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国的襄阳守将是刘贾,此人是刘邦的族人,一直以来负责越国在荆楚南方一带的军务。
自从刘邦听从张良的建议之后,在沔水中游修建了襄阳城,刘贾便理所当然地出任襄阳汉军守将。
越军占领临江之后,就一直虎视眈眈,让刘贾一直的寝食难安,小心防备。在担惊受怕之中度过了两年时间,现在越军突然出动了。
接到越军出兵的消息,刘贾忍不住心里一阵阵地抽搐,有些惶恐。
越军蛰伏了两年时间,选择在这样一个时候出兵。汉军主力尚且在淮水附近,来不及撤回来,自己这边面临的压力着实不小。
蒲俊乃是越国最为骁勇的战将,自己并不定会是他的对手。越国在荆楚的兵力也多余汉军。何况越国水兵甲天下,襄阳城又紧邻沔水。
常规的看法,沔水似乎是一道天然的防线。可是现在,在强大的越国水兵面前。似乎成了一个累赘,一个威胁。
刘贾更担心的是襄阳出现什么问题,要是城池丢了,沔水中游的防线将完全被越军撕开。越国大军北上,西从武关威胁关中,都向威胁到中原荥阳一带。
这是要出大乱子的,刘贾心中忐忑,不敢耽搁。及时将消息送到了正在撤军途中的汉王刘邦的行辕。
接到越军对襄阳动兵的消息,刘邦心里也是咯噔一下。
灭楚之后,汉越两国敌对是必然的事情,只是没想到战争发生的如此之快。
越国竟然抢先一步率先对汉国出兵。看来尹旭真的是居心叵测,早就筹划着对汉国不利了。想想当时还傻乎乎地去和越国联合,现在看来似乎是多么的愚蠢。
而且在项羽的事情上,越国的一番运作,将正义之名占尽了。即便是现在立即对汉国出兵。人家也有足够的理由,打着为项羽复仇,打击背信弃义小人的名义,得到楚地百姓支持的同时。还站在了大义的一面,让汉国在舆论上完全处于劣势。
这些就不说。毕竟只是名义上的,关键还是在于战争之中的对决。
现在越国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兵扑向襄阳。沔水一带的防线可以说是朝不保夕。刘邦很清楚荆楚对汉国的意义,要是一直这样持续下去,后果怎么样还真不好说呢?有些事情是绝对不敢冒险的,因此刘邦心中充满了忐忑和不安。
听闻越军此番出动了五万大军,水陆并进,由尹旭亲自率领。
因为之前要稳定荥阳防线,后来又要全方面反击西楚国,几乎将西线能够抽调的兵力全部抽走了。襄阳一带的防线十分有限,单单从兵力方面来看,汉军是处于劣势的,正面对敌是必败无疑。先自爱唯一可以凭借的唯有一座襄阳城,襄阳城能够支撑多久,沔水防线就能坚持多久。
刘贾能够送来紧急的奏报和求援信,就说明情况肯定是比较严峻的,刘邦不由地就有些心慌了。
“子房先生,现在我们该如何是好?”刘邦将奏报递给张良,想要尽快得到一个解决办法。
张良也有些诧异越国的出兵速度,之前还担心越国在西线会有什么动作,现在就完全应验的。不得不惊叹于越国的速度,这么快就造成了襄阳告急的局面。
“汉王,刘贾将军这么提到的不过是越国出兵的消息,尚未对襄阳发起进攻!”张良一点都不着急。
刘邦道:“可是这样下去终究不是个办法,越军已经大举出动了,进攻襄阳是必然的事情。”
“襄阳城坚固,越军一时半会似乎攻克不了!”张良表现的相当淡定。
刘邦摇头道:“越国出其不意是经常的事情,襄阳的重要性先生是知道的,要是稍有闪失,后果不堪设想。”
张良道:“汉王先不要着急,现在我们的大军还在路上,无法为刘贾将军提供救援。且先让他以襄阳本身的力量与汉军对峙吧!”
“会不会有问题?”刘邦对此还是有些担心的。
张良轻轻摇头道:“暂时不会有但问题,我们正在撤军之中,大军西撤,有什么问题立即支援就是了,不过在臣看来,越国的目的似乎并非在襄阳!”
“此话怎么讲?”刘邦眼神一动,转而询问。
张良解释道:“汉王,你也知道,越国一向善于声东击西,焉知此战是否是佯攻?”
刘邦有些迟疑了,他之前也这样想过,不过刘贾的奏报强调了越军的行动和规模,〖真〗实性太高,完全有理由相信越国要从沔水中游突破,因此放弃了怀疑。现在张良这么一说,让他不得不再次重视这一点。
“声东击西?先生是说……?”刘邦没有继续说下去,他已经想到了一些什么,眼神之中已经蒙上了一层深深的忧色。
张良表情肃然,轻轻点头道:“是的,关中!”
刘邦的心情陡然间有些沉重了吧蜀现在是掌握在越国手中,完全可以从此对关中造成什么威胁。想起陈仓小道的总总缘由,刘邦深知那秦岭天险对汉国没有多少用处,越国悄无声息出现在关中完全是有可能的。这才是让人最害怕的事情。
“先生,可能性大吗?”刘邦忐忑地询问,心中还是报了几分侥幸。
张良说道:“雷声大雨点小是常有的事情,荆楚这边越国搞的声势浩大,实际上未必会有多大动作。倒是关中和巴蜀那边,到现在还悄无声息,越是平静,才越是让人担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