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四年五月初三,离开西北半年有余的徐善然再与邵劲回到西北。
同时期,原湛国公府一系人,原沐阳侯府一系人,皆至西北。
明德四年六月初八,占领京城三个月的红日军抵抗不了四面八方的勤王之师,收拢军队,扯出京师。
此后京师数度易主,每一个入主之人都会在极端的时间内成为众矢之的,本为一方霸主一方雄君之人便陷入仿佛无休止的战争之中,并非没有人因为京师而彻底灭亡,连性命都跟着丢掉了。
而京师在这样连连的战火之中,断壁残垣,民不聊生,再不复一朝京都的模样。
此外还有一个插曲是属于南狩的明德帝的。
南狩的朝廷在到达陪都的之前,就发生了一次小小的宫变。
周后试图在船舱之内,以一百甲士,骗杀明德帝。
但明德帝不如同昔日的昭誉帝,他一来没有病得糊涂,二来说到底谁也不信,因此哪怕那时他已经走到了众叛亲离的边缘,还是在最关键的时刻窥破了周后的计谋,但此时他的谕旨已经不太好用了,甚至未必出得了周身三丈之外,便想要以周后的法子,反以此杀死周后。
但周后就如明德帝一样,乃是一个极为惜命的人,在布置出暗杀明德帝的戏码之后,她甚至不亲自坐镇,早早就留了替身和贴身宫人在里头,以此骗过明德帝。
事情爆发之后,众人极力粉饰的太平彻底崩溃。
周后躲到太子之处,太子索性撕破脸皮,直接带着三千甲士分坐于四艘大船之上,将明德帝团团围住。
明德帝在座驾上派出房太监宣旨,大意为太子乃不孝之人,不孝之人如何能成为天下共主?若太子悬崖勒马,则为时未晚,明德帝会当作之前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太子也依旧是太子。
这话哪怕是由昭誉帝说给明德帝,明德帝都不会相信,何况是由明德帝说给太子听?
到了这个时候,反正大家都被叛军撵得跟狗一样了,太子是真的不在乎再为自己将来的名声添上个杀父丑闻——反正往最糟糕的方向想,黄家的皇帝轮到他应该也就是坐到了头了,他未来少不得有一个亡国之君的名号,这真正是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亡国之君的名号难道还真比杀父夺位更好听些?
太子冷笑地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从京中离去,一路被红日军追逐,好不容易上了船只,本以为此番顺江而下,便能万事太平,不想真正的血流如注正是在众人踏上了这顺流而下的数艘大船之后的事情。
这一场逼宫将这个河段的涛涛江水都染红了。
数艘大船被凿破了船底,灌进涛涛江水,接着又被大炮击断桅杆,整个船身倾斜地倒在一旁。
船上的人如落饺子似地掉到江中,被奔流而来的江水一卷,就再看不见踪影了。
明德帝最后死在了自己的儿子手上。
开战的第一炮,打的就是明德帝坐船中最尊贵最堂皇的那个船舱。
连同站在船舱之前的房太监和坐在船舱之中的明德帝,炮火一声,血肉躯壳都被碾成碎块。
这个结局并不奇怪,明德帝开了什么样的头,就以什么样的尾当结局。
世间诸事,仿佛从来没有公平,可是公平又总在不经意之间以微妙而有些荒诞的模样出现。
太子在处理掉明德帝之后,本该当仁不让的成为下一任的皇帝。结果等他下了大船,进入陪都,志得意满地一回头,透露出要登基,大臣们应该开始三请三让的时候,却愕然发现本来应该全支持他的大臣就在这炮击中的短短时间里头,被他的众位兄弟给瓜分去了好大一块,而至于究竟谁该当下一任的皇帝,这些兄弟在小小的陪都之中,和他掐得死去活来。
太子在知道这一件事之时,乃至之后,几乎无时无刻地,他都在愤懑地想着:现在江山倾覆只在朝夕,可叹这些猪狗之辈的全副心思都放在了争权夺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