安童此时半分力气也无,像个不倒翁一般一撞就倒,却再也起不来了。两个人瘫在地上,一俯一仰,一动不动,只见得胸口起伏,喘得像风箱一般。
余人哄然大笑,拍手喝彩的声音简直要把月亮都吹走了。真金朗声笑道:“叔侄两个势均力敌,不过九弟此前打过一场,应该算是略占上风。有谁不服的,今日也不用跟我理论,自己单独找他们两个打过便是——不过今天可不成,至少要三天以后。”众人轰然称好。
*
奉书带着一腔新奇的念头回到了太子府。杜浒给她说了一个日子,命她在当日想办法混进太子的会客厅去,偷听他们的谈话。
王积翁道:“我看文山公笔走如飞,顷刻间就写了满满三页纸,然后又要了几张纸,略一沉吟,又写下几首诗。他一边写,我一边在旁边叹为观止。到底是状元郎的手笔,那篇文字字饱含血泪,却又不卑不亢,既是请求,又有点威胁的意思。那几首诗更是看得下官潸然泪下。他这是以笔为刀,张大人也是文人,要是看了这信,绝不会无动于衷。唉,下官口拙,还是不说了,大家亲眼看看便是。”
倪大人打断他,道:“再者,诸位难道不知道,文山公虽然在狱中不声不响,可是给咱们带来过多大的麻烦?朝堂上那些蒙古、色目大官,跟咱们意见相左时,哪一次不是指着咱们鼻子骂,说咱们汉人都是茅坑里的石头?哪一次不是拿那个又臭又硬的文天祥举例子?皇上不信任咱们汉臣,不都是托了他文山公的福?他要是再给放出来,那咱们都不用当官啦。”
杜浒冷冷道:“手痒,给他们出一道难题而已。你该去好好读读《资治通鉴》了。历朝历代,皇帝和太子都是最亲密的仇家。倘若他俩公开生了嫌隙,哪一次不是动摇国本的危机?我倒要看看,鞑子皇帝、鞑子太子读了那么多汉人的书,到底学没学到一点儿安邦定国的本事。”
奉书轻声重复着:“动摇……国本……”只觉得这后果太过严重,简直不敢相信。杜浒的面庞忽然变得有些陌生了。她几乎要忘记了,他不仅是本事超群的侠客,也是运筹帷幄的军官,曾经帮助父亲打了不知多少胜仗。平日里他对自己知无不言,磊落坦荡,可对别人却不一定这样。
众人寂然无声。王积翁呷了口茶,又笑道:“汉人又臭又硬不好吗?文山公算是给皇上上了一课,让他知道咱们汉人脾气倔,不好管。皇上这才会任命这么多汉官,让汉人去管汉人,咱们这些降官,在朝廷里才说得上话。这么着,王某头上的乌纱帽才戴得牢。所以说,王某每日晨起,看着自家的高宅大院,除了感激皇上圣恩,也时常会遥祝文山公福体安健,少受活罪。”
只听一个三十岁左右的书生抑扬顿挫地念道:“丞相再执,就义未闻,慷慨之见,固难测识……遂作生祭丞相文,以速丞相之死……”
一个小贩模样的人问道:“这文章里的‘丞相’,就是带兵打仗的那个,文天祥文丞相?”
那书生冷笑道:“带兵打仗的丞相,除了他,还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