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掌握藏象的概念及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
2。熟悉五脏与形、窍、志、液的联系。
3。了解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及脏腑之间的关系。
藏象亦称脏象。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是征象或形象,意指内脏生理、病理所表现于外之征象。“藏象”,即是指藏于体内的脏腑以及表现于外的生理和病理的征象。脏象学说是研究脏腑、形体、官窍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脏腑是藏于体内的所有内脏的总称。根据其不同的功能和形态特点,脏腑可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三类。
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古人认为五脏在形态上属于实体性器官,在功能上,有化生和贮藏精气作用。精气是指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各种精微物质,如精、气、血、津液等。所以《素问·五脏别论》云:“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六腑,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在形态上,属于管腔性器官,功能上,六腑是主“传化物”,即主管饮食物的受纳、传导、变化和排泄糟粕,故《素问·五脏别论》云:“六腑,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奇者,异也;恒者,常也。奇恒之腑,即异于寻常的脏腑。因其形态上多中空,与腑相近;而功能上内藏精气,又类于脏,似脏非脏,似腑非腑,故称之为“奇恒之腑”。其中,胆因形态上是中空,功能上又储存属精气的胆汁,故既属于六腑,又属于奇恒之腑。
藏象学说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来源于古代的解剖知识如《灵枢·经水》云:“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
2。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如因皮肤受凉而感冒,会出现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从而认识到皮毛、鼻窍和肺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3。反复医疗经验的总结如从一些补肾药能加速骨折愈合的认识中产生了“肾主骨”之说。
知识拓展
中医的脏腑与西医脏器的异同
名称相同:除三焦在现代医学中没有外,中医其他的脏腑名称西医皆有。
内涵不同: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还包括了生理病理的表现;而西医学中的脏器则是一个纯形态学的概念或实体性的结构。在功能上,一个脏腑的功能可能包含西医学中几个脏器的功能,而西医学一个脏器的功能也可能是中医学的几个脏腑共同作用的结果。
五脏具有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共同生理功能,同时又各有所司,且与躯体官窍等有着特殊的联系,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五大系统。
一、心
心与小肠、脉、面、舌等构成心系。心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脏,主血脉,藏神志,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生命之主宰,和小肠相表里,与五季之夏相应。
(一)位置与解剖
心位于胸腔偏左,隔膜之上,肺叶之下,圆而下尖,形如倒置的莲蕊,外有心包络卫护。即《类经图翼·经络》描述的“心象尖圆形,如莲蕊……外有赤黄裹脂,一是为心包络”。
(二)生理功能及表现
1。主血脉主血脉是指心脏具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周流不息以营养全身的功能。主,即主持、主宰之意。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血,即血液;脉,脉管,是血液流行的通道,又称为“血之府”。由此可见,心脏、脉管和血液构成了相对独立的循环系统,心脏是这个系统的动力器官,它推动血液在脉管内按一定方向流动,从而运行周身,维持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心的这一功能,称之为心气。
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与否,可从与其相关的外在组织如脉搏、舌、面色等反映出来。心脏功能正常,即心气充沛,则心脏搏动如常,脉搏和缓有力、节律调匀,面色红润光泽,舌质颜色正常呈淡红色、活动灵活;若心气不足,血液亏虚,脉道不利,则血流不畅,或血脉空虚,而见面色淡白无华,舌质淡,脉象细弱无力等;甚则发生气血瘀滞,血脉受阻之证,出现面色灰暗,唇舌青紫,心前区憋闷和刺痛,脉象结、代、促、涩等症。
2。主神志主神志又叫心主神明,或称心藏神。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总的外在表现,是对生命活动的高度概括,表现在人体的形象以及面色、眼神、言语、反应等多方面,如形容某个人神采奕奕、精神十足的神即指广义之神;狭义的神,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是心所主之神。
一方面,在正常情况下,心接受和反映客观外界事物,进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即,心具有接受和处理外来信息的作用。另一方面,五脏六腑必须在心的统一指挥下,才能进行统一协调的正常的生命活动。“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灵枢·邪客》)。故称心为“君主之官”。
心主神志与心主血脉的功能密切相关。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因此“心主血脉”为“心主神志”提供了物质基础。
心的气血充盛,心神得养,则神志活动正常,表现为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反应迅速,精神振奋,能与外界环境协调统一。若心有病变,主神志的功能失常,可出现精神、思维、意识活动的异常。例如,心的气血不足,可使神失所养,而出现失眠、多梦、健忘、神志不宁等表现;血中有热,扰动心神,则表现为烦躁、谵语,甚至昏迷、不省人事等;痰火扰动心神,则出现神志昏乱、狂躁不安、哭笑无常、打人毁物、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的狂证。
(三)生理连属关系
1。在志为喜在志为喜是指心的生理功能和精神情志与“喜”有关。志,即情志;喜,是人体对外界刺激所引起的良性反应,有益于身心健康。适度的喜悦,可使心情愉悦,气血通畅,反应灵敏;若过度,则使心气涣散,神无所依,神志不宁,甚至累及其他脏腑。
2。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体合脉,指全身的血脉都属于心。因心与脉在结构上直接相连、心气又是推动血液在脉中循环往复运行的动力之故。其华在面,指心气血的盛衰可以从面部的色泽变化反映出来。这与面部的血脉比较丰富有关。华,即光彩、光华之义。所以心的功能正常,心血充盈,则血脉流畅,面部红润光泽,脉搏和缓均匀;若心气不足,鼓动乏力,血脉不充,则面色淡白无华,脉象细弱;心脉瘀阻,血运不畅,则面色晦暗或青紫,脉律不整。
3。开窍于舌开窍,是指五脏与五官九窍之间的特定联系。心开窍于舌,因心经的经筋和别络,均上系于舌,心之气血也循经上注于舌,以保持舌体的正常色泽形态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故舌为心之外候,又称“舌为心之苗”。心的功能正常,则舌质红活荣润,柔软灵活,语言清晰,味觉灵敏。心功能失常,也可由舌表现出来:心血不足,则舌质淡白;心火上炎,则舌尖红赤,甚至舌体糜烂生疮;心血瘀阻,则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热入心包或痰迷心窍,则舌强语謇等。
4。在液为汗素有“汗血同源”之说。因汗是阳气蒸化津液而成,血与津液又同出一源,而血又为心所主,故有“汗为心之液”之称。汗出过多不但损耗津液,出现口渴、便干等,也常因损伤心气、心血而见心悸怔忡,神疲气短,面色淡白,甚则亡阳肢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