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袁腾飞讲历史音频 > 第十二节 对历史上重要改革和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第1页)

第十二节 对历史上重要改革和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第1页)

一、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改革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主要是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世界史主要是俄国废除农奴制和日本明治维新。重点放在王安石变法、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

(一)商鞅变法

公元前4世纪秦国商鞅开始变法,欧洲历史这个时候是罗马时代,希腊的辉煌已经过去。

1。商鞅变法的背景

第一,各诸侯国之间常有兼并战争。这种兼并战争从某种程度上看,是国家由分裂走向局部统一的过程。各国在进行兼并战争的过程中都要增强自己的国力,以保证不被别人兼并而能把别人兼并掉。这时秦国显得很迫切,秦国并不属于华夏民族,应该属于西戎。它在发展过程当中,感觉自己国土偏居于西部,跟中原文明相距遥远,所以想强大的愿望更加迫切。春秋时体现的是南北矛盾,最主要的争霸国家是晋国和楚国。到了战国时主要体现的是东西矛盾,一开始是齐国跟魏国,后来换成秦国跟山东六国之间的矛盾。秦国现在要争霸中原的愿望最迫切,它的改革要求也最迫切。

第二,小农经济和土地私有制度确立。这个时候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的程度越来越高,小农经济逐渐确立,原有的国有土地制度,也就是所谓的井田制显然不再适合发展需要,因此要搞土地私有,必须用法律的手段来保障私有土地。

第三,法家思想为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法家主张法后王,主张变革,反对什么都跟先王学,时代变了,土地、人民全变了,治国的方法也得变。

2。商鞅变法的措施

第一,经济措施——富国。

在经济措施中,首先得承认土地私有。这时不承认也得承认了,私田已经大量开垦,不给国君上税,现在只不过就是追认一下而已。

其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农者,国之本也,商末也。如果弃农经商就属于本末倒置,本末不分。凡是弃农经商的人会遭到严厉惩罚,织布生产布帛多的人、种地产粮多的人,朝廷会重奖你,视同在战场上杀敌立功。

最后,统一度量衡。度是长度,量是容积,衡是重量。

第二,政治措施,一个是强兵,再一个是集权。

首先,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

秦把爵位分成二十等,第一级到第八级属于民爵,从第九级到第二十级是官爵。一到八级就是靠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砍下敌人一颗脑袋,爵位就升一级,所以脑袋今天叫首级。爵升一级,就意味着拥有更多的土地和耕牛。因此秦军将士在战场上以一当十,以十当百,乃虎狼之师。奖励军功就意味着,立下军功的人才能当官。

在商鞅变法奖励军功以前,中国古代没有职业官僚,当官的都是贵族世袭,这就是世卿世禄。商鞅把这个制度废了,职业官僚开始形成。以后朝廷觉得贵族对于朝政的威胁比平民大得多,所以贵族就被排除出了国家的政治核心之外。贵族要想管理国家政治生活,也要加入官僚体系中来。

其次,严格户籍,实行连坐。

中国直到今天都是世界上户籍制度最严格的国家。连坐就是邻居之间互相监督、告密,“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间谍在秦国无法安身,整个秦国变成了一个严密的警察国家。

再次,推行县制。

原来天子把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再往下分封给大夫,大夫分封给士。下一级要对上一级进贡,承担义务,对上上一级就没有义务。诸侯对天子尽忠,大夫只对诸侯尽忠,不对天子尽忠,为什么?因为大夫的土地是诸侯分封的,我的附庸的附庸就不是我的附庸。天子名义上是天下共主,实际上权力很有限。诸侯强大了就能欺凌天子,大夫强大了就能欺凌诸侯。

秦国废除分封,实行县制,后来又设郡。郡守、县令都由国君直接任命,以后战国七雄都这么干,把分封制废掉了。

同时,燔诗书而明法令。

最后,主张分家。唐朝以前分配土地和征收赋税,不是以财产多寡为标准,而是以户籍为标准。你要不分家的话,你们家一百口人都住在一起,就承担一户人的义务,所以家里有两个成年儿子的,必须分家。否则,你们家缴两倍的租税。这么干的目的还是为了增加国家赋税,还有征发徭役、兵役等。

商鞅变法的影响就是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过秦论》里说:“……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从秦始皇往前算六代,就是这个时候。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

首先,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

秦朝之后是汉朝,汉朝分西汉和东汉,东汉末年国家战乱,群雄四起,逐鹿中原,出现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鼎立之后西晋完成短暂的统一,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将近百年的战乱,可惜这个统一的时间太短,晋武帝一死,不到二十年,国家马上又乱了。这是因为,武帝的儿子惠帝司马衷是个智障,皇后专权乱政。司马氏的王爷们不干了,这些王爷各个手握重兵。中国历史上自秦始皇废分封实行郡县以来,三个朝代搞分封,给宗室诸王实权,出事的概率是百分之百——西汉,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明朝,靖难之变。八王之乱后,西晋名存实亡。

西晋一乱,匈奴、鲜卑、羯、氐、羌五族内迁,在中国北方建立了十几个小国,北方十五个,四川一个,所以合称十六国。西晋一共四个皇帝,后面两个皇帝——晋怀帝和晋愍帝都是被匈奴人俘虏的。北方中原地区屡经战乱,生产遭到极大破坏。4世纪末,氐族人建立的前秦政权完成了北方黄河流域的统一。

前秦王苻坚率97万大军南下,征讨东晋,想一举完成国家的统一。西晋灭亡之后,宗室司马睿迁都南京,再辟晋朝。前秦大军来攻,由于南北统一的条件不成熟,淝水之战,东晋军八万多人打败了前秦几十万大军,前秦灭亡。前秦一灭亡,北方黄河流域又陷入分裂状态。直到公元439年,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鲜卑族是游牧民族,社会形态落后,被统治的民族却是先进的。这样,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和社会矛盾。

其次,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中国人有一种特别得意的说法:“胡虏无百年之运。”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绝不可能超过一百年,快马弯刀,征服土地,征服不了人心。你进入中原,摆在你面前的就是两个选择,第一个是汉化,第二个是不汉化。不汉化的结果就是哪儿来的回哪儿去,汉化的结果还有你吗?你汉化就跟我们融合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北魏开始改革。

2。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

首先,整顿吏治。

北魏官员没有俸禄,想挣钱靠什么?一是打仗抢战利品,再一个靠剥削百姓。官员没有俸禄,所以北魏老得打仗。皇上进行改革,整顿吏治,我给你们发工资,别整天出去打仗了。尚武的民族就从马背上下来,越来越平和。

其次,颁布均田令和租调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