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换完庚帖,明天溯云坊开业,后天板儿便跟着周先生出了城。
而几乎是在同时,霍尚书将放在夏江府的精兵调至金陵,挂帅出征。而贾兰主动请缨前往,同去的还有杜将军的儿子杜骁。
李纨送走儿子,整个人都空了,短短几天便消瘦下来。将丫鬟吓的不轻,跑到贾家来报信,平儿抱了安哥,带着贾茁去看望。
“别听这丫头胡说,我哪有不好了,我好得很呢。”李纨嗔了那个报信的丫鬟一眼,却并没有苛责的意思。
“好的很就不能来看您了,巧姐的婚事定了,可是想想才知道,她连当家理事都不会。您也知道我是什么出身,总怕自己教的不好,有不周全的地方。加上有个安哥,闹得我呀,完全无法脱身。这些日子,让巧姐跟着您学一学,您看行不行。”
这是他们来之前平儿跟她商量的,说的其实是平儿的真心话,正好借了这个机会,让李纨有些事情做,也好分心不要乱想。
“你就是个周全人儿,哪儿还有不周到的地方。不过,安哥的确太小,我看这样吧,你们若是不嫌弃,便让巧姐有空便过来呆上半日,别说什么教不教的话,咱们娘俩说说话也就是了。”
李纨拉着贾茁的手,知道她费尽心机还是和板儿定下亲事,心里不免敬佩她的始终如一。要知道,在这纷乱的人世间,纸醉金迷的金陵城里,有多少诱惑和*,想要保持一颗初心,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从李纨家里出来,贾茁要去看王家人。
她对平儿解释道:“王叔昨日叫人去接了王婶和姥姥过来,他们就在溯云坊后头租了一间小院。”
青儿是昨天晚上,王狗儿亲自来接的。
“那我也去,你这丫头也不早些说,去看人也不能空着手吧。”平儿让车夫先到点心铺子里,买了四色礼盒装的点心,这才转道去了王家。
“我忘了,其实他们也不会在意的。”贾茁歪头俏皮的一笑,这样放松的表情,让平儿一呆,在贾家的时候,她从来没有这样笑过。
“姥姥,王婶,青儿……”贾茁拍着门,平儿在旁边看她的表情,唇角上翘着,眼里全是盈盈的笑意。
这样的表情,和她平日在贾家紧绷绷的样子,判若两人。
她的巧姐,心,还是在别外呢。
不等平儿感慨更多,院门被青儿从里打开,“我就知道你今天会来,唉呀,二奶奶也来了,安哥,快,我来抱吧。”
青儿熟练的抱过安哥,带着他们进去。
“姥姥……”
贾茁扑到刘姥姥的怀里。
“哟,给二奶奶请安。”这是刘氏,给平儿福礼,平儿赶紧把她扶住。
“咦唔唔……”这是安哥,看到一屋子没见过的人,太过新鲜,高兴的瞪圆了眼睛,到处张望。那小眼神,逗的刘氏不住的去摸他的小手小脚,爱的不行。
“这下好了,又能看到我们小茁了。”姥姥的眼睛已经不是很好了,凑的极近才能看清贾茁的脸,不住用自己的手摩挲着贾茁的手,舍不得放开。
“您以后,可以长长久久的看了,倒是她爹,一想到要嫁闺女就气哼哼的,别人还以为他是不满意未来女婿呢。哪里知道老丈人的心思哟,看女婿,那都是拐了她宝贝女儿的坏小子。”
平儿的话,是在缓解王家对贾琏的意见。既然已经定了亲,女儿迟早要嫁,这关系就要尽快修复。
“是呢是呢,都是养女儿的,我明白呢。”刘氏赶紧应下来,她并不太清楚这里头的事。王狗儿也没对她细说,只知道两家的婚事现在是作数的,就够了。
“就是板儿出去游学,到底算怎么回事,要我说,什么事都比不了成亲的事大。”刘氏叹了一口气,还以为马上能喝媳妇茶,结果儿子莫名其妙拜师游学,昨天晚上跟王狗儿很是吵了一架。
“行了,说了是难得的大儒,要拜师就要象点样子。你就别埋怨了,小茁就在这里,若是不好,小茁能让他去。”
刘姥姥打断女儿的抱怨,板儿是读书人,该干什么已经不是他们妇道人家可以置喙的。
刘氏见所有人都不反对,只好闭了嘴,嘟嚷道:“我去泡茶。”
“已经泡来了。”青儿把安哥还给平儿后,就去泡了茶,这会儿刚刚端上来。
贾茁呆在这里,简直是无比的舒服,就连刘氏的唠叨都不觉得烦人了。果然市井人家什么的,气场跟自己比较合啊。她呆的不想走,但平儿频频看她,也只好起身告辞。