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红楼之宁过府老祖宗 > 第二百一十六章 年关平儿的震惊(第3页)

第二百一十六章 年关平儿的震惊(第3页)

嘉德点了点头:“你不说,朕也想问你呢,一千六百多人,你准备如何处理他们?总不能都关到刑部和大理寺的大牢吧,也关不下那么多人。”

“陛下所言甚是。”

“嗯,臣的意思是,陛下能否将这些人都交给臣来处理。”

“交给你?按我大乾律令,兵马司羁押罪犯,取供之后,该交由法司拟罪发落,你要这些人做什么?你又准备如何处理?”嘉德疑惑道。

贾瑛早已准备好了说辞:“回陛下,臣曾听傅大人说起,朝廷国库不济,财政匮乏,而陛下又欲大行天下,朝廷处处都缺银子,臣就想着,怎么也该替陛下分忧才是。”

“说重点。”嘉德蹙了蹙眉道。

“是。陛下,昨日,臣与肃忠亲王一道去了城西的门头沟。”

“门头沟?”嘉德对这个地名有些陌生。

“京中,甚至宫里的石炭都出自门头沟,门头沟附近的山石土层之下,有大量的石炭资源,臣想开建一个官办石炭矿场,如今正缺人手。那些罪囚虽说有许多都是十恶不赦之徒,按理说应当依律惩处,可法之本质在于规正,而非杀戮,与其将这些人关到来年秋后问刑,不如将他们带到矿场劳作,以赎其罪。况且,这些罪囚之中,还有一大部分罪不至死,可若轻易揭过,又显不出律法威严,所以。。。。。。”

嘉德沉思片刻,忽然开口问道:“朕听说你给那些被派去扫大街的罪囚,起了一个新词汇,叫什么‘劳改犯’?可是此意。”

贾瑛会心一笑道:“正是此意。”

“石炭能生火取暖不假,可据朕所知,京中百姓还是用木材多一些,且石炭价贵,百姓如何用得起?”嘉德问道。

“陛下心系百姓,实乃我大乾之福。”

“少拍马屁,说正事。”

“陛下,为供百姓日用,京郊四周的山上,许多地方树木都被砍光了,以至近年来京中春秋风沙天气变多,也正因如此,朝廷才下了限伐令。只是柴米油盐本乃民生所需,京郊不让砍,樵夫就得跑到几十里甚至上百里之外的山上砍,因为路途遥远,耗时费力,所以近年来,京中的木柴价格都快翻了一番了,坊间甚至都流传出了‘京都柴贵’的说法,到后来,官府不得不对京郊砍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限伐令的成效也大打折扣。”

“而石炭刚好可以用来填补木柴不够的空白。臣也知道,想要用石炭完全取代木柴也不现实,但可以用来做补充啊。石炭之所以贵,那是因为开采不易,是开采技术的落后所致。只要能解决开采技术的问题,石炭的价格自然就会降下来。”

“至于说石炭用的少,那是因为使用不当的缘故。百姓家中的灶台是为烧木柴而准备的,而非石炭。只要能制作出适合烧石炭的工具,这个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嘉德听罢,微微沉思后,看向贾瑛道:“怎么,你能解决这些问题?”

贾瑛点了点头道:“石炭的开采落后,主要还是因为投入力度不够,只要用的人多了,慢慢自然会改变,我大乾人杰地灵,有的是聪明人。造纸、印刷、火药,甚至纺纱,不都是从无到有吗。”

“至于如何解决石炭的弊端,臣现在就有办法。臣已经命人打造了新型的火炉,这种火炉最适合烧石炭,而且不仅可以做饭,还能取暖烧水。”

说着,贾瑛从怀中掏出了一张图纸道:“臣还带来了图纸。”

嘉德让戴权接过来,看了一眼,可他不是工匠,也看不懂图上之物是好是坏。

不过见贾瑛说的头头是道,嘉德倒是有了几分好奇与期待。

“等此物打造出来,且看效果如何吧。至于官办矿场,国力艰难,朕可没有银子给你去办这个。”嘉德还是选择了保守,况且,国家的财政困局,其实一行一业就能改变的。

新奇是有,兴趣却不大。

“那,臣能否自己办一个?”

“去找户部商议。”嘉德身为皇帝,岂会整日盯着这些小事。

嘉德既然这么说了,那就是同意了。

“陛下,开矿需要火药,嗯,还需要工匠,臣想能不能请工部。。。。。。”

嘉德挥了挥手道:“这些小事,别来犯朕。但如果出了事情,别怪朕先揭你的皮。”

贾瑛闻言,当即拜谢。

“两件事都说完了,朕还有事要做,你去吧。”

良久,却不见贾瑛跪安的声音。

嘉德转头看来:“还有什么事,一并说了。”

“那个,陛下,臣还有件小事,恳请陛下恩准。”说话间,贾瑛不忘观察嘉德的脸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