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个规矩,看起来都没什么问题对吧,都是好的方法,当初分别制定的时候,都是出于公平公正的角度去考虑的,但是当这三个政策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发生了化学反应。
无数的美联邦富豪,纷纷以自己的名义成立一个基金会,捐出全部财富给这个基金会,宣称自己将用来做慈善,然后享受个人20%的税收减免,也就是说,捐出一百亿美金,自己可以享受二十亿的税收返还。
然后,这个基金会是不用交给外人控制的,而是富豪或其继承人控制,所有的钱款流向外人无权干涉,内部的规章制度也是属于机密不予公开。
富豪持有的股份资产交给这个基金会之后,投资收益也不用再交个人所得税了,直接按1%收税。
如富豪持有的股票,如果变现,需要缴纳高额的个人所得税,如果捐给基金会,由基金会卖出股票,那么就不用交那么多税,获得大量的避税收益。
甚至,这个基金会还可以出去正当光明的向普通人募捐,以慈善的名义。
这就是早期的基金会,纯属避税工具,捐一百亿成立基金会,哪怕拿三十亿出来做慈善,都是非常划算的,而且做慈善可以极大的增强自家企业的光辉形象,获得公众好感,简直是名利双收的事情。
而实际上,由于美联邦早期的法完全不干涉基金会的运作,很多基金会真正拿出来做慈善的钱,连1%都没有,纯属做做样子,钱款在自己手里不断的左手倒右手,各种利益输送。
发明这个玩法的洛克菲勒家族,已经稳稳地传到第六代了,西方的阶级固化,远远比东方严重。
很快,美联邦就发现了这里面的猫腻,打着慈善名义的基金会已经变为家族财富传承的工具,以慈善的名义来进行合法避税,于是美联邦决定对基金会做出一定的监管和干涉。
现在的美联邦法规定,慈善基金会每年要拨出其账面资产的至少5%用于公益事业,同时,禁止基金会和其有关联的公司和个人进行交易。
如盖茨基金会,就不能从微软或者盖茨子女名下的公司购买电脑和软件进行“捐赠”。
看起来已经堵死了漏洞对吧,给了公众交代,但是实际上,这只是掩人耳目而已,基金会绕过这个法律的办法简直千千万,神操作花样百出。
列举几个最为简单粗暴的。
第一个就可以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在基金会上班,开高工资,不用太高,一年几十万美元就可以了,这属于给家族子弟的一个基本生活保障。
第二个,那就是富豪家族总有各种名目的公关费用,需要和各势力搞好关系,那么聘请关键人物或其指定之人充当基金会的顾问,开出高额的顾问费,这就是一个很常规的操作了,所以打点各势力的费用,都可以走基金会的账目,以慈善采购的名义进行。
第三个,哪怕真的去做慈善也是划算的,基金会每年拨出大笔的资金去帮助底层人民,为本家族换取极大的声望加成。所以美联邦每年都真正拿出十几亿做慈善的基金会,那还真不在少数,这些名声都属于无形资产,在这些大家族看来,这笔钱是值得花的。
第四个,那就是捐给大学做慈善,然后子女随便上名校,美国基金会特别喜欢给哈佛和常青藤等名校捐款,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捐给教育也属于慈善。
第五个,衣食住行全部以公司开支的名义报账,基金会负担一切开支。
第六个就是属于内部操作,通过种种利益交换,公然套取基金会的资金,转移给当代继承人。
还有很多种办法,只有你不知道,没有那些资本家想不到的事情。
“行,你厉害。”叶新晨稍微一想也是知道国内的情况,所以也不再多说什么,不过转头又说道,“听说你还想演电影?”
“呵呵,是啊,人嘛,年纪大了,得有自己的追求了,我也是有自己的梦想的啊,阿里巴已经到了他的极限,我可以彻底放手了,接下来,我需要追求我自己的精神世界了。”
叶新晨看着老马一脸洒脱的模样,也是问了一句,“没有交给你儿子,你真的没有后悔过吗?”
“后悔……可能有吧,但是我更希望阿里巴能够永远的传承下去。”
叶新晨看着这个老人,也是像第一次认识他一样。
实际上老马现在真正的退位了是好事,因为所有人都有幸见证到了华国史无前例的第一家大型公司顺畅又完整的交接,因为在老马正式卸任董事局主席之前,阿里巴至少做了十年的准备。
几乎每一个创业者都想过要是公司缺了自己会怎么样,如何把企业健康并安全的传递下去,是无数企业都无法解决的难题。
因为华国是一个注重血脉相传的国度,从有了朝代开始,就是父亲的帝位由儿子来继承,如果是外人接手,一般就预示着一个朝代的终结。
自己辛苦打下来的江山怎么会给别人?
发展到现在,辛苦打下来的江山变成了辛苦构建的商业帝国,下一代接班人的逻辑往往也是子承父业。
这也就是为什么李嘉诚、刘永好会选择自己的儿女作为企业继承者。
可子承父业,最大的问题在于并不能把成功传承下去。
阿里巴做的交接,就是在用“合伙人制度”打破这个困境。
那段时间,也有“老马为什么不把阿里传给儿子”的话题热议,但有一句古话叫做“富不过三代”,放在现在也无比合适。
2016年瑞士联合银行有份报告指出,家族式企业传递到第二代后通常大约有30%的存活率,传递到第三代就下降到12%,只有3%~4%的家族式企业能够传递到第四代。
华国的创业浪潮其实诞生了无数优秀的企业,但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发现,长久以来没有设立成熟的人才培养机制,后期的传承变成一个头疼的问题。
如果创始人由于某些原因突然离开,对企业的打击往往会是致命的。
这一点,叶新晨以后也将会面对。
read3();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