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伦本以为自己已经适应这个时代,现在才发现,他得努力才能理解他们。
《春秋》之治狱,论心定罪。志善而违于法者免,志恶而合于法者诛。在张湛看来,原涉、万脩自然是在“志善而违于法”之列,不予追究。
所以张湛非但不怒,甚至还觉得,这是教化推行得好的象征——否则怎么会出现杀人者为仁义所折,居然还回来自首的事呢?
难怪张湛治郡不力,实在是太迷信德义教化了。
在第五伦眼里,万脩这么做,纯粹是为了给原涉和他自己刷名望,邀名养望的手段比他还熟练,此子不可不防!
景丹倒是不疑有他,与万脩攀谈了起来。
“万脩,我听你谈吐,不像是普通轻侠啊,莫非读过书?”
万脩说话还是慢悠悠的:“然,小人在茂陵拜夫子学过《孝经》,懂一点仁义之则,当然,远不如第五君就是了。”
他确实是个老实人,景丹一问,就倒豆子般将自己的身世全盘托出。
原来万脩的曾祖父叫“万章”,乃是前汉元、成时长安街闾豪侠,万章的势力范围在城西柳市,故称“城西万章子夏”。他做过京兆尹门下督,有资格出入未央宫,跟不少贵人相善,比如元帝时的大奸宦石显。
等到成帝河平年间时,出了一位酷吏,京兆尹王尊。王尊厌恶三辅轻侠横行,就来了一次严打,捕击豪侠,将万章等人统统抓住杀了,万氏遂衰败下去。
传到万脩这一代,已经跌到泥地里,家中贫苦,甚至连母亲死了都没钱下葬,还是同乡原涉知道后,号召宾客置办了棺椁等物,让万脩十分感激。等到万脩成人,便顺理成章做了原涉手下小弟。
但万脩念及先祖的祸事,知道豪侠不易善终。于是自己攒钱拜师学经,原涉手下,唯独他能以儒术对答。
听了这些后,第五伦算是明白了,这原涉、万脩,虽为任侠而饰以仁义,在行为方式上却更接近于儒士。
古人云,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万万没想到,这两者居然结合了,用后世的话说,就是……流氓有文化。
“吾等追随原大侠,结私交、疏财货、为豪雄、明恩仇。”
万脩说到这,看到第五伦嘴角不以为然的笑,停下解释道:“当然,因为人数太多,也会良莠不全,混入了第七豹这种为侠不仁之徒。”
可接下来他们看到的情形,证明第七豹之辈绝非少数。
离第五里还很远,第五伦就发觉不太对劲。
再靠近些,却见第五里的男丁几乎全体出动,拿着各式各样的农具,二百余人如临大敌,这阵仗可比争水械斗时大多了。
经过整合,第五里现在已经拧成了一根绳,只需家主振臂一呼,便能全体出动,争先恐后——只是战斗力还有待商榷。
第五霸则持环刀站在院墙上,怒目而视,与不速之客对峙。
而院门外,则是一支二十来人的队伍,皆纵马而至,着装也统一是黑色劲装,若再戴上墨镜就跟后世山口组如出一辙。
为首的是个年纪比第五伦大不了几岁的少年轻侠,头戴却敌冠,腰间挂百炼刀,带了一个便携式的胡凳,叉着腿胡坐于上,态度十分傲慢,似是视第五里为无物。
而他身边皆是带刀携弓的轻侠,还有几个或执长矛、或拿铁戟的壮汉侍立,看得出来,都是狠角色。
第五伦瞪了万脩一眼:“这就是君游所说的‘化解恩怨’?”
按照万脩的说法,原涉特地派了长子原初来长陵,要作为裁判,替第五氏、第七氏讲和,可看这架势,怎么更像是寻衅滋事啊!
万脩也皱起眉来,他告了声罪,立刻纵马飞驰到坞院外,又几步走到原初面前,单膝下拜道:“原君,万脩幸不辱命,已邀约第五伯鱼归来。”
原初瞥了万脩一眼,冷笑道:“幸不辱命?真快啊,万君游,你杀人不行,找人却是一流,果然,以后都给你发黑白丸便是了。”
万脩知道,来之前,原涉将原初狠狠斥责了一顿,原少侠心里窝着火呢!
万脩低下头:“上次是万脩自作主张,有罪。但此番来长陵,是奉了主君之令,要替第七、第五两家讲和,此事连列尉郡府都已知晓,万万不能滋事!”
“汝当我是无知少年,不知轻重缓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