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可直言否?”李靖问道。
“当然,”李世民笑道。
“其子可为鬼才,现在不过是被泥沙包住的金子而已,但陛下可重用其人而不必设防,但其子心性耿直,就如同一张白纸,对人没有防备,恐被小人利用,如果陛下要用此子,就必须防他身边的小人,”李靖说道。
“如果说朕将大唐江山托给他,李卿认为如何?”李世民笑着问道。
“陛下,臣有两个理由,陛下不能用此子,”李靖说道。
“哪两个理由?”李世民好奇地问道。
“一、虽然说此子是陛下义子,有继承太子的权力,但陛下亲子尚在,义子不过是外人而已,请问陛下亲子与外子,谁比谁亲,谁的血统更纯正,”李靖答道。
“那二呢?”李世民问道。
“二、陛下可用其子为器,而不可用此子为帅,其子心野而不尊到王道,不守于正道,思想与我大唐相去很远,若用其子为大唐之主,则天下必乱,比之杨广有过之,”李靖说道。
“既然是这样,朕用其子为哭便是,但朕不明白国公所指小人具体为何?”李世民追问道。
“这种小人虽然对大唐无妨,但对其子却是重害,”李靖言道。
“那朕若在子身边放一子当如何?”李世民问道。
“如果陛下非要如此,当在其子身边找人,陛下无法派自己的人进入,”李世民说道。
“那是为何,”李世民问道。
“此子身边所在之人,所练兵之法,老臣未曾听过,虽然只是站立,但这样却方便士兵忠于将命,时间长了必然为而感化,到时陛下的人就不再是陛下的人,而是成了他的人,”李靖说道。
“既然如此,朕听国公之言便是,”李世民笑道。
“谢陛下,”李靖言道。
“那国公是不打算教此子了?”李世民问道。
“非也,老夫观其子所言、所行,已经有了盘算,可教此子心术、兵战之术,但行军之术就算了,”李靖说道。
“国公,你看朕所做的,可行否?”李世民笑道。
“陛下所做,皆为李道宗,而此子所做乃为自己,其后为陛下,再次为我大唐江山,只要陛下设重恩于此子,再设套在此子身上,就可将此子收服,但重恩之下也要有重威,不然的话此子就上天了,”李靖说道。
“那依卿所看,朕给此子的权力是否太多?”李世民问道。
“多是多了些,但并不是没有道理,”李靖说道。
“此言所意?”李世民问道。
“有何道理?”李世民问道。
“此子不守正道,陛下可将他用于试金石,他所做的只要有利于大唐,有利天百姓,陛下就可将其定为国策,如果不行的话就罚一罚这个小子,但在事未有成果之前,陛下先不要下定论,就算是不支持也没有关系,只要不阻止就可以了,”李靖说道。
“那如果他的权力太大,朕到时封无可封,赏无可赏时当之奈何?”李世民问道。
“那陛下为何一定要封实衔,可以封个虚衔嘛!比如说三坛海会大神,或者让他死后可不入地狱,或者为某处大帝掌管什么,再或者封他当一个门神,反正位置那么多,陛下想什么就封什么好了,”李靖大笑道。
“好你个李靖,你刚才还说朕的义子不守正道,尽是些歪点子,其实你跟他比也差不到那里去,”李世民笑骂道。
“陛下要如此说,老臣也无话可说,陛下说老臣是,老臣便是吧!不过老臣有时倒挺喜欢这个孩子的,必竟比起有些人来,他已经算是正直的,”李靖笑道。
“李卿,那朕的这个儿子你就多废心了,朕在此先行谢过,”李世民谢道。
“陛下不必言谢,这是老臣当尽之职,”李靖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