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二章象棋与谋略
孙子兵法曰:“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在象棋世界中,位置,或者说是“地形”,实乃非常关键。战地分为九种: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诸侯在自己境内作战,叫做散地;进入敌国但入境不深,叫做轻地;我军占领有利,敌军占领也有利的地区,叫做争地;我军可以往,敌军也可以来的地区,叫做交地;与多国交界的地区,先到达就可以得到天下之众的地区,叫做衢地;进入敌国而却入境深,经过的城邑多的地区,叫做重地;山林,险阻,沼泽,一切难于行走的地区,叫做圮地;进口狭隘,退路迂曲,敌人能以少胜我多的地区,叫做围地;迅速作战则能生存,不迅速作战就会覆灭的地区,叫做死地。散地不宜作战,轻地不宜停留,争地不宜进攻,交地行军不宜间断,衢地当四面交结诸侯,重地当掠取粮物,圮地当迅速通过,围地当设制计谋,死地则应当拼死一战。
这些理论用在象棋中也很适合,位置的好坏也是因形势而变的,形势不同,不同位置的价值就不同。位置涉及“势”的问题,象棋中总要涉及得子还是取势的问题。初级的棋手总是想着吃子,而对于大局重视不够。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应用好战略与战术乃是象棋的宝法。
象棋是一项沉淀了中华五千年的战场智慧的古老运动,它如同沙盘上的军事推演一样,是最形象地模拟战争的棋类。
象棋和古代战争中的战阵有很深的渊源。古代兵书《武经》云,“象棋之阵,象士卒为正,车马跑为奇”;明朝著名军事著作《阵纪》载,“战国巧士以象棋三十二子倍之,或方或圆,内外四层而为象棋之阵也。”
阵,本义为战车和徒(步兵)的队形排列,是古代车战时期的专用军事术语,后泛指军队战斗队形。战阵的优越性在于训练有素的密集队形和纪律严明的计划行动。《六韬·均兵篇》介绍,车、骑、步(即车马兵)三个兵种,在平坦的地形上作战,如果是单个战斗,一名骑兵抵挡不了一名步兵,但若列成队形作战,则骑兵可以和数量八倍于己的步卒作战。
古时的阵,都是战车和甲士兵卒混合编队,二十五乘战车的编制为“偏”,战术上有时要攻守兼顾,左右连偏的车卒混队的阵形互相掩护、交叉变换阵形,或方阵,或圆阵。历史上,比较有名的阵法名有“鱼丽之阵”、“魏舒方阵”、“雁鹳阵”等。
象棋的发明,一开始便是两阵对垒,不像围棋那样需要一子一子添加到棋枰,象棋更像古代的战阵对峙,布局的多种多样也更像古代阵法演变。
古代著名兵书《司马法》中说,“攻战守,进退止,前后序,车徒因,是谓战参。”也就是说,攻守兼备、进退有限度,次序井然,车兵与步卒相互依存,交叉掩护,如此等等,它与象棋中的战术和杀法极其相似。《孙子兵法》强调位置的重要性,它把战地分为衢地、散地、重地、死地等九种,其中衢地当为要冲之地,所谓衢地要塞,是兵家必争之地。
象棋同样着重于地形的争夺,讲究开局强子先出,迅速占据有利地形。象棋的衢地当数巡河一线、四六线肋道。
布局阶段,车宜迅速出动,占据肋线或河口,如若行动迟缓,会落入下风,处处被动挨打;在象棋兵种中,马可谓受到限制颇多,会常陷入死地。因此在开局中,宜活通马路,让马左右聘驰,进入散地,充分八面威风的长处;炮虽属长兵器,可以纵深挺进,但如果没有炮架子,就会失去威力,故炮需要占据关键位置,以充分发挥防守和进攻的优势。
《孙子兵法》云,兵者,诡道也。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扰之,卑而骄之,逸而劳之,亲而疏之。
这些计谋在象棋中亦运用广泛。譬如,在对方形势大优局面下,就应该加固己方防守;在对方有防守松懈和漏洞时,就应该加紧进攻;在对方局面不整,即可吃子略地,奠定优势。
总之,象棋的棋理与战争兵法有深远的关联,或者说象棋就是古战场兵法应用的再现。方寸之间,刀光剑影,惊心动魄,双方斗智斗勇,让人废寝忘食,这也正是象棋的魅力所在。
如果说中国象棋是我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那么《孙子兵法》则是我国五千年文化宝库里的一朵奇葩。如果把楚河汉界比作发生战争的地方,那么象棋的子力则是战斗的士兵。在不大的四方棋盘之地,在整个的象棋博弈过程中,处处体现着孙子兵法的奥妙,散发着孙子兵法的光芒。现在如果你在城市的街头游走,可以随意就能见到,两人对弈、多人指点的热闹场面。
在象棋整个对弈的过程中,处处彰显着孙子兵法的魅力,而每一步走棋都能应用到三十六计的精髓,可见象棋与三十六计有着密切的联系。
下象棋需要很高的定力,切忌鲁莽行事,要细心、认真,准确判断对手意图以及如何实施自己的战术布置。关键时刻要冷静,在得势时要注意一下自己的后防,失势时要巧妙周旋、顽强抗争。下象棋不仅是一种休闲怡人的方式,更是提高智力、锻炼意志的好方式,更是培养自己良好素质的开始。有时候你要战胜的不是对手,而恰恰就是你自己!
《孙子兵法》一书最精要之处在于用兵如何讲究奇、正之法。奇是讲究如何出奇制胜,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正即如何正面防御敌人的进攻。孙子说:“不可胜者在吾,可胜者在敌。”正恰如象棋双方棋力相等,如中炮对屏风马、斗顺炮等布局,我方谨慎防守,则可成和棋;但当对方出现漏洞、错着、软着,则攻击其弱矣,从侧面、后面攻击对方,必能获胜。
孙子兵法讲究战势、态势: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攻而必胜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象棋进入中残局之后,也讲究态势,讲究如何舍子取势、丢卒保车、运子蓄势、弃子入局,使对方上下、左右不能相顾,而被我方击败。《孙子兵法》强调战争态势的重要性,象棋讲究棋势,二者其理相通。
象棋进入中局之后,棋面错综复杂、变化无穷,没有固定的模式。如何把握全局朝着自己有利的局势发展,攻击对方的弱点,以取全胜,正体现了一个棋子机敏灵活的天赋。这恰如孙武所说:“夫兵形像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孙子兵法》讲究用兵之法,与象棋的棋理又何等相似。下棋确能使人变得聪明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