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千山记李九江身世 > 第254页(第1页)

第254页(第1页)

长泰公主道,&ldo;看谢表妹的意思,是舍不得孩子们。&rdo;文康长公主想到谢莫如至今未有嫡子,也不好说什么了,道,&ldo;既是她特意托的你……&rdo;原本文康长公主不乐意管这事儿,按文康长公主说,孩子是人家的,人家愿意带走,这也没啥。当然,考虑到闽地兵荒马乱的,孩子留在帝都也好。都无干紧要。不过,文康长公主一思量,想着五皇子夫妻对闽地也是信心满满哪,不然也不能这么一心一意的要把家小都带去。文康长公主担心老娘又被人做刀使,不放心,方同长泰公主一道进了宫。文康长公主进了宫,也得说自己来得及时了,她虽然觉着五皇子最好把年长的儿子留一个在宫时比较好,但谢莫如这种料事如神的本事,人家是真的不想把孩子留下,而且,去岁她与谢莫如共同处事,谢莫如可不是个好相与的。故此,胡太后刚有要留下重孙的意思,文康长公主就劝住了老娘,&ldo;孩子们这样小,正是需要父母的时候。再说,做父母的,也没有不惦记孩子的。老五到闽地,全心全力的打理闽地的事还忙不过来,倒要他惦记着帝都的孩子们?岂不更叫老五分心。&rdo;胡太后还不以为意,道,&ldo;我是亲曾祖母,难道还会亏待了大郎他们?&rdo;她是真心喜欢这几个曾孙,才舍不得的。文康长公主道,&ldo;当年我与皇兄都养在皇祖母跟前,皇祖母也不会亏待我们,母后当时牵不牵挂?&rdo;将心比心,胡太后就不提这事了。其实在孩子是否留在帝都这件事情上,一般人真的难理解谢莫如的坚持,就是穆元帝也问了一回孙子的教育问题,五皇子大包大揽,&ldo;父皇放心,李九江的学问是极好的,还有王妃看着,再没问题的。何况他们还小,这会儿不过开蒙,离入学还有两年。&rdo;穆元帝也就没非要留了皇孙在帝都,倒是在太医院挑了个不错的太医赐给五皇子。谢莫如早与五皇子说过了,&ldo;母妃身子不妥当,每年换季总要不舒坦几日,大郎要是留在帝都,也是住宫里。母妃还要牵挂他,只怕顾不过来。再说,要是母妃我还只是担心母妃的身体,可万一有人使坏,太后娘娘非要要了大郎去养,不是我说话刻薄,永福公主就是太后娘娘一手养大的。&rdo;想到永福皇姐,永福公主近些年是不会再办什么糊涂事了,但要五皇子说,永福公主也没有多明白。一想到永福公主这前车之鉴,五皇子立刻下定决心要把孩子们都带走的。五皇子谢莫如这般决定,倒是叫苏侧妃暗叹时运不济。她儿子大郎是长子,要是有皇孙能留帝都,必是大郎的。这也很合情理,总不能叫奶娃娃六郎留下吧。苏侧妃是眼巴巴的盼着儿子留帝都,早些搞好与慈恩宫、东宫、穆元帝那里的关系,大郎现在倒没这个本事去搞关系,只是住的久了,也混个眼熟么,以后前程自是好的。就是她娘家,也有这个意思,还特意去承恩公府那里打听了回消息,不想此事竟未成。苏侧妃是很想去王妃那里打听一二的,只是碍于谢莫如治家极严,再加上自己虽是侧妃,但宠爱一道,远不及谢莫如。前几年还有些恩宠,她也生了两个儿子,可尤其今年,五皇子是根本不进侧妃的院了,每天回府就是去王妃院里,她们几个侧妃,根本摸不着五皇子的一根汗毛。儿子的事,她又哪里说得上话呢。苏侧妃喟叹了一回,只得无可奈何的睡了。谢莫如依旧忙,不过知道苏侧妃终于肯安分了些,也还罢了。余瑶知道五皇子就藩的事也同丈夫李四郎过来了,余瑶道,&ldo;相公官职有限,我们消息就慢了些。昨儿我得了信儿就想过来,天时又晚了。娘娘要是去了闽地,余家在闽州也有些年头,族长就是我大伯。&rdo;接着就把自己家族的事,还有先时听说的几家闽地的大户人家给谢莫如介绍了一遍。谢莫如含笑听了,余瑶又送了自己备的礼,余瑶道,&ldo;娘娘这次远去闽地,别的都不打紧,几位小殿下年岁还小,初到闽地要多注意饮食,闽地的气侯也要慢慢适应。&rdo;余瑶说了一回话,知道谢莫如忙,也就告辞了。余帆是晚上才来的,余瑶消息慢是正常的,李四郎不过是个小翰林,自然不够灵通。倒是余帆就在礼部,自当灵通才是,结果,余帆倒来的比余瑶还晚些。余帆不擅言谈,眼底有些发青,明显很疲惫的样子,余帆来的时候,五皇子还没回来,谢莫如见的他。余帆四下看一眼下人,谢莫如便令诸人皆退下,只留了紫藤在身边。余帆知道这必是谢莫如的心腹侍女,自怀中取出一布包,里面是一本素皮册子。余帆递上,道,&ldo;我家在闽地上百年,这几日,我想了想家乡的事,都记在这上头了。&rdo;谢莫如翻看一二,看得出墨迹也是新的,话间带了几分诚恳,道,&ldo;有劳表叔了。&rdo;余帆道,&ldo;这原也不是什么机密,只是殿下与娘娘初去就藩,多知道一些没有坏处。&rdo;他在礼部多受五皇子器重,谢莫如辈份虽低,却一直很照顾他们兄妹。为人必要知恩图报,五皇子就藩在即,余帆当天就知道了消息。倒不是余帆有意打听的,只是五皇子掌管礼部多年,这礼部要换将的事,礼部诸人自然是头一个知道的。余帆就点灯熬油好几日,整理了他知道的大户人家的资料,想着能对五皇子有所帮助才好。谢莫如问,&ldo;表叔可有意与我们一道去闽地?&rdo;余帆就是闽地土生土长的,且他是个有心人……只是,余家在闽地多年,各种关系虽多,怕是人情也多。余帆一笑,&ldo;我随娘娘殿下到闽地,有利端,亦有弊端,不说别个,族人们那里就乱哄哄的。思来想去,还是算了。&rdo;谢莫如一笑,也不勉强。余家兄妹都是利落人,余帆说完事就走人。待五皇子回府知道余帆的来意后,道,&ldo;这些年总算没白干。&rdo;有良心的人终是多的。谢莫如问,&ldo;今日到北岭先生那里如何?&rdo;☆、将行之四北岭先生不识时务的时候,先帝今上父子两代人都想捏死他,只是碍于种种原由,方维持个面儿上尊敬,也是眼不见为净的。可这人哪,真得讲缘分,也不知怎地,北岭先生似乎就看五皇子顺眼了。当然,也许是五皇子把住了北岭先生的脉象,五持子是这样与北岭先生商议的,&ldo;这些年我在礼部当差,每次春闱,闽地的举子高中者极少,先生是做学问的人,我既去闽地就藩,先生弟子中有学识渊博者,不如荐几人给我。到了闽地,也可开坛讲学,不负文道。&rdo;这样合情合理的要求,北岭先生怎能拒绝,五皇子诚意相询,北岭先生就介绍了几个不错的在野弟子给五皇子,只是有人不在帝都,五皇子道,&ldo;我将要就藩,怕是不能亲去延请,不知能否请先生代我修书一封,我着长史官带去,安排车马,亲自接人去闽地。&rdo;北岭先生这样的人,虽然自有脾气,但人家皇子都这样客气了,他自然不会摆什么架子。然后,北岭先生修了书,五皇子就说起闽地的事来,又同北岭先生打听闽地可有名家大儒,他就藩后好去拜访,北岭先生拈须道,&ldo;要说闽地,算得上名家的,老朽还未听说过。&rdo;老家伙的傲倨,由此可知一二。人家偌大闽地,竟没有能叫老家伙看上眼的。当然,闽地自然也不是什么繁庶之地,这也有关。窗外微雨,深秋的雨有些冷,细密的打在一地黄叶上。茶炉上的水开了,北岭先生去提,五皇子先一步提了,斟了两盏茶,北岭先生握一盏在掌中,双眸微眯,眼神中有一丝辽远的意味,良久,北岭先生方道,&ldo;闽地啊,原本是方齐两家,算是闽地豪族,前朝末年,天下战乱,方家因势而起,就是先英国公一族。后来英国公获罪,方家也不复存在了。齐家倒是听说还有些人在。&rdo;五皇子生于皇室,英国公方家的事也略知道一些的,道,&ldo;英国公方家,自前朝就是帝都豪门哪。&rdo;北岭先生道,&ldo;他家从大凤朝起就是帝都显贵了,但根子在闽地。&rdo;说到&ldo;根子&rdo;二字时,北岭先生曲指轻点茶几。五皇子点头,&ldo;先生您继续说。&rdo;人老成精啊,为啥有这么些人哭着喊着的想搭上北岭先生的线,这就是原因所在了。五皇子正欲洗耳恭听,不想北岭先生道,&ldo;完了。&rdo;五皇子同北岭先生打交道这些日子,练就出偌厚脸皮,道,&ldo;我于闽地知之甚少,先生游览天下,自比我见多识广。&rdo;想让老头儿再说几句,五皇子道,&ldo;齐家与方家并列为前朝豪族,想来也是有过人之处的。&rdo;&ldo;齐家起家的年头儿就比方家晚的多了,齐家发迹在前朝,他家能与方家并称,是因为齐家连出三位皇后,是有名的后族。余者,倒不消提了。&rdo;北岭先生摆摆手,寥寥的,&ldo;事是做出来的,不是靠说出来的。多言无益呀,多言无益。&rdo;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