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多雨,今日却是个艳阳天。
青阳镇有十里竹海,也有数十里茶山,李家便是镇上最大的茶商,坐拥茶山的十之七八。但这李老爷子年轻时却非经营茶业,而是走南闯北、跃马行镖,后来嫌刀口营生的活计难以遗泽后人,便金盆洗手,回到青阳镇经营茶肆。不想失之东隅,得之桑榆,竟挣得了偌大一份基业。
不过,也有人说,这是因为李老爷子行镖时,得罪的仇家太多,亦或手沾鲜血过甚,是以后继无人。
李家无子,仅有两个女儿。
早晨的清阳山,空气格外清新。茶农们在半山坡采寒茶,内中有不少妙龄女子,三个一群,五个一伙,一边采茶,一边唱歌,清脆的山歌盘来荡去时。青阳顶着一片芭蕉叶,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依旧一身灰白长衫,一把青瓜酒葫芦。
“青阳,又下山去骗吃骗喝咯……”
“青阳,许家妹子让我给你稍句话,她想你了……”
“瞎说,青阳见过大世面,哪会看得上我……”
蜀人性情开朗,茶家女儿们更是聚得水清烟秀,一个个打趣着青阳,言笑无忌。青阳听了,也只是笑笑,并不着恼。快要下山时,脚下却一个不留神,险些摔了一跤,把芭蕉扔掉,他的眉头皱了起来。
看了看脚下,没有沾泥,转了转身,一切无恙。
“怪事!”
青阳淡然一笑,脚步却更快,朝着镇上走去。
千年古镇静静的卧在青山秀水之间,前水后山,风止于山,气凝于水,端的一派好风水。镇子虽小却五脏俱全,古朴的城门楼高有五丈,吊桥常年累月不闭,斜斜躺在护镇河上,迎来送往。河畔值着排排青李,即便是在这寒冬季节,也因这山这水,苍翠欲滴。
而此时,青李道中更是车马不绝,行人如龙。
李老爷子六十大寿,方圆百里内人尽皆知,莫论是行商的,还是走道的,哪个敢不卖李老爷子面子?都巴巴的等着这个时候,驱着牛、赶着车、带着礼,来到这青阳镇,恭贺老爷子大寿。
青阳穿过热闹的镇门,沿着乌青小巷一直走,这条巷子七绕八弯,却会通向李家庄园。只不过,别人走的是大道,去的是前庭正门,而他却去的是后门。并非是因为他没备寿礼而不好意思,实是,这是一条捷径。
李家茶庄占地极大,门庭极其气派,即便是后门也蹲着两具玉石狮子,在玉狮子的两侧各有一名带刀护卫。
俩人身着宝蓝色劲装,皱着眉头看着青阳走来。
一人道:“难不成,是青阳那个神棍……”
另一人道:“没错,这灰白长衫与青瓜酒葫芦,咱们青阳镇别无二号,定是这个神棍无疑!”
先前那人犹豫道:“他来干啥?要不,赶走算球!”
“且慢!今天是老爷子大寿,广迎八方客,咱们不宜动粗。瞧他这模样,多半是来讨酒喝的,一会给他半壶酒,打发走便是。”
“也好。”
俩人打定主意。
“青阳!”
眼见青阳越行越近,出主意的那人一声吆喝,扔给青阳一个破酒壶,趾高气昂的说道:“青阳,拿了酒就快走吧,再说,今天是老爷子大寿,二老爷也没空见你。”一句话,将青阳给堵得死死的,他说的那个二老爷,便是时常接济青阳的人,是李家的大管事,李老爷子的结拜兄弟。
青阳正准备把请贴掏出来,破酒壶却已迎面飞来,只得顺手捞了,朝着那人抱了下拳,笑道:“原来是张三爷,令嫒可好,借命绳需得时时缚身,切莫大意!”
“青阳!!!”
扔酒壶的张三脸色顿时一变,声音也拔高了数筹,原来,他便是传闻中那位苦主,青阳曾替他推算命理,说他命中必有一子,结果来,儿子没盼到,再添一女,惹得十里八乡暗中偷笑。
不过,内中尚有隐情,此处暂且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