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千山记李九江身世 > 第517页(第1页)

第517页(第1页)

胡太后颌首,&ldo;那就好。&rdo;想着谢莫如虽脾气大,倒是从来不小气。好在自己还活着,总能给孩子们撑腰,不必叫孩子给谢莫如欺负了去。胡太后想着,重外孙女还是软和,一会儿得私下叮嘱几句才好。一时,听闻穆元帝下了早朝,大郎就带着媳妇给给皇祖父请安去了。穆元帝见着小夫妻俩也很高兴,因吴珍是外孙女,平日里常见,穆元帝便多留小两口说了几句话,方打发他们去了。小夫妻又从穆元帝这里收了一堆东西,主要是,吴珍是穆元帝头一个外孙女,虽则永福公主性子不佳,穆元帝对这个温柔恬静的外孙女还是很喜欢的,不然,不能给她赐下这一桩亲事。今看小夫妻二人男俊女俏,说话间就能瞧出彼此相处不错,穆元帝这把年岁,自己亲自指的婚,见到这般情形如何不喜?故而,赏赐颇厚。自穆元帝这里出来,二人又去慈恩宫那里辞了一回,原想回府的,结果,胡太后这不按理出牌的,非留小夫妻在慈恩宫用膳。如此恩典,小夫妻也不能拒绝。要知道,除了先时安平郡王大婚,别个皇孙成亲后东宫之三自从儿媳妇进门,谢莫如一改先前名声,成了帝都有名的好婆婆。谢莫如很少让儿媳妇立规矩,当然,晨昏定醒是有的,但也不过是早晚请安罢了,并不会把儿媳妇绑身边做丫头使唤。尤令永福公主高兴的是,自闺女成了亲,谢莫如便让小两口在自己房里吃饭,不必去梧桐院一大家子分席用餐。这就令帝都权贵圈里九成媳妇们羡慕了,其实,帝都宽和人家大都不会刻薄媳妇,当然,媳妇也得懂事。但,但凡大户人家,规矩便多,便是再宽和,寻常规矩也是有的,让媳妇同席用饭,就是难得的人家了。再没有公婆尚在,小两口在自己院里吃饭的。谢莫如算是开了个先例。永福公主眉开眼笑,与闺女道,&ldo;先时我真看错了她,不想她这性子,倒是疼媳妇。你小时候,天祈寺的高僧便说你有福,果然如此。&rdo;吴珍道,&ldo;我心下十分不安,听说几位堂嫂都不是这样的。&rdo;&ldo;你管别人做什么,自己舒坦了是正经。&rdo;永福公主道,&ldo;你婆婆这个人哪,我也是打了多年交道的,虽是性子不好,可也不是那等口是心非的。她说让你们自己在房中用饭,就是真这么打算的。不然,你做媳妇的,她按规矩叫你在旁站着服侍,纵是我心下不乐,也说不出什么的。你是长媳,你如此,以后二郎媳妇、三郎媳妇自然都如此。&rdo;说着,永福公主又开心起来,笑道,&ldo;原本,她不叫你服侍用膳,我就念佛了,不想她这般疼你,全不作假。你也得会做人,当初陪嫁了你几个厨娘,既是让你和大郎在自己院里单独吃,你吃食上也便宜,有什么好的,叫人做了送去,也是你做媳妇的心。&rdo;吴珍点头,&ldo;我都是如此的。&rdo;永福公主便再没有不放心了,又问闺女自己院里的事如何安排的,吴珍道,&ldo;舅妈给了我两个二等丫头,其他的让我自己安排,事也叫我自己管着。&rdo;永福公主连忙问,&ldo;是什么样的丫头?可是狐媚子?&rdo;&ldo;不是,都二十二三了,说是过一两年就放出去配人的。我想着,舅妈怕是我对府里有不熟的地方,才把这俩丫头给我,待过个一两年,我都熟了,她们正到年纪配人。&rdo;永福公主直念佛,道,&ldo;你婆婆在这上头是没的说。&rdo;得知谢莫如这般作为,赵国公府褚国公府更是连连念佛、欢喜不尽,不管谢莫如是因永福公主的原因还是什么吧,反正,谢莫如对吴珍这般和气,待别的儿媳进门,也断不能差了的。便是长泰公主都说,&ldo;我是没闺女,我要有闺女,定也要给五弟妹做媳妇。&rdo;谢莫如笑,&ldo;这也是珍姐儿懂事,值得人疼她。要遇着那不着调的,我断没这般好性子的。&rdo;三公主笑,&ldo;要不都说五嫂是好婆婆,二姐姐赞你,你又赞起媳妇来。&rdo;&ldo;本就是我这媳妇好。&rdo;谢莫如笑,&ldo;与我那亲家性子再不一样的。&rdo;永福公主既笑且气,放下茶盏道,&ldo;我且还没聋呢。&rdo;大家听得又是一乐,心下也觉着,谢莫如与永福公主做了亲家这事,就是现下,大家也委实觉着稀奇。谢莫如非但对珍姐儿好,还特别鼓励珍姐儿进宫在胡太后跟前奉承,反正谢莫如每月只初一十五进宫,平日里她是懒的去的,如今有了儿媳,且这儿媳论出身论情分,都很能在胡太后面前说得上话,索性就叫珍姐儿多去。于是,自苏皇后过逝后,谢莫如因与胡太后关系平平而对于后宫局面的滞涩,却是因珍姐儿的关系大为好转。非但珍姐儿因谢莫如这位绝世好婆婆的缘故,要为自家政治立场出一份力,便是永福公主,悼太子已死,永福公主纵不大聪明,也做了四十来年的公主,自能明晓自身的政治危局。在这种情势下,大女儿嫁进五皇子府,很大程度上缓和了永福公主的政治窘境。如今,两家已然联姻,永福公主也是乐于向五皇子示好一二的。不为别个,永福公主就是为自己儿女的前程也得寻求政治支援,再者,整个吴家,都恨不能从这桩联姻来交好五皇子。如此,谢莫如不在慈恩宫,但有了永福公主母女,她也能略松一口气了。此时,帝都权贵圈里方是深刻的明晓,五皇子府这桩亲事结的何其有益。且,此时,大家方明白,悼太子虽则自尽,但,永福公主仍有巨大的政治价值,不为别个,她能在慈恩宫那糊涂的胡太后跟前说上话啊!谢王妃收服了永福公主,就等于收服了大半个胡太后啊。太划算了!这桩亲事实在是太划算了!何况,谢王妃还自这桩亲事上洗白了自己的霸道名声,现下谁不知谢王妃已是皇家出名的好婆婆呢。要说现下,最遗憾的怕就是谢家了,谢太太那个悔啊,悔不该当初只急着让孙子一心一意考功名,倒没急着让孙子成亲。结果,孙子这亲事一耽搁,直接耽搁的就是第四代孩子们的年龄,现下谢家第四代子孙明显年纪偏小,最大的重孙女谢思安还不到十岁,远不到能联姻的年纪。哦,谢太太如今也升格为谢老太太了,谢老太太也是帝都里有名的有福之人了,家里子孙有出息,让谢老太太愈老愈滋润,尤其升格为老太太之后,谢老太太觉着,她能活到寿安夫人的年纪是没问题的。眼瞅着谢莫如现下连名声都洗白了,谢老太太的日子也越发滋润,与两个孙媳妇吴氏宋氏道,&ldo;你们大姐姐啊,因是个直性子,又素来看重礼数,故而,先前误会她的人不少。只有亲自相处过,才知她为人再好不过的。&rdo;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