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掉屑片之后,谢克将硬脑膜十字切开后,用双极电凝止血,然后用镊子将带芯的引流管夹住,穿入电凝过的皮质,进入侧脑室。刺入脑室壁的时候,阻力变小,谢克拔出引流管的内芯,脑脊液开始流出来。
整个过程简洁、流利,毫无拖泥带水,冯大大看了一眼旁边的电子时间,不算前面的备皮的时间的话,只用了不到五分钟。
这就是每次都“正好”所带来的益处了。
谢克把固定引流管的镊子交给王磊,让王磊继续固定。
自己用中号丝线结扎引流管,然后缝合切口。
尽管已经有了心理准备,谢克的缝合动作依然出乎众人的意料。
之前谢克的所有动作,都体现了“稳”和“准”两个字,而这次,他再次让冯大大:“……”
快!
不是他前面不快,如果从花费的时间上来说的话,谢克已经比其他医生快很多了。
但是那个快,是建立在“准”之上的。
也就是说因为他的“准”,同样的事情别人做几次,而他只做一次,那当然他用的时间就比别人短,也就比别人快了。
而现在的快,则是真正的“快”,是在同一个动作的比较上的“快”。
刷刷,寥寥几下。
谢克就完成了帽状腱膜和皮肤切口的间断缝合。
冯大大眨眨眼,他坐在那些仪器旁边,负责监控佟文杰的身体情况,如血压、心跳,所以相比王磊和朱明,离术区较远,看得没那么清楚。
怎么感觉谢克的手就那么挥了几下,然后就好了?
冯大大看看切口,在他刚才一楞神的时候,谢克已经把切口和引流管的连接处用消毒纱布包扎好了。
他几乎都不敢眨眼了!
因为一眨眼,一睁眼,谢克就做好了!
简直不可思议!
包扎纱布就算了,冯大大承认自己刚才确实楞了一下,但是伤口缝合能这么快吗?原谅他从未见到过!
但他看看王磊和朱明脸上的赞叹表情,他知道,这是真的!真的就是这么快!
谢克用的是最普通的间断缝合,将切口两侧直接对合,每缝一针就单独打结。
这种缝法最简单,也最适合腱膜和皮肤。但同时,也是比较耗时的。
原因很明显,因为打结,每一针都要打结。
切口的两端各两针,当中的引流管牢牢地固定住。
谢克看看徐教授,“我好了。”
徐教授欣赏地看了一眼缝合的地方,以及谢克所选择的穿刺点,表示很好。
第一步很成功,室内的人都松了一口气,并且对后面的手术更加有信心了。
毕竟谢克都这么棒了,身为谢克的老师,久享盛誉的徐教授,当然就更令人期待了。
引流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容易感染,也会影响后面的分流术。
拆掉引流管之后,就是徐教授的手术时间了。
前文已经说过,这套手术主要是由三个独立手术组成的,分别是脑脊液分流,脑室探查,囊虫摘除。
其中,脑室探查的目的是找出引起脑积水的梗阻原因,根据诊断推测,应该是有囊虫进入脑室,从而造成了堵塞。
如果探查结果符合预测,那么就做囊虫摘除,并且根据摘除后脑脊液是否能有效循环,决定要不要做脑室—腹腔分流,即v—p。
如果探查到其他原因导致梗阻,那么就根据探查结果进行手术,最后再决定是否v—p。
如果探查不到具体原因,那么很有可能脑脊液就是分泌与吸收不平衡,那么就肯定要v—p。
所以最好的情况是,摘除囊虫后,脑脊液能够正常循环,那就可以不做v—p,毕竟这个手术还是很容易感染而产生并发症的。
探查的目标区域很明确,就是第四脑室,从造影上很难看出来的地方。
前期的开颅工作仍旧是由谢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