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虽然不怎么过问政事,可却有自己的逆鳞,伺候了朱见深几十年的万安最清楚不过,谁如果触了皇帝的逆鳞,下场可不只是掉脑袋那么简单。而很不凑巧,鬻官卖爵,正好就是皇帝的逆鳞之一。
他不太认同万通的某些做法,他认为对付张儒最好的方法就是光明正大的阳谋。可惜,万安习惯了用阴谋诡计,没有听从他这个当朝首辅的建议。
三天后,收到信件的严复果然被巡抚的高位弄得失去了分寸,连考虑的时间都没给自己留出,就马上派人去了大同边军驻所。
大同西北五里的大营内,大同卫的士兵忙完一天的训练,拖着疲惫不堪的躯壳正准备回营房休息,突然军号声想起,他们不得不带着一身臭汗匆忙赶到校场集合。
有人不免怨声载道:“什么情况,老子忙了一天了,休息的功夫都没有。”
说话的人在军中有些威信,看穿着应该是军官,四周附和的人不少。
这可急坏了严复的师爷,这个干瘪清瘦的小老头一辈子都没怎么跟这些不讲道理的丘八打过交道,只好将求助的目光投到副总兵杨荣身上。
只可惜,这杨荣一直觊觎大同总兵的位置,巴不得许宁死在锦衣卫昭狱之中,明知严复这个知府和许宁一个鼻孔出气,哪里还肯帮师爷说话。
求助未果,师爷清了清嗓子,声嘶力竭地道:“京城来信,当朝内阁大学士万大人肯定了你们为国浴血的功绩,可是大同奸人当道,总兵被抓,群龙无首,还望诸位能够同心同力,共抗鞑虏。”
“切,总兵被抓了干老子鸟事,老子半年没发过军饷了,口袋里穷得布擦布,少跟老子说那些虚的,那什么鸟阁老如果真体恤咱们这些提着脑袋过日子的粗汉子,就拿出点实际行动来,至少让兄弟们死之前能吃顿好的。”又是那个埋怨的军官高声吆喝。
师爷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这个…这个…只要总兵大人出来,定然会为你们补发军饷的。”
那汉子跳脚大骂:“放你娘的狗臭屁,就是因为许宁那老匹夫老子才没军饷,老子还盼着他出来作甚。他麾下的亲兵一个个都是满脑肥肠,军饷也是我们的双倍,而且还他奶奶的按时发了。到了老子们这里,他许宁三棍子打不出一个闷屁,当老子们好欺负不成!”
大同卫中不少都是北方汉子,其中也有不少是陕北人,他们性子十分火爆,在那汉子的煽动下,竟然有冲出去暴走师爷的趋势。
杨荣干咳一声,低喝道:“都他娘的想造反不成!没看见师爷是个文弱书生么,你们这样,要是吓死了师爷,别说军饷了,脑袋都得搬家。”
下面被挑起情绪的不在少数,其中一个看上去老成持重的中年军卒乜着眼道:“那师爷倒是给咱们一个说法啊!我们也不是后娘养的,一个个养家糊口,靠的就是这点军饷,没了军饷,您让咱们怎么活?”
这闹剧没有继续下去,因为新的闹剧出现了。
许宁也不是一事无成之辈,军中自然有为他说话的人,在这些陕北汉子的口诛笔伐之下,马上就有许宁的亲信跳出来:“许总兵平日待咱们不薄,军饷的事也是户部拖欠,总兵大人自己都没拿到粮饷,此事怪不得总兵大人。”
煽动对立情绪的只是极少数,为许宁说话的也只是极少数,其余的大多数都是保持中立的立场。听那人这么一说,大家伙觉得这话似乎也有道理,至少大同卫在许宁治下三年,还不曾有人因为犯了军法被剁掉脑袋。
风向忽东忽西,杨荣也不好掌控,干脆闭上嘴一言不发,任由师爷满头大汗的看着下面的士兵。
这些士兵只是大同卫的一部分,而且是中军的一部分。中军之中尚且有士兵对许宁表达不满,就更不要说其他部队了。
一时间,两边人忘记了身体的疲倦,相互骂开了。一直骂了有半个时辰,双方的人接近筋疲力尽,问候对方祖宗十八代女性的粗俗语言这才消失一空。
师爷一看,并没有辩出个谁是谁非,心道一声:糟了,知府大人交代的事情没有办妥,那这次来不是白来了。
趁着那些军卒还没有一哄而散,师爷赶紧大声道:“诸位军爷,现在最重要的是营救许总兵,只有许总兵出来了,一切问题才能够得到解决。”
杨荣皱了皱眉头,微眯的双目猛然睁开:“都散了吧,明日点卯,有不到者,军法伺候。”
师爷急了,一把抓住杨荣:“杨将军,你这…”
杨荣瞥了他一眼:“回去告诉你们严大人,下次要玩心眼,让他自己来,你一个小小的师爷,不够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