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拿出一张批条交到荀彧手中。
“没什么大事,大理寺缇骑有一笔三千银币外派经费,还请荀大人批一下。”
荀彧仔细甄别批条上的大理寺公章和封泥。
确认无误后盖上了户部初审公章并提笔批下督办事宜。
“这又谁犯事了?”
荀彧将批条还了回去,随口问道。
“荀大人这样问,可坏了规矩啊。”
曹操收好批条,调侃道。
荀彧整理着公文。
“行,就当我没问,曹大人如果没别的事,就去提款吧。”
“还是那么不近人情,不是我说你,文若你这毛病得改一改。”
曹操说出荀彧字号,看样子两人早已相识。
荀彧没有搭理他,别看曹操是正四品大理寺少卿,他这个户部从五品小官还真不惧他。
因为,二人是同批入仕的至交好友。
“废话不多说,我弄了坛好酒,今晚去我府上,小饮一壶如何?”
曹操也知道他忙,临走时回身问道。
荀彧一听,来了精神。
“什么酒?”
曹操也不做作。
“汝阳杜康。”
是夜,曹操府上后花园。
荀彧慢饮杯中之酒,一声叹息脱口而出。
他不是好酒之人,但这汝阳杜康,可算得上是一口乡酒。
荀彧出身颍川郡,汝阳县虽归三川郡管辖,但二郡相连,杜康老酒可谓是两地共有的乡酒。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啊,想想文若兄也有三五年未回过家乡了吧?”
曹操一身素衣陪坐在旁。
“笔下生风,出口成章,孟德兄功力不减当年啊,这坛杜康花了不少钱吧?”
荀彧答非所问,一杯美酒饮尽。
曹操:“良辰美酒正是赏月时分,文若说这话可有些俗了。”
“我是俗了,可不像孟德兄,一入大理寺,人也变得圆滑许多。”
荀彧话中尽是嘲讽的意思。
曹操:“文若还在为早前之事介怀?”
“下官可不敢,你不说谁敢问。”
荀彧继续怼人。
“行了行了,咱俩都相识多少年了,还用这些官话文言文抬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